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描写三月的古诗词精选10首

一、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苏轼 〔宋代〕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关于描写三月的古诗词精选10首

二、三月晦日偶题

秦观 〔宋代〕

节物相催各自新,

痴心儿女挽留春。

芳菲歇去何须恨,

夏木阴阴正可人。

关于描写三月的古诗词精选10首

三、望江南·三月暮

吴文英 〔宋代〕

三月暮,花落更情浓。人去秋千闲挂月,马停杨柳倦嘶风。堤畔画船空。

恹恹醉,长日小帘栊。宿燕夜归银烛外,啼莺声在绿阴中。无处觅残红。

关于描写三月的古诗词精选10首

四、三月十七日夜醉中作

陆游 〔宋代〕

前年脍鲸东海上,白浪如山寄豪壮;

去年射虎南山秋,夜归急雪满貂裘。

今年摧颓最堪笑,华发苍颜羞自照。

谁知得酒尚能狂,脱帽向人时大叫。

逆胡未灭心未平,孤剑床头铿有声。

破驿梦回灯欲死,打窗风雨正三更。

关于描写三月的古诗词精选10首

五、三月

韩偓 〔唐代〕

辛夷才谢小桃发,蹋青过后寒食前,

四时最好是三月,一去不回唯少年。

吴国地遥江接海,汉陵魂断草连天。

新愁旧恨真无奈,须就邻家瓮底眠。

关于描写三月的古诗词精选10首

六、三月晦日赠刘评事

贾岛 〔唐代〕

三月正当三十日,风光别我苦吟身。

共君今夜不须睡,未到晓钟犹是春。

关于描写三月的古诗词精选10首

七、菩萨蛮·春来春去催人老

张元干 〔宋代〕

三月晦,送春有集,坐中偶书。

春来春去催人老,老夫争肯输年少。醉后少年狂,白髭殊未妨。

插花还起舞,管领风光处。把酒共留春,莫教花笑人。

关于描写三月的古诗词精选10首

八、月下独酌·其三

李白 〔唐代〕

三月咸阳城,千花昼如锦。

谁能春独愁,对此径须饮。

穷通与修短,造化夙所禀。

一樽齐死生,万事固难审。

醉后失天地,兀然就孤枕。

不知有吾身,此乐最为甚。

关于描写三月的古诗词精选10首

九、三月过行宫

李贺 〔唐代〕

渠水红繁拥御墙,

风娇小叶学娥妆。

垂帘几度青春老,

堪锁千年白日长。

关于描写三月的古诗词精选10首

十、临江仙·绿暗汀洲三月暮

晁补之 〔宋代〕

绿暗汀洲三月暮,

落花风静帆收。

垂杨低映木兰舟。

半篙春水滑,

一段夕阳愁。

灞水桥东回首处,

美人新上帘钩。

青鸾无计入红楼。

行云归楚峡,

飞梦到扬州。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312234.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癸未八月十四日至十六夜月色皆佳

    朝代:宋代 作者:曾几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年年岁岁望中秋,岁岁年年雾雨愁。凉月风光三夜好,老夫怀抱一生休。明时谅费银河洗,缺处应须玉斧修。京洛胡尘满人眼,不知能似浙江不。

    古诗文 2020年3月7日
    670
  • 减字木兰花(寄五羊钟子洪)

    朝代:宋代 作者:戴复古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天台狂客。醉里不知秋鬓白。应接风光。忆在江亭醉几场。吴姬劝酒。唱得廉颇能饭否。西雨东晴。人道无情又有情。

    古诗文 2020年6月1日
    604
  •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作者出处及全诗翻译赏析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的诗意:边垂柳苍翠欲滴,忽然一阵春风拂过,万千杨柳枝条顿时袅娜地舞动起来。它们纷纷抖落一身晶莹的水珠,洒向那池中的荷叶,霎…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95
  • 巫山一段云·春去秋来也

    朝代:五代 作者:欧阳炯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春去秋来也,愁心似醉醺。去时邀约早回轮,及去又何曾。歌扇花光黦,衣珠滴泪新。恨身翻不作车尘,万里得随君。

    古诗文 2020年3月17日
    536
  • “北斗兼春远,南陵寓使迟”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北斗兼春远,南陵寓使迟”这两句是说,我的家就像天上的北斗和自己离家时的春日一样遥远;而自己出使南陵已寓居很久了,还迟迟不能归去。思乡情深,比喻新颖,韵味悠…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92
  • 《宋史・柴成务传》原文翻译及习题答案

    【原文】 柴成务,字宝臣,曹州济阴人也。父自牧,举进士,能诗,至兵部员外郎。成务乾德中京府拔解,太宗素知其名,首荐之,遂中进士甲科,解褐陕州军事推官。改曹、单观察推官,迁大理寺丞。…

    古诗文 2022年5月16日
    17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