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宿王昌龄隐居意思原文翻译-赏析-作者常建

作者:常建 朝代:〔唐代〕

清溪深不测,隐处唯孤云。

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

茅亭宿花影,药院滋苔纹。

余亦谢时去,西山鸾鹤群。

宿王昌龄隐居译文及注释

宿王昌龄隐居译文

清溪流向深不可测的石门山谷,隐居的地方只有孤云相伴。

松林稍头透出微微月光,这清幽的月光也好像专为您送来的。

茅亭夜静花影好像已恬然入梦,种有药草的院子到处都是斑斑苔痕。

我也想要像他这般辞去世俗之累,与西山的鸾鹤为群去了。

宿王昌龄隐居注释

测:一作“极”。

隐处:隐居的地方。唯:只有。

犹:还,仍然。

宿:比喻夜静花影如眠。

药院:种芍药的庭院。滋:生长着。

余:我。谢时:辞去世俗之累。

鸾鹤:古常指仙人的禽鸟。群:与……为伍。

宿王昌龄隐居赏析

这是一首山水隐逸诗,在盛唐已传为名篇。到清代,更受“神韵派”的推崇,同《题破山寺后禅院》并为常建代表作品。

此诗题曰“宿王昌龄隐居”,一是指王昌龄出仕前隐居之处,二是说当时王昌龄不在此地。王昌龄及第时大约已有三十七岁。此前,他曾隐居石门山。山在今安徽含山县境内,即此诗所说“清溪”所在。常建任职的盱眙,即今江苏盱眙,与石门山分处淮河南北。常建辞官西返武昌樊山,大概渡淮绕道不远,就近到石门山一游,并在王昌龄隐居处住了一夜。

首联写王昌龄隐居所在。“深不测”一作“深不极”,并非指水的深度,而是说清溪水流入石门山深处,见不到头。王昌龄隐居处便在清溪水流入的石门山上,望去只看见一片白云。齐梁隐士、“山中宰相”陶弘景对齐高帝说:“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因而山中白云便沿为隐者居处的标志,清高风度的象征。但陶弘景是著名阔隐士,白云多;王昌龄却贫穷,云也孤,而更见出清高。清人徐增说:“惟见孤云,是昌龄不在,并觉其孤也。”这样理解,也具情趣。

中间两联写诗人夜宿王昌龄隐居处所见所感。颔联“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诗人宿在此处,举头望去,松树梢头,一弯明月慢慢升起,光照入室。“君”指王昌龄。说王昌龄虽不在这里了,明月多情,却仍来陪伴着他的客人。王昌龄隐居处清贫幽雅,只有一座孤零零的茅亭。“茅亭宿花影,药院滋苔纹”,是说夜宿茅亭,看见窗外团团花影,错落斑驳;而到院子里,则看见莳养的各种药草,依然生长得很好,只是由于长久没有人来往,路边已长满了青苔。这似乎只是写隐逸生活的情趣,其实字里行间流露了诗人对王昌龄没有坚持退隐的惋惜心情。

尾联就写诗人自己的归志以及对朋友的讽劝: “余亦谢时去,西山鸾鹤群。” “鸾鹤群”用江淹《登庐山香炉峰》“此山具鸾群,往来尽仙灵”语,与鸾鹤合群,与仙灵为伴,即表示要终身归隐。这里表达了诗人自己的心志,也有对朋友的期待。“亦”字很妙,此时王昌龄已登仕途,常建却借赞扬王昌龄归隐之处,说我也要跟随你一起归隐。这是故意这样说,是对王昌龄一种善意的讽劝。这是本诗的主题所在,是与题目《宿王昌龄隐居》的意思相合的。也即是说,常建是在招王昌龄归隐,与本文开头所介绍的《鄂渚招王昌龄张偾》一诗同其旨趣。

这首诗的艺术特点确同《题破山寺后禅院》,“其旨远,其兴僻,佳句辄来,唯论意表”。诗人善于在平易地写景中蕴含着深长的比兴寄喻,形象明朗,诗旨含蓄,而意向显豁,发人联想。就此诗而论,诗人巧妙地抓住王昌龄从前隐居的旧地,深情地赞叹隐者王昌龄的清高品格和隐逸生活的高尚情趣,诚挚地表示讽劝和期望仕者王昌龄归来的意向。因而在构思和表现上,“唯论意表”的特点更为突出,终篇都赞此劝彼,意在言外,而一片深情又都借景物表达,使王昌龄隐居处的无情景物都充满对王昌龄的深情,愿王昌龄归来。但手法又只是平实描叙,不拟人化。所以,其动人在写情,其悦人在传神,艺术风格确实近王维、孟浩然一派。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296503.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惠崇春江晚景·两两归鸿欲破群》翻译赏析

      《惠崇春江晚景·两两归鸿欲破群》作者为宋朝诗人苏轼。其古诗全文如下:   两两归鸿欲破群,依依还似北归人。   遥知朔漠多风雪,更待江南半月春。   【前言】   《惠崇春江晚…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313
  • “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的意思及全诗翻译赏析

    “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这两句写秋夜之所见所闻——晴空万里,星河明澈,孤雁从空掠过;正是赶制冬衣的季节,千家万户砧杵齐鸣,显出忙碌…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71
  • 蕴涵人生哲理的文言文

    蕴涵人生哲理的文言文   导语:人生哲理:蕴涵人生哲理的`文言文人生哲理的文言文,这篇文章由收集整理,有时候一个道理,一个小故事就能让人的一生改变,蕴涵人生哲理的文言文能对您有所帮…

    古诗文 2022年11月30日
    72
  • 云客谓众曰:“此地有无隐庵,极幽僻,君等有到过者否”阅读答案及翻译

    云客谓众曰:“此地有无隐庵,极幽僻,君等有到过者否?”咸对曰:“无论未到,并未尝闻也。”竹逸曰:“无隐四面皆山,其地甚僻…

    古诗文 2022年11月29日
    65
  • 马说的文言文原文和翻译

      【原文】   马说   王令   东郭之儿,生而未尝逢马,意其四足而甚大者皆牛也。他日,适市而逢马焉,惊而呼曰:“是牛,何以是班班也?”其闻者笑之。语诸市人,而市人笑之。东郭之…

    古诗文 2022年11月8日
    67
  • 《宣明五气》文言文

    《宣明五气》文言文   素问·宣明五气   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是谓五入。   五气所病:心为噫,肺为咳,肝为语,脾为吞,肾为欠为嚏,胃为气逆,为哕为…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122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