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同题仙游观意思原文翻译-赏析-作者韩翃

作者:韩翃 朝代:〔唐代〕

仙台初见五城楼,风物凄凄宿雨收。(初见 一作:下见)

山色遥连秦树晚,砧声近报汉宫秋。

疏松影落空坛静,细草香闲小洞幽。(闲 一作:生)

何用别寻方外去,人间亦自有丹丘。

同题仙游观译文及注释

同题仙游观译文

在仙台上刚见到五城楼,夜雨初停景物冷落凄清。

晓山翠色遥连秦地树木,汉宫砧声报讯寒秋来临。

空坛澄清疏松影落水底,小洞清幽细草芳香沁人。

何必去寻找世外的仙境,人世间就有美好的桃源。

同题仙游观注释

同题仙游观:一本无“同”字。仙游观:在今河南嵩山逍遥谷内。唐高宗为道士潘师正所建。

五城楼:《史记·封禅书 》记方士曾言:“黄帝时为五层十二楼,以候神人于执期,命曰迎年”,这里借指仙游观。

宿雨:隔宿的雨。

砧声:在捣衣石上捣衣的声音。

闲:一本作“开”。

方外:神仙居住的世外仙境。

丹丘:指神仙居处,昼夜长明。

同题仙游观鉴赏

此诗写道士的楼观,是一首游览题咏之作,描绘了雨后仙游观高远开阔、清幽雅静的景色,盛赞道家观宇胜似人间仙境,表现了诗人对道家修行生活的企慕。

诗的前三联描绘了雨后仙游观观内观外的景色。首联点明时地,切中题目“仙游观”,并描写了天气情况。颔联写观外秋夜景物,先是“见”“秦树”,后是“闻”“砧声”。颈联写观内景物,先写高处“空坛”的静,后写低处“小洞”的幽,点明是道士居处,形象地展现了仙游观宁静娴雅的景色。末联直抒胸臆,引用《远游》之语,称赞这地方是神仙居处的丹丘妙地,不用再去寻觅他方了,表达了作者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作者见到仙游观,正是宿雨初收、风物凄清的时候。暮霭中,山色与秦地的树影遥遥相连,捣衣的砧声,似在报告着汉宫进入了秋天。疏疏落落的青松投下纵横的树影,道坛上空寂宁静,细草生香,洞府幽深。整首诗,有远景,有近景,着力刻画的是道观幽静的景物。

全诗语言工美秀丽,音调宛转和鸣,读来琅琅上口。但内容却是空泛而无多大深意,只可吟咏,不可玩味。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296526.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钱起《县中池竹言怀》阅读答案

    县中池竹言怀 钱起 官小志已足,时清免负薪。 卑栖且得地,荣耀不关身。 自爱赏心处,丛篁流水滨。 荷香度高枕,山色满南邻。 道在即为乐,机忘宁厌贫。 却愁丹凤诏,来访漆园人。 注:…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73
  • 风景古诗大全

      1、浮生归物理,闲景付诗情——宋·张耒《山都之宛丘赠寄参寥》   2、高斋复晴景,延眺属清秋——唐·张九龄《高斋闲望言怀》   3、倚湖松竹拥楼台,景物招人得得来——宋·常颛孙…

    古诗文 2022年11月9日
    58
  • 文言文通假字的识别

    文言文通假字的识别   通假字是文言文中常见的现象,涉及的篇目多,情况也很复杂,通常的教学常常把通假字“独立”出来要求学生记忆,事实证明这是一种费力不讨好的做法。   不管通假字是…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52
  • 晏殊 清平乐・金风细细

         金风细细,叶叶梧桐坠。绿酒初尝人易醉。一枕小窗浓睡。   紫薇朱槿花残。斜阳却照阑干。双燕欲归时节,银屏昨夜微寒。 简析   初秋的风,细细…

    古诗文 2022年10月10日
    73
  • 苏幕遮古诗注释翻译赏析

      《苏幕遮》 【宋】周邦彦   燎沉香,消溽暑。   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   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   五…

    古诗文 2022年11月10日
    101
  • 《宋史·洪遵传》原文翻译

      原文:   洪遵,字景严,皓仲子也。自儿时端重如成人从师业文不以岁时寒暑辍父留沙漠母亡遵孺慕攀号既葬兄弟即僧舍肄词业夜枕不解衣以父荫补承务郎,与兄适同试博学宏词科,中魁选,赐进…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72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