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尔尼卡》读后感600字

我与毕加索的不解之缘

――读《格尔尼卡》有感

那,仅仅是一面之缘而已……

在西班牙内战期间,应国民军政府总统佛朗哥的请求,希特勒于1937年4月26日,派飞机对西班牙的不设防小城市格尔尼卡进行了无差别的猛烈轰炸,造成平民的严重死亡。身在巴黎的毕加索听到这一噩耗,愤然创作了巨幅壁画《格尔尼卡》,控诉法西斯的暴行。

在《格尔尼卡》中,毕加索并没有直接表现遭轰炸的格尔尼卡的凄惨情景,而是通过伸张手臂的妇人、受重伤的马、士兵雕像等耐人寻味的符号式表现,传达自己对战争的控诉。人们对《格尔尼卡》的内涵有很多不同的解释,而我最为关注的是它不使用任何彩色的黑白画面。毕加索在创作中有意识地拒绝了彩色。据说,毕加索在创作之初,曾经采用将着色的壁纸贴入画布这一实验性手法。但是,最后又把那些壁纸撕下来。毕加索的以为雕刻家问他:“你为什么没有使用彩色?”毕加索回答:“因为彩色会意味着某种拯救。”可见,毕加索是在以无色彩的绘画表达自己的愤怒和绝望。

西班牙内战被视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前奏,在这个意义上,黑白画面的《格尔尼卡》也预言了人类社会陷入黑暗的那场噩梦。

毕加索创作《格尔尼卡》的过程已经明示出,在艺术创作中,色彩是情感、愿望乃至理念的一种表达。

在最初接触到以《格尔尼卡》名画所“翻译”出来的书时,我曾是那么的迷茫。因为对于我而言,如龟兔赛跑的故事,人们只会从一面看到的失败,鬼的胜利。但是,若有第二次的赛跑,那些结果就如前一次一样吗?因此做事都应该考虑其两面性。

在我认为,毕加索只是看到了近况而已,他并没有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这件事。世上的杀戮是永远不止的,但又有谁可以说明夕阳下去后就是永无止境的黑暗,又有谁说明日的朝阳不会升起!

因此,我并不同意毕加索的观点。也许这就是时代不同的原因吧!《格尔尼卡》已然成为了一个历史,而我们则是未来的领导人。我们应为曾经拥有而感到快乐,为拥有曾经而感到兴奋。

用你的双目,

只为:

拥有曾经,

曾经拥有;

拥有未来,

未来拥有。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44831.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读《水滴石穿》有感350字

    常跟我说水滴石穿,但我一直不明白什么意思,最后买了一本成语故事的书,我终于知道了这个成语的意思。 这篇文章讲的是:张乖崖是一位县官。有一次,他看见小吏从仓库里偷了一枚铜钱。他便立刻…

    读后感 2022年7月26日
    76
  • 读《做好学生有点累》有感500字

    【第1篇】 《做好学生有点累》是“阳光”伍美珍写的一部小说,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蔡一心是大家眼里的“好学生”。她是班长,也是的宠儿,也以这个女儿为骄傲,甚至当她犯了错误时,也会尽量…

    读后感 2022年7月3日
    233
  • 《五美元》读后感500字

    在我的记忆里,有这么一篇故事,那就是《五美元》。这个故事是这样的: 在纽约的一个小镇里,有一名贫穷的报童。那些天,他的报纸都卖得很不好,一连三天,没有赚到一美元。那时,他也差不多饿…

    读后感 2022年6月26日
    210
  • 《花木兰》观后感400字

    《花木兰》是一篇古代的电影,很多孩子看了这篇电影之后,就非常孝顺自己的,因为花木兰的病得很厉害,花木兰就自做主张,男扮女装,上阵杀敌。 在古老的中国,有一位个性爽朗,性情善良的好女…

    读后感 2022年7月29日
    103
  • 《日日是好日》读书笔记400字

    《日日是好日》读书笔记400字: 第一次要推荐旅行随身书,这本书绝对是迄今为止我旅行途中带过的书里最好读的了。作者森下典子在二十五年的茶道学习中逐渐领悟到了人生感受,并逐一记录下来…

    读后感 2023年2月16日
    20
  • 读《呐喊》有感

    《呐喊》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政治家鲁迅先生创作的小说,读过的书中,只有它让人让人久久不能忘怀。 《狂人日记》是其中的一篇文章。那本写满“吃人”的日记,是旧社会的真实写照。写出了…

    读后感 2022年7月17日
    74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