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书河上亭壁意思原文翻译-赏析-作者寇准

作者:寇准 朝代:〔宋代〕

岸阔樯稀波渺茫,独凭危槛思何长。

萧萧远树疏林外,一半秋山带夕阳。

书河上亭壁译文及注释

书河上亭壁译文

宽阔的黄河,只有不多几条船在航行,眼前是波浪滚滚,一派渺茫。我独自登上河边的亭子,斜靠着栏杆,愁绪像河水,源源不断。

那河边、远处,萧瑟秋风中,有片稀疏的树林,林后是耸立的高山,一半沐浴着西斜的阳光。

书河上亭壁注释

这是四首(春、夏、秋、冬)组诗中的第三首。诗前有序,说明此诗是作者被贬谪时写的。

河,黄河。

凭,靠。危,高。

萧萧,风声。

危槛:高高的栏杆。

书河上亭壁鉴赏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绝句,题写在黄河边一座亭子的壁上。既然以秋天的景色为主,自然而然也就染上些“愁”色。

第一句从三个方面来描写黄河上的景象,一是“阔”,王湾的“潮平两岸阔”,被诗人浓缩为“岸阔”,江水浩渺,放眼望去,黄河恢宏阔大;二是“渺茫”,因为河阔,一眼望不到边,加上太阳快要下山,自然是“烟波微茫信难求”,看不到对岸;三是“樯稀”,河上没有几条船,虽然看不见“百舸争流”的热闹场面,却使人觉得河似乎更阔了,烟波似乎更渺茫了,河上的烟波又能给人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呢?

第二句的“思”字就回答了前面提出的问题,独自靠在亭边的栏杆上,诗人究竟在想些什么?也许想到了“耐可乘流直到天”,也许想到“欲渡黄河冰塞川”,也许想到“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泻入胸怀间”……性格刚毅的诗人此时也许荡上了一丝忧愁,但面对着“奔流到海不复回”的黄河,岂能“恨到归时方始休”呢?

第四句是这首诗最棒的一句,富有意境,它一下就让人联想起白居易《暮江吟》中的“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来。这一半沐着柔和斜阳的秋山,虽然没有“霜叶红于二月花”的艳丽,却给人以安闲、亲切,也让人陶醉。至于那一半见不到阳光的秋山,诗人却不愿意提起,而心中那一份怅惘,在这壮丽的黄河落日图前又算得了什么?到此嘎然而止,还有多少余味,就让读者自己去品尝。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296315.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马说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马说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文言文能让不同语言使用者“笔谈”,是一种具有固定格式、却不会非常困难的沟通方法。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分享的马说文言文翻译及注释,希望大家喜欢。   马说   …

    古诗文 2022年12月3日
    53
  • 《多丽·咏白菊》翻译赏析

      《多丽·咏白菊》作者为宋朝诗人李清照。其古诗全文如下:   小楼寒,夜长帘幕低垂。恨萧萧、无情风雨,夜来揉损琼。也不似、贵妃醉脸,也不似、孙寿愁眉。韩令偷香,徐娘傅粉,莫将比拟…

    古诗文 2022年11月7日
    106
  • 《刚峰宦囊》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刚峰宦囊 都御史刚峰海公①卒于官舍,同乡宦②南京者,惟户部苏怀民一人。苏点其宦囊③,竹笼中俸金八两、葛布一端③、旧衣数件而已。如此都御史,那可多得!王司寇凤洲⑤评之云:&ldquo…

    古诗文 2022年11月23日
    82
  • 韩愈《争臣论》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赏析

    《争臣论》作者为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作品又名《诤臣论》。 【原文】     或问谏议大夫阳城于愈:“可以为有道之士乎哉?学广而闻多,不求闻…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86
  • 文言文《芳容至孝》原文翻译及阅读答案

    芳容至孝 周孝子名芳容,华亭人。其父文荣,游楚客死归州官舍矣。芳容十四岁,祖父母相继死,临终抚芳容叹曰:“安得汝为寻亲孝子,使我瞑目九泉乎!”芳容泣而志之,由是始有负骨归葬之念。芳…

    古诗文 2022年5月17日
    273
  • ●卷十三 ◎诗八十一首

      【蜜酒歌(并叙)】   西蜀道士杨世昌,善作蜜酒,绝醇酽。余既得其方,作此歌遗之。   真珠为浆玉为醴,六月田夫汗流Г。不如春瓮自生香,蜂为耕耘花作米。一日小沸鱼吐沫,二日眩转…

    古诗文 2022年10月10日
    79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