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听弹琴意思原文翻译-赏析-作者刘长卿〔唐代〕

作者:刘长卿 朝代:〔唐代〕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七弦 一作:七丝)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听弹琴译文及注释

听弹琴译文

七弦琴弹奏的声音清冽,曲调悠扬起伏,琴声凄清好似风入松林。

我虽然很喜爱这首古时的曲调,但在今天人们大多已不去弹奏了。

注释

泠(líng)泠:形容清凉、清淡,也形容声音清越。丝:一作“弦”。

松风:以风入松林暗示琴声凄凉。琴曲中有《风入松》的调名。

古调:古时的曲调。

听弹琴赏析

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诗人通过慨叹古调受冷遇,不为世人看重,以抒发怀才不遇的悲愤之情,舒解世少知音的遗憾。全诗意境清雅,志趣高洁,语言含蓄,一语双关,弥漫于字里行间的寂寞情怀感人肺腑。诗题一作《弹琴》,此据《刘随州集》。从诗中“静听”两字细味,题目以有“听”字为妥。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诗的前两句是说,七弦琴奏出清亮的曲调悠扬起伏,细细倾听就像那滚滚的松涛声。

琴,亦称“七弦琴”,俗称“古琴”,是我国古代传统民族乐器,有七条弦组成。所以首句以“七弦”作“琴”的代称,意象也更具体。“泠泠”形容琴声的清越,逗起“松风寒”三字。“松风寒”以风入松林暗示琴声的凄清,极为形象,引导读者进入音乐的境界。“静听”二字描摹出听琴者入神的状态,可见琴声的超妙。高雅平和的琴声,常能唤起听者水流石上。风来松下的清幽肃穆之感。而琴曲中又有《风入松》的调名,一语双关,用意甚妙。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后两句是说,我虽然很喜爱这首古时的曲调,但在今天人们大多以不去弹奏了。

如果说前两句是描写音乐的境界,后两句则是议论性抒情,牵涉到当时音乐的背景。汉魏六朝南方清乐商

尚用琴瑟,而到唐代,音乐发生变革,“燕乐”成为一代新声,乐器则以西域传入的琵琶为主。“琵琶起舞换新声”的同时,公众的欣赏趣味也变了。受人欢迎的是能表达世俗欢快心声的新乐。穆如松风的琴声虽美,如今毕竟成了“古调”,又有几人能怀着高雅情趣来欣赏呢?言下便流露出曲高和寡的孤独感。“虽”字转折,从对琴声的赞美转入对时尚的感慨。“今人多不弹”的“多”字,更反衬出琴客知音的稀少。有人以此两句认为今人好趋时尚,不弹古调,意在表现作者的不合时宜,是很对的。刘长卿清才冠世。一生两遭迁斥,有一肚皮不合时宜与流俗落落寡合的情调。诗咏听琴,只不过借此寄托一种孤芳自赏的情操罢了。

全诗从对琴声的赞美,转而对时尚慨叹,流露出诗人孤高自赏,不同凡俗,稀有知音的情操。刘长卿才华卓绝,却因诬陷等数遭贬谪。虽牢骚满腹,但对高洁的坚持使他不能与流俗相合,与众人为伍。这首诗贯穿了他对于高雅、高尚、高洁的赞美,抒发了他对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坚持以及坚持背后的遗憾与清寂。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297743.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李澄,辽东襄平人,隋蒲山公宽之远胄”阅读答案解析及原文翻译

    李澄,辽东襄平人,隋蒲山公宽之远胄。以勇剽隶江淮都统李垣府为偏将。又从永平节度李勉军,勉帅汴,表澄滑州刺史。李希烈陷汴勉走澄以城降贼希烈以为尚书令节度永平军。兴元元年,澄遣卢融间道…

    古诗文 2022年11月16日
    66
  • 课外文言文阅读及试题及答案

    课外文言文阅读及试题及答案   课外文言文阅读   遇①善治《老子》,为《老子》作训注②。又善《左氏传》,更为作朱墨别异③。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而…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79
  • 周邦彦《点绛唇伤感》翻译赏析

      《点绛唇·伤感》作者为宋朝诗人周邦彦。其古诗全文如下:   辽鹤归来,故乡多少伤心地。寸书不寄。鱼浪空千里。   凭仗桃根,说与凄凉意。愁无际。旧时衣袂。犹有东门泪。   【前…

    古诗文 2022年11月6日
    75
  • 黄帝者,少典之子原文及译文赏析

      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循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   轩辕之时, 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于是轩辕乃习用干戈,以…

    古诗文 2022年11月8日
    113
  • 孟浩然――《春晓》

    《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作品赏析 注释:   1.春晓:春天的早晨。   2.闻:听。   赏析:   诗歌从春鸟的啼鸣、春风春雨的吹打、春花…

    古诗文 2022年10月10日
    65
  • 高考文言文背诵方法

    高考文言文背诵方法   背诵有两个明显的功能:   一、能帮助深入理解内容;   二、能提高阅读翻译的效果。因此学习文言文最好熟读到背诵,这对文言文阅读翻译的益处颇大。背诵文言文不…

    古诗文 2022年11月20日
    68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