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陶者意思原文翻译-赏析-作者梅尧臣

作者:梅尧臣 朝代:〔宋代〕

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

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陶者译文及注释

陶者译文

烧瓦工人挖光门前的土来烧瓦,但自家房屋上却没有一片瓦。

那些富贵人家,十指连泥也不碰一下,却住在铺满瓦片的高楼大厦。

陶者注释

陶者:烧制陶器的人。这里指烧瓦工人。

陶:同“掏”,指挖土烧瓦。

无片瓦:没有一片瓦。

沾:同“沾”。

鳞鳞:形容屋瓦如鱼鳞般整齐排列。大厦:高大的屋子。

陶者赏析

这首诗运用质朴的语言讽刺时事,控诉与指斥社会中不平等现象,只用事实对照,不加评论,发人深省。

揭露封建社会不劳而获、反映劳动者疾苦的诗篇,古代有很多,但从唐人孟郊的《织妇词》到宋人张俞《蚕妇》,多着眼于衣着。郑谷的《偶书》,于濆的《辛苦行》从耕者腹长饥入手。相比之下,梅尧臣此诗写烧窑工人,就显得十分新颖。这两句有的本子作“十指不沾泥,”“十”字虽不如“寸”字尖新,但也写出了富家子的根本不劳动。而以“鳞鳞”形容大厦,形象也非常鲜明。诗人用字简练,含意深刻,读之发人深省。

《陶者》属于反映社会现实和民生疾苦的作品。首二句以陶者“陶尽门前土”与“屋上无片瓦”相对比,付出如彼,所得如此,人间之不公尽在其中。后二句以居者“十指不沾泥”与“鳞鳞居大厦”对比,付出如彼,所得如此,人间之不公可想而知。前二句以对比道出,后二句亦以对比道出,前二句与后二句更以对比鲜明令人惊叹。《陶者》一诗正以这种环环相扣的对比,道出了人世间的不公平,表达了对弱者的同情,风格古朴平淡。

在梅尧臣以前,唐代人已经写了大量反映社会不平等的诗,大都写耕织的农民,梅尧臣这首诗换了个角度,写手工业者,可以说是对自己做诗目标“意新语工”的实践。诗在写作上,打破了绝句声律的格局限制,句法散文化,近似古代的风谣,这正是梅诗古朴淡泊的特色。后来有位并不出名的诗人张俞,作了一首《蚕妇》诗说:“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主题与梅诗相同,不知是否受到过梅诗的启发。近代有很多风谣,往往通过对比显示不合理,则受梅诗影响是很明显的。

从《陶者》即可看出,梅尧臣不断观察、聚焦日常生活的种种细节,在生活场景和人生经历中开拓、寻找前人未曾注意的题材,或在写前人写过的题材上翻新,开宋诗好为新奇、力避陈熟的风气。梅诗构思奇巧而取材平平,用意深远而出之淡然,感情深厚而语句平淡,寓奇峭于朴素,外枯中膏,淡而有味,这是梅诗的创造与追求,也是宋诗的审美取向。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296301.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调笑令·胡马

    朝代:唐代 作者:韦应物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胡马,胡马,远放燕支山下。跑沙跑雪独嘶,东望西望路迷。迷路,迷路,边草无穷日暮。

    古诗文 2020年3月7日
    593
  • 机缘第二节原文及翻译

      机缘·第二节   作者:佚名   僧法达,洪州人,七岁出家,常诵《法华经》。来礼祖师,头不至地。祖诃曰:“礼不投地,何如不礼。汝心中必有一物。蕴习何事耶?”曰:“念《法华经》已…

    古诗文 2022年11月11日
    52
  • 写石宝寨的诗词大全

    石宝寨,在四川忠县东的长江北岸。孤峰突起,巉石凌空,四周如削,形若玉印,故又名玉印山。山下溪流环绕,山上松竹苍翠,寨楼即建在山岩南壁。全寨共12层,重檐高耸,宏伟壮观,共高50米,…

    古诗文 2022年9月10日
    78
  • 严羽《临川逢郑遐之之云梦》阅读答案及赏析

    临川逢郑遐之之云梦 严 羽 天涯十载无穷恨,老泪灯前语罢垂。 明发①又为千里别,相思应尽一生期。 洞庭波浪帆开晚,云梦蒹葭②鸟去迟。 世乱音书到何日?关河一望不胜悲! 【注】&nb…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46
  • 《唐雎不辱使命》文言文练习以及答案

    《唐雎不辱使命》文言文练习以及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甲】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

    古诗文 2022年11月29日
    39
  • 8上人教语文重点文言文重点字词标音及句子解释

    8上人教语文重点文言文重点字词标音及句子解释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器皿mǐn? 罔wǎng? 贻yí? 八分有奇jī   箬ru篷? 糁sǎn? 峨冠…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48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