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的解析》读书笔记2000字

《梦的解析》读书笔记2000字:

《梦的解析》主要是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视角解读梦的形成机制、梦的来源以及梦的功能。弗洛伊德在第一章列举各家对于梦的解析时就指出,这些人的观点要么是完全错误的,要么是只有部分值得借鉴,没有触及梦形成机制的本质。在许多学者的观点中,梦确实是一种精神活动,这一点毋庸置疑,但这种精神活动的级别是极为低下的,无法与清醒时的思维活动相提并论。

梦的来源材料,大多数人也是认为来源于睡觉时期躯体的刺激,比如很多惊醒的梦,往往在醒来时会意识到睡觉时躯体受到外来的刺激。同时,也有许多学者认为梦与精神疾病有很多类似的地方,二者都表现为自我意识被取消或迟滞、感官的感知能力发生改变、观念之间的联系只能依据联想规则和复制规则以及会导致人格变化。弗洛伊德认为精神错乱可以被视为对正常周期性梦境的一种强化状态,因而弗洛伊德结合其对癔症的精神分析法,用正常人的梦境和自我分析,用他的一套理论解释梦。弗洛伊德倒过来解释梦,先分析梦的功能,再分析梦的材料来源最后才是形成机制,这导致在阅读当中的困难,因为在阅读时不断要用后面提出的概念来解释之前出现的,而不是反过来。

壹——梦的功能

弗洛伊德认为梦的功能是愿望的达成,无论梦的显意如何,是无意义的、焦虑的甚至是反道德的,其本质都是满足人的愿望。弗洛伊德认为梦是有显意和隐义的,显意是梦直接呈现给人的内容,往往是一些看似是观点的话语、一些图像的一般含义等等,而隐义则是梦真正想要满足的人的愿望。显意和隐义有时会存在差别,差别主要是梦的伪装作用造成的。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大脑有一个审查机关,任何不符合理性的、道德的愿望都会被排斥不被表达,人真正的愿望需要经过伪装来表达。比如人会梦见寻找厕所,一般来说会解读为人想要方便才会做这样的梦,愿望是消除尿意。可这样的梦往往是找不到厕所的,只有儿童才会找到厕所然后尿床,大人则是一直在找。这种持续的尿意可不是消除掉了,因此消除尿意并不是愿望。真正的愿望则是偷懒,“起身去厕所真的是太麻烦了,不如就这样睡下去”,所以才会一直寻找厕所而不得,梦得以持续,之所以没有尿床,是因为审查机构不允许逾越鸿沟。如果真的憋到不行,愿望就会转变成要去消除尿意,就会梦到找到厕所,之后就是惊醒了。

贰——梦的来源

梦中意向的来源全部都是已经存在于人的大脑的现实材料,表现为这么三个特点:梦会明显偏爱最近几天的印象、梦中记忆选择的材料很多是无关紧要的印象而不是重要事件的印象、梦会再现童年时期的印象。弗洛伊德构建一种梦的形成结构,包括两种:一是近期印象经过中介,形成梦;二是近期印象夹杂无关紧要的印象,二者合成一种印象,从而形成梦境。近期印象代表的是印象足够深,对自己影响足够大的事件,它足够形成一种表达愿望的意向(又或者这种意向能够直接通过审查机构的审查)。无关紧要的印象则需要与近期印象发生关联,形成一个新的印象,完成对自己的伪装从而通过审查,可以看出,这样包装下的隐义并不是什么很好的愿望或者是不符合现实的愿望。至于童年的愿望,弗洛伊德认为这来源于人认识世界最初的冲动,这种原始冲动会一直存在,并在梦中表现出来,目的也是伪装一些不符合理性的愿望。至于躯体的刺激来源,弗洛伊德认为,如果躯体刺激不能够帮助达成愿望的话,是压根不会生成梦境的。例子就是上文提到的尿意的梦境。

