红楼梦读书笔记及心得感悟2000字

红楼梦读书笔记及心得感悟2000字

贾雨村自从得到甄士隐赠银便立即赴京赶考,中了进士,后成为本县县太爷。本以为成为“公务员"拿到铁饭碗可以高枕无忧,但不料自己于官场上阅历尚浅,任性让他为此付出代价。曹雪芹用最简洁的两字说出他的弱点,那就是“贪酷"。贪,是古代很多读书人为官后的特性,但太贪把什么都据为己有则危矣,而他除了贪,还对下级严苛,对上级也不屑一顾,这便是死路一条。于是被上司寻了空隙,参了他一本(把他罪过写成一奏本)呈给朝庭,皇帝大怒,革了他的官职。此事让本府官员无不雀跃欢呼,可见在官场上,贾雨村是多么不得人心!

走入死胡同的贾雨村,虽然十分悔恨,但知自己因阅历不够而付出惨痛的代价,于是装得若无其亊,嘻哈自若交代过公亊,便将几年来为官累积的财产并家属送回原籍,安顿之后,他便独自出去潇洒走一回,游览名胜,总结经验,希望东山再起。成为人上人的野心,让他不可能轻易避世,不愿为一次失误而永远倒下。

贾雨村游山玩水并不是盲目的。他不会玩物丧志无根飘泊,一旦寻得靠山,他便尽力抓住机会。这个机会在他游历至扬州城时便出现了,那个人就是林如海,小说中主角林黛玉的父亲。

身后有馀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

林如海这个角色,曹雪芹着墨不多,简写他的不凡身世和遗憾。他是那年的盐政点(巡盐御史),这是个肥差,只有深得皇家信任的人才能担此重任。他是前科探花,学识非凡,更是历经四代的侯族,是古代少见的世禄之家兼书香之族。(史上很少有侯门子弟能在科举上名列三甲,因为生活舒适反而不努力读书)

遗憾的是林家“支庶不盛,人丁不盛"。林如海四十多岁近五十岁才得子,可惜又夭折了。如今只有嫡妻贾氏生的一个女儿,这就是故事的主角五岁大的林黛玉。黛玉聪明俊秀,林家视为掌上明珠,当儿子一样养护,聊解膝下荒凉的感叹。古代女人不能上学堂,而林家书香门第,便要为年幼的黛玉物色选家教。曹雪芹把林黛玉“安排”在这样的家族环境,是有意而为的。也因为这样的环境才让她更加美若天仙,有旷世的诗才,富有灵气。有人说,曹雪芹最喜欢的故事中人物就是林黛玉。

贾雨村抓住这个机会,托两个认识林如海的旧友推荐,最终谋得这个轻松而又对自己以后重赴官场有益的职位。一年后,黛玉的母亲贾氏因病去世,人生的无常及遗憾让年幼体弱林黛玉多了一层愁云,未来的命运好似也身不由己。从林黛玉的前生今世来看人生,仙骨的绛珠草与还泪债的今生,在这样的钟鸣鼎食书香世家,都如此无可奈何!

贾雨村因黛玉守孝的那段日子无所事事,便出去闲逛散虑。游“智通寺"时有一对联吸引了他,“身后有馀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这是红楼梦中出现的第二联,曹雪芹每写一个地方,有时用诗联,都是有意思的。此联确实有禅意,特别对贪官污吏有警醒作用,可惜贾雨村虽文才卓越,读后感www.simayi.net无奈刚入权贵美梦不久,还未醒悟,只觉得这应该是一个翻过筋斗的人写的,是失意之人的手笔,而入寺想探个究竟,却又没人给他答案,大抵是属机缘未到吧。

在此回末尾,贾雨村邂逅在京城中相的冷子兴,两人在酒楼促膝长谈,有关人情世故,无所不谈。曹雪芹在这段文字中,巧妙地通过贾雨村之口对人性一分为三,逢正气而生者成为大善,逢戾气而生者成为大恶,而逢天地多余之秀气而生者,既非大善也非大恶,这中间的占大部份的人,就是现实中普通大众,如宝玉之类的那些人,既有优点也有缺点,这就是现实中人生百态。人生没有完美,因生而孤单、世事无常、残缺遗憾而寻求知音、互相依靠、相对完美。

出于对书中人物众多,关系复杂,曹雪芹有意借助冷子兴之口,先对荣宁二府作纲领性描述,其中的人物关系,我们可以先有个总体理解,同时,冷子兴的冷眼旁观,道出了荣宁府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的实质,腐朽不可避免,一代不如一代的结局以及入不敷出打肿脸充胖子的后果,可想而知。这就是伏笔,不同于现代小说的悬念,人生是未知的,整个大厦的倾倒却可预见,这是《红楼梦》的特色。作者:阿赞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295216.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读《王二小的故事》有感500字

    从从容容地带着鬼子进入八路军的包围圈,最后血溅刺刀,惨死在悬崖之下。 70年前的这一幕该是怎样的壮怀激烈,70年后的今天,我却只能隔着时空远远地望着,静静地想着,任凭泪水不住地往下…

    读后感 2022年6月19日
    124
  • 读《超越自己》有感500字

    高尔基曾经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啊,只有多读书才能使我们取得进步,使我们的心灵更美。读了《超越自己》这本书,我感触更深。 《超越自己》这本书的作者是刘墉,这本书是选自他…

    读后感 2022年6月26日
    102
  • 《微笑是一句世界语》读后感600字

    寻找微笑的理由――读《微笑是一句世界语》有感 听说,小时候,我是个特别爱笑的孩子,见了谁都笑脸相迎,格外惹人喜爱。可不知什么时候起,笑容在我的脸上似乎越来越少了,倒是动不动就喜欢皱…

    读后感 2022年6月13日
    121
  • 读《鲁滨孙漂流记》有感400字-学习独立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我躺在座椅上,终于合上了《鲁滨孙漂流记》的最后一页。书中的主人公是鲁滨孙在我脑海中反复地出现。 鲁滨孙他很喜欢四处冒险,所以他乘船远航了。不幸的是他们的船惨糟…

    读后感 2022年6月14日
    124
  • 读书笔记|读《我们仨》有感1500字

    读书笔记|读《我们仨》有感1500字: 从今往后,咱们只有死别,再无生离——杨绛《我们仨》 读《我们仨》,完全是因为这个温暖而饱含深意的名字。然而,这本书激起了我对人生的一种新认识…

    读后感 2023年2月9日
    57
  • 读《新月集》有感1000字

    提到泰戈尔,在印度可谓是家喻户晓,在中国也几乎是人人皆知;这位东方文学巨匠,是他让西方人了解了东方文学,是他的努力让东方文学走向了世界。  《新月集》是泰戈尔的一部一儿童…

    读后感 2022年6月30日
    229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