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寄内意思原文翻译-赏析-作者孔平仲

作者:孔平仲 朝代:〔宋代〕

试说途中景,方知别后心。

行人日暮少,风雪乱山深。

寄内赏析

此诗是作者寄给妻子的诗,首句提出“途中景”,以途中景色,见别后离情,末两句实写途中景色,于所写景色中表现作者情怀之极苦、极乱。全诗以景抒情,写得简略含蓄,但作者的别后心情,所谓“黯然消魂”者,却又充分地表现出来。

以途中景色,见别后离情,这是古代诗词中最常用的抒情方法,即以实处见虚,则实处皆虚。不说“心情”,而只说沿途风物,风物虽是早已客观存在,而行人此时此地之心头滋味却是个人所有。其深度和其浓度作者均未明言。且别情之浓,别情之乱,若一一说去,将不知费去几许笔墨,愈说得多,愈不能将此弥漫四野、飘忽怊怅之心情说全、说清,故将虚化实,使实处全虚,则更易感人。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就是采用这种表现手法。

按一般叙述方法,诗之顺序应为:“行人日暮少,风雪乱山深。试说途中景,方知别后心。”今将句倒转,是作者独具匠心处。第一联为第二联作铺垫,第二联陡转,转折颇险而陡,因奇特而见警策,可谓能于险中求警;若按意思顺序来写,则是平铺直叙,而无跌宕之势。读后只能感到行人于日暮时,说出风雪乱山中之感受,及因此感受而思念家人之心情,虽流畅而失之浅淡。此则不同,读首联竟不知所云“别后心”究竟如何,读次联不仅可知“途中景色“,亦可于所写景色中感知作者情怀之极苦、极乱。

首联提出“途中景”,却全无一字说此“景”字,提出“别后心”,既不作心情之描述,又无形象以见意。而此诗却又转回头去接第一句去写“途中景”。如此安排,使读者自知景即心,心即景,与其写不易着笔之抽象心情,不如写引起此种情怀之实景,于实景中见到此极苦、极乱之心情。一如刘长卿之《逢雪宿芙蓉山》:“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只着一“贫”字,使下联之实写“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实处全虚,一片苍茫凄寒之感,弥天而来,别人多少言语说不尽者,只以十字匀染出矣。孔平仲此诗的妙处也在于此。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296276.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文言文《北史·崔浩传》的原文和翻译

    文言文《北史·崔浩传》的原文和翻译   原文:   崔浩字伯深,少好学,博览经史,玄象阴阳百家之言,无不核览,研精义理,时人莫及。弱冠为通直郎,稍迁著作郎,道武以其工书,常置左右。…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59
  • 《系裙腰》古诗翻译赏析

      “人情纵是长情月,算一年年”出自张先《系裙腰》   原文:   惜霜蟾照夜云天。朦胧影、画勾阑。人情纵是长情月,算一年年。又能得、几番圆。   欲寄西江题叶字,流不到、五亭前。…

    古诗文 2022年11月9日
    55
  • 次北固山下原文翻译及赏析

      《次北固山下》出自唐诗三百首全集,其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湾。其古诗全文如下:   客路青山下,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

    古诗文 2022年11月10日
    54
  • 君道曲大君若天覆翻译赏析

      《君道曲·大君若天覆》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白。其古诗全文如下:   大君若天覆,广运无不至。   轩后爪牙常先太山稽,如心之使臂。   小白鸿翼于夷吾,刘葛鱼水本无二。   土扶…

    古诗文 2022年11月6日
    47
  • 《明史·雷演祚传》试题阅读答案解析及原文翻译

    雷演祚,太湖人。崇祯三年举于乡。十三年夏,帝思破格用人,而考选止及进士,特命举人、贡生就试教职者,悉用为部寺司属、推官、知县,凡二百六十三人,号为庚辰特用;而演祚得刑部主事。明年三…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52
  • 高考语文文言文特殊句式复习

    高考语文文言文特殊句式复习   高考语文文言文试题中,翻译是不少考生的难题。其实翻译难,主要原因是文言文有自己的特殊句式,掌握这些特殊句式之后,同学们会发现,文言文翻译好像突然开窍…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35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