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送方外上人/送上人意思原文翻译-赏析-作者刘长卿〔唐代〕

作者:刘长卿 朝代:〔唐代〕

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

莫买沃洲山,时人已知处。

送方外上人 / 送上人译文及注释

送方外上人 / 送上人译文

孤云陪伴着野鹤,怎么能在人间居住。

不要买下沃洲山,现在已经有人知道那儿了。

送方外上人 / 送上人韵译

野鹤驾着孤云高飞天空,怎能在人世间栖居住宿?

要归隐请别买沃洲名山,那里是世人早知的去处。

送方外上人 / 送上人注释

上人:对僧人的敬称。

孤云、野鹤:比喻闲逸逍遥之人。

将:携带,带领。

沃洲山:在浙江省新昌县东,相传为晋代高僧支遁放鹤养马处,有放鹤峰,养马坡,道家列为第十二洞天福地。

送方外上人 / 送上人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但不是一般的亲朋好友间的送往迎来,而是送僧人归山。这首诗前两句以凌云的野鹤形容僧人,贴切有味,理应不失孤云野鹤般脱俗的品性;末两句写诗人对方外上人的讽喻规劝,劝上人隐居冷寂的深山,而不要到热闹的名胜去沽名钓誉。这首诗语言妙趣横生,闲散淡远,构思精巧。

“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以凌云的野鹤形容僧人,贴切有味。“云”与“鹤”本来已不是俗世凡物,何况还是“孤云”与“野鹤”,这样超尘脱俗之物在人世是留不住的。因此诗人诙谐地说:“岂向人间住。”尘世难留方外高人。方外高人理应去深山古刹,静心修炼;因此,上人归山,恰得其所,理应祝贺,不该作儿女之态,像俗人那样依依不舍,甚至帐惘无极。

“莫买沃洲山,时人已知处。”是对上人的讽喻规劝,劝上人隐居冷寂的深山,而不要到热闹的名胜去沽名钓誉。不少僧人爱住名山宝刹,实际上并不是为了修行,而是为了扬名,然后接近权贵,以求闻达于皇帝,达到加宫进爵的目的。这与假隐士走终南捷径的手段相似。“莫买沃洲山”,暗寓出沃洲山名声太大,人们都知道那地方,会影响修行,会成为走“终南捷径”的人。这后两句与裴迪《送崔九》的后两句:“莫学武陵人,暂游桃源里”是同一用意,但此诗说得更直率。由此可见,作者与上人的关系亲密,可以直接规劝,所以吴瑞荣在《唐诗笺要》中说:“索性勉其入山之深,是何等交谊?”

观此诗作,写得妙趣横生、闲情逸趣,流露出诗人很看重灵澈孤云野鹤般脱俗的境界,向往隐居深山之中,却规劝方外上人要另觅他处,“莫买沃洲山”,表现出诗人劝上人隐居冷寂的深山,领悟真隐和假隐之真谛,莫隐居变成趋时,失孤云野鹤般脱俗的品性。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297744.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人之于文学》文言文练习

    《人之于文学》文言文练习   人之于文学①   人之于文学也,犹玉之于琢磨②也。和之璧③,井里④之厥⑤也,玉人琢之,为天子宝。子贡、季路,故鄙人⑥也,被⑦文学,服⑧礼义,为天下列士…

    古诗文 2022年11月28日
    49
  • “生计如云无定所,穷愁似影每相随”的意思及全诗鉴赏

    “生计如云无定所,穷愁似影每相随。”这两句是说,有关自己生活的事,像天上飘浮的云彩一样,没有一个固定的处所,没有着落;穷困和愁肠,像阴影似的,时时刻刻不离开…

    古诗文 2022年11月22日
    66
  • 《范增论》文言文原文与译文

      【原文】   范增论   苏轼   汉用陈平计,间楚君臣,项羽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其权。增大怒曰:“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赐骸骨,归卒伍。”未至彭城,疽发背死。   苏子…

    古诗文 2022年11月6日
    45
  • “芳草绿遮仙尉宅,落霞红衬贾人船。”的意思及全诗鉴赏

    “芳草绿遮仙尉宅,落霞红衬贾人船。”这两句是说,初秋黄昏时分,仙尉宅掩映在一片翠绿的芳草之中,红彤彤的晚霞,映照在商人的货船之上。诗句清新明快,自然成趣。 …

    古诗文 2022年11月22日
    68
  • 中考语文文言文省略句介绍

    中考语文文言文省略句介绍   句子中省略某个词或某个成分的现象,在文言文中较为常见。主要有:   (1)省略主语   a承前省 渔人甚异之……(渔人)便舍船,从口入   b 蒙后省…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61
  • 文言文阅读理解之吴起者

    文言文阅读理解之吴起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吴起者,卫人也,好用兵。尝学于曾子。吴起为西河守,甚有声名。魏置相①,相田文②。吴起不悦,谓田文曰:“请与子论功,可乎…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56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