叁——形成机制

这一部分是梦的解析最核心的部分,它阐述了梦如何千方百计保证愿望能够在梦境中被表达出来,就好像梦是一个能够自主思考的人一般。这一部分弗洛伊德归纳为梦的工作,分为“浓缩工作”、“移置工作”、“表现手段”。浓缩作用主要是对梦中印象的省略,将多个印象中相同的元素集合www.simayi.net在一起,比如弗洛伊德的一个梦中,就将多个人的脸部特征集合到一个人的脸上,这就是浓缩作用。移置作用则主要通过联想的作用,将一个元素的隐义借用另一个元素表现出来。这就导致梦的内容与核心隐义看起来完全不同,通过移置作用将愿望进行伪装复现出来。比如看到一个字会联想到句子,联想到书,到图书馆,到大学,到学生,到美女。可以这样无限联想下去,因而在分析梦境的时候,从显意到隐义,需要还原到最原本的元素。以上两个作用,一是为了对隐义进行伪装,二是为了让梦的表现力更为强大。这种表现力的强大表现为梦境中各元素的简洁表达,梦是没有处理复杂逻辑关系的能力的,因此梦中的所有元素都只能是平行存在的,之间的逻辑链接要么是被忽略掉了,要么就是被简化为有关系,但至于是什么关系,梦无法解决。

了解弗洛伊德的都知道,他的创新观点是潜意识。《梦的解析》中的内容,如果加上潜意识的概念,就非常好理解“梦是愿望的达成”这句话了。弗洛伊德也是这么做的,在《梦的解析》最后,他解释了梦的本质。他认为梦就是潜意识突破审查作用表达自我的一种方式,在梦中,意识作用弱化,潜意识可以直接突破审查机构或者借用前意识的联想材料混过审查机构,从而表达意识所不能表达的愿望。所以弗洛伊德最后总结:“梦是潜意识的产物,表达的目的则是被压抑愿望的达成。”

肆——思考

《梦的解析》一直以来都饱受争议,一是精神分析的方法本身取证的主观性较多,它来源于催眠后病人与分析师的交谈。二是潜意识的愿望是无法被意识捕捉的,那就无法证明其真正存在,总会有人不承认。读完《梦的解析》后,感到有很多别扭的地方,虽然弗洛伊德构建了一个物质结构,但这个“物质”的结构无法被证明。而且弗洛伊德所采用的案例,都是西方语系的人,他提到语音、词法在形成梦境中的作用,是利用词根的联想达到的,比如紫罗兰会联想到暴力(violetandviolence)。但这种方式在中国似乎无法实现,中文不是依靠词根的,而是象形字,中国人做梦可能会直接绕过文字联想阶段,因为图像联想完全可以代替文字联想。作者:蛋蛋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295406.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永不言弃,自信前行

    永不言弃,自信前行――《老人与海》读后感 在生活中,我们会遇到不计其数的困难,在面对困难时,你会选择畏缩逃避,还是勇敢面对?《老人与海》就描述了一位老人勇敢无畏地面对困难的故事。 …

    读后感 2022年7月6日
    284
  • 《王子与贫儿》读书笔记500字

    刘向曾说过:“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一本好书,能给人以启示,慰人知心灵。里,一本《王子与贫儿》进入了我的视野,给了我无穷的余味与启发。 这本书,由英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所作。…

    读后感 2022年6月25日
    124
  • 《南极旅行指南》读后感_200字

    《南极旅行指南》读后感200字       为什么去南极?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我想着,这样可以离世界尽头更近一点。这本书讲了去南极的注意事项,分享了去南极实现极地梦想的人的故事,…

    读后感 2022年9月15日
    495
  • 读《米粒和蛤蟆城堡》有感300字

     我今天读了一篇叫《米粒和蛤蟆城堡》的故事,印象深刻。 故事里讲述了一个叫米粒的小女孩和一群蛤蟆的故事。一天,安迪和米粒到小牛湾去玩,安迪抓了一些蚱蜢和蟋蟀装进瓶子里。米粒批评他:…

    读后感 2022年6月26日
    110
  • 《阁楼精灵》读后感600字

    【第1篇】 在这次“亲子阅读”图书订阅活动中,我阅读了“汤素兰幻想系列”中的《阁楼精灵》。 书中主要讲的是在的阁楼里常年居住着阁楼精灵,它们生性善良,热衷照顾孩子,靠人类的相互关怀…

    读后感 2022年8月8日
    149
  • 《狼王梦》读后感600字

    读完《狼王梦》,那种人人皆有的感动,也在我心中产生。 每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每一个扣人心弦的动作……让我对狼王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狼王梦》的主角是有野心、有抱负、希望孩子成为狼王…

    读后感 2023年2月4日
    4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