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孤独》读书笔记及心得感悟

《百年孤独》读书笔记及心得感悟:

1927年3月6日,马尔克斯生于哥伦比亚的小镇阿拉卡塔卡。8岁前,马尔克斯一直居住在外祖父家,他的外祖父是上校,曾经两次参加哥伦比亚内战,外祖母是一个勤劳的农妇,对拉美传统神话故事非常熟悉。”

——摘自豆瓣

先看了《霍乱时期的爱情》,后看《百年孤独》,前者有点像是把后者的一个切片做得充实复杂,两本书都浓的老人味,说话方式以及老人才有的智慧和阅历。

阅读时的愉悦多来自惊愕和服气,脑袋里小剧场不停,充满画面感(据说作者为了保留读者脑中具体而各异的画面一直没有出售电影版权)。《百年孤独》布满神来之笔,各种泪点笑点不断,看完既充盈又轻逸舒畅。从这一部书中读出了许多部书的乐趣,《无人生还》般笼罩着冥冥之中宿命,《聊斋》式魔幻现实随意切换,同《红楼梦》般由一个人精老太串着大家族的几度兴衰,又有《金瓶梅》式世俗情爱和欲望,还似《三体》给读者充满质感的时空流转。读到真是赚到。

读书时印象深刻的除了孤独这一主题(没有人比加西亚更能将本不可言的孤独刻画得如此透彻入骨,有如此深切的理解),还有名字。名字很重要,不同文明按照各自脉络发展出的文明不约而同透露了这一讯息。日本电影《你的名字》和《千与千寻》都在提醒着人们不要忘记自己是谁。林奈发明了双名法,百家笔记网(m.simayi.net)让自然界的植物、动物、微生物也变得有名有姓。拿拉丁学名或者俗名去呼唤一只飞鸟,它不会答应。但我还是热衷于打听他们的名字,那里可以找到了解他们的线索和钥匙。即便是单纯地知晓名字也好,这样我们就认识了,下回见到可以将它从另外的鸟儿区分出来。

读书的时候会忍不住自制名字谱系,因为布恩迪亚家族使用重复的名字,和《红楼梦》中的“原应叹息”起名字一样藏着作者的巧思——拥有相同名字的人总是有着相似性格,因而也有类似的宿命。即使他们在不同的环境下成长,沿着不同的路子成长,曾有自己芳华绝代引领世界的时候,但最终却在时间的齿轮里依了宿命。正如原文所说“若不是车轴在进程中必不可免地磨损,这旋转的车轮将永远滚动下去”。好似无论人物如何生活,都逃不脱既定的宿命。

当一个人意识到自己和父辈祖辈相似的时候,是这个人衰老的开始,衰老的后期便活成像个影子,自身和外界都恍惚,分不清幻觉与现实。

刘同有本书叫《你的孤独虽败犹荣》,虽未拜读,借此书名送给布恩迪亚家族的人们,以及偶尔感到孤独的我们。在属于我们的轮回里努力蹦跶吧。作者:Ellie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295624.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诠释美德——《美德故事》读后感300字

    做一个有美德的孩子——《美德故事》读后感300字: 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一本书——《美德故事》。 为什么要把这本书介绍给大家呢?因为这本书中写了很多的历史故事,在这些故事中可以读出…

    读后感 2023年2月10日
    25
  • 读《小王子》有感700字

    【第1篇】 “如果你爱上了一朵生长在一颗上的花,那么夜间,你看着天空就感到甜蜜愉快,所有的上都好像开着花。”尽管一点点,一点点读,我仍难以理解这段话的含义…… 《小王子》,这个属于…

    读后感 2022年8月4日
    95
  • 《红处方》读后感2000字

    《红处方》读后感2000字: 很久没有这样认真的读一本书了,我说的读,并不是像我录有声读物的时候那样读出声,而是一个字一个字的默念,有时候走了神,就反过头来把这一段再认真的读一遍。…

    读后感 2023年2月14日
    39
  • 《冰激凌的眼泪》读后感400字

    近几天我读了《爱的故事》。这里面有许多令人感动的故事,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冰激凌的眼泪》。 《冰激凌的眼泪》讲述的是一位去甘肃西部的一个小山村支教的。那里的生活,工作环境都很差…

    读后感 2022年6月11日
    139
  • 读《松饼屋上的奇异世界》有感300字

    《松饼屋上的奇异世界》写的是加拿大的柯尔港,那儿有一个叫小樱・史瓜普的女孩。 一个暴风雨的夜晚,小樱的父母消失在了之中。镇上几乎所有人都想尽一切办法让小樱回心转意,相信她父母已遇难…

    读后感 2022年6月26日
    93
  • 读百年孤独有感1000字

    读百年孤独有感1000字: 孤独不可抗拒,但依然向阳生活,传言看《百年孤独》孤独百年。我看过《百年孤独》,还不止一遍,那是不是会于千年时光之中也只能孤独? 《百年孤独》是加西亚·马…

    读后感 2023年2月15日
    25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