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诗歌《伊州歌》赏析

《伊州歌》
清风明月苦相思,荡子从戎十载馀。
征人去日殷勤嘱,归雁来时数附书。

 

作品赏析
【注释】:

  “伊州”为曲调名。王维的这首绝句是当时梨园传唱的名歌,语言平易可亲,意思显豁好懂,写来似不经意。这是艺术上臻于化工、得鱼忘筌的表现。
  “清风明月”两句,展现出一位女子在秋夜里苦苦思念远征丈夫的情景。它的字句使人想起古诗人笔下“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的意境。这里虽不是春朝,却是同样美好的一个秋晚,一个“清风明月”的良宵。虽是良宵美景,然而“十分好月,不照人圆”,给独处人儿更添凄苦。这种借风月以写离思的手法,古典诗词中并不少见,王昌龄诗云:“送君归去愁不尽,可惜又度凉风天。”到柳永词则更有拓展:“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意味虽然彼此相近,但“可惜”的意思、“良辰好景虚设”等等意思,在王维诗中表现更为蕴藉不露。
  “一日不见,如三秋兮”,何况一别就是十来年,“相思”怎得不“苦”?但诗中女子的苦衷远不止此。
  后两句运用逆挽(即叙事体裁中的“倒叙”)手法,引导读者随女主人公的回忆,重睹发生在十年前一幕动人的生活戏剧。也许是在一个长亭前,那送行女子对即将入伍的丈夫说不出更多的话,千言万语化成一句叮咛:“当大雁南归时,书信可要多多地寄啊。”嘱是“殷勤嘱”,要求是“数(多多)附书”,足见她怎样地盼望期待了。这一逆挽使读者的想象在更广远的时空驰骋,对“苦相思”三字的体味更加深细了。
  这两句不单纯是个送别场面,字里行间回荡着更丰饶的弦外之音。特别把“归雁来时数附书”的旧话重提,大有文章。那征夫去后是否频有家书寄内,以慰寂寥呢?恐怕未必。邮递条件远不那么便利;最初几年音信自然多一些,往后就难说了。久不写信,即使提笔,反有不知从何说起之感,干脆不写的情况也是有的。至于意外的情况就更难说了。总之,那女子旧事重提,不为无因。“苦相思”三字,尽有不同寻俗的具体内容,耐人玩索。
  进一步,还可比较类似诗句,岑参《玉关寄长安主簿》:“东去长安万里余,故人何惜一行书”,张旭《春草》:“情知海上三年别,不寄云间一纸书”。岑、张句一样道出亲友音书断绝的怨苦心情,但都说得直截了当。而王维句却有一个回旋,只提叮咛附书之事,音书阻绝的意思表达得相当曲折,怨意自隐然不露,尤有含蓄之妙。
  此诗艺术构思的巧妙,主要表现在“逆挽”的妙用。然而,读者只觉其平易亲切,毫不着意,娓娓动人。这正是诗艺炉火纯青的表现。 
(周啸天)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317637.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2021女人人生句子

    1、女人的极致,不是成为一个妖精,而是成为一个女王。妖精是用来魅惑的,女王是用来吸引的。魅惑与被魅惑,吸引与被吸引,这两对词意味深长。 2、人生不能重来,所以我们要更加珍惜现在,珍…

    好词好句 2022年10月21日
    33
  • 好句子大全小学

    1、那条小狗一身金黄色的毛,闪闪发亮,像刚刚擦过油似的。 2、你不能左右天气,但可以改变心情。你不能改变容貌,但可以掌握自己。你不能预见明天,但可以珍惜今天。 3、那片繁衍生长的老…

    好词好句 2022年10月24日
    37
  • 关于你我之间的爱情的说说 提到感情有些无措的爱情说说

    1.谢谢你的微笑 曾经慌乱过我的年华。 2.如果没有那么多的感动,那么多的痛苦,在狂喜和绝望的两极来来回回,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呢? 3.我笑,便面如春花,定是能感动人的,任他是谁。 …

    好词好句 2022年11月8日
    42
  • 立秋的美好祝愿

    立秋的美好祝愿 1、酷热的天气依旧如故,夏季的热情依旧如故,美丽的心情依旧如故,记得防暑仍是你的第一要务。祝你:立秋快乐。拥有如花好心情! 2、玉米粥红薯粥八宝粥粥粥泻秋凉,排骨汤…

    好词好句 2023年1月18日
    22
  • 祝宝宝周岁生日的说说(30句)

    1、祝宝宝一周岁生日快乐!茁壮成长,终成大器![16字] 2、有你这样的宝宝,怎能不感到骄傲,生日幸福!宝宝,一周岁生日快乐,学习进步![29字] 3、祝宝宝一周岁生日快乐!身体壮…

    好词好句 2022年9月16日
    61
  • 近代力学之父伽利略名人名言警句精选

    伽利略·伽利雷(Galileo Galilei,1564年2月15日-1642年1月8日)是16-17世纪的意大利物理学家、天文学家。伽利略发明了摆针和温度计,他在科…

    好词好句 2023年3月3日
    14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