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读书笔记与读后感500字

隐,存——《红楼梦》读书笔记500字

甄士隐,“真事隐”,一身才华散尽最终只落得个疯癫的传说。贾雨村,“假语存”,满腔热血抱负却沦为阶下囚。这二人,命运可悲叹,但纵观整部小说,这二人有这样的结局并不令人意外。

甄士隐,从一开始就推崇道家的“出世”“无为而治”,每日只以观花修竹,酌酒吟诗为乐,倒是神仙一流人品,生活本是这样潇洒自在,但最终又怎么为生活所迫而出家?第一回中作者即暗示他是贾宝玉一生的缩影。两者的相似性实在太多,同样都是蔑视求取功名,同样都是经历了舒适了前半生,最终在重整家业和消极避世的两条道路上选择了后者。从一开始作者就通过多重描写向我们展示了一个追求自由的书生形象,这样的人怎么可能会愿意被社会给予他的枷锁牢牢锁住了,贾宝玉亦是如此,所以他最终也看破了红尘,走上了超脱之路。

如果说甄士隐的一生是贾宝玉的缩影,那么贾雨村的背景即是贾宝玉结局的伏笔,贾雨村“生于诗书仕宦之家,处于家族末世,父母祖宗根基已尽,人口哀丧,偃蹇穷儒。”而冷子兴说“如今的这宁荣两门也都萧疏了”,而宝玉与雨村都是生于家族末世。不同之处在于雨村是想重整基业,而宝玉却选择了出家。

作者借甄士隐,贾雨村在第一回合中已写尽贾宝玉一生,也让人看到了一个冷血、黑暗、唯利至上的社会。作者:高一(2)班花晶晶

假作真时真亦假——红楼梦读后感500字

“假作真时真亦假。”甄士隐和贾雨村,这一“真”一“假”,在《红楼梦》的全书结构和主题上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结构上,他们起了“未雨闻雷”的预示作用和“穿针引线”的线索作用,《红楼梦》叙写了极盛家族由盛衰败的故事。而作为全书引子出现的甄士隐和贾雨村,他们[www.simayi.net]都拥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的家族都是由盛转衰。尤其文中细说了甄士隐的故事,让我们在书一开始便隐约看到了贾府的命运。到头来不过是“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而同时,二人在书中又具有一种“穿针引线”的作用,甄士隐沟通了仙凡世界,贾雨村则联系了贾府和整个社会官场。尤其贾雨村,他在官场的荣辱沉浮直接关系到贾府的命运,他与贾政、贾赦的交往让贾府始终处在与社会官场的联系中。

在主题上,二人的名字谐音中,是作者将真事隐去,假语村言的简单叙事的交代。二人一以道家超脱出世为主导,一以儒家汲汲入世为指归;一清高自洁,一势力鄙俗。甄士隐的“隐”是真,却又虚无缥缈,贾雨村的“仕”是假,却又是现家中实实在在的,正如太虚幻境中,石牌坊两边的那对对联,“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用两人正是写出了儒道两家相互对立又共存。

总而言之,两人在全书结构和主题上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作者:张琳曼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295513.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向你推荐一本书作文300字

    【第1篇】 今天我要向你推荐一本书,书名叫《淘气包马小跳 奇遇》,这本书是杨红樱以一个儿童故事的视角写的。 马小跳是这本书的主人公,他是个聪明、淘气的的男孩。有一次,珍珠滩上的猴子…

    读后感 2022年7月29日
    93
  • 自由与归途——《我在伊朗长大》读后感2000字

    自由与归途——《我在伊朗长大》读后感2000字 “世界末日也要流浪,自由是最终归途。” 在微博上刷到了电影《PERSEPOLIS》片段,决定买书来看,是一本漫画书,看起来排版十分整…

    读后感 2023年2月8日
    43
  • 读《游戏改变世界》读后感1000字

    读《游戏改变世界》读后感1000字: 看到这本书的名字,便用一贯的思维把游戏局限于网络,所以觉得惊奇,游戏竟能改变世界。其实不然,是自己狭隘地理解游戏这个词以致曲解作者的表达。不过…

    读后感 2023年2月12日
    31
  • 电影《驯龙记》观后感600字

    今天,我看了一场电影――《驯龙记》,故事的主人公叫小格格,他是维京部落的人,维京人崇尚武力,和龙有不共戴天之仇,所以他们都以屠龙为荣。 故事的情节是这样的:小格格和他的们一起来到屠…

    读后感 2022年7月23日
    136
  • 《黄继光英雄事迹》读后感300字

    1940年到1952年是中国革命最艰辛的时候,但却出现了很多的革命英雄,如:刘胡兰、黄继光、陈独秀、李大钊等。今天,我们就来说说黄继光的英勇事迹吧。 黄继光生于1931年,因为家境…

    读后感 2022年8月3日
    70
  • 呼兰河传读书笔记600字

    【第1篇】 独特的乡愁 _____读《呼兰河传》 有感 “乡”,寥寥几笔的字,对千千万身在异乡的儿女来说,是极近的却又是极不可捉摸的一个字眼。她萦绕耳畔,撩拨心弦,令人难以忘怀。萧…

    读后感 2022年7月6日
    127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