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传》读后感1000字

先生真伟大

――读《陶行知传》有感

高中的哲学课本中有一段介绍陶行知的文字,看后觉得这个人有点意思,于是就找来《陶行知传》读了读,不读不知道一读吓一跳:行知先生真的不一般,真的很厉害。要说先生厉害在哪里?我想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魄力过人,不似文人。文人有文人的个性,但文人也有文人的通病,即:文人做起事来,大多唯唯诺诺、优柔寡断。在这点上,先生不似文人,做事果断魄力过人。先生如同鲁迅先生一样,原先也是学医的,在其十七岁的时候便考入了杭州广济医学堂,想通过学医来帮助人民解决痛苦,以实现其报国之志,但不愿思想受奴役,所以入学三天便愤而退学,实在是魄力非凡。先生大学后,与当时的许多有志青年一样选择了出国留学,先是在伊利诺伊大学学市政,按照现在来讲过后就是公务员,是人们梦寐以求的好专业,许多人削尖脑袋往里钻,而先生半年后却毅然转学去了哥伦比亚大学师从杜威研究起了教育,可谓拿得起放得下,没点魄力能做得到吗?回国后,先生便立即投入到教育教学改革中来,决心用教育为“中国教育觉醒寻觅新的曙光”,并且还立下宏愿:筹措100万元基金,征集100万位同志,开设100万所,改造100万个。亦可见先生的魄力何其大哉?!

二、锐意创新,几成习惯。先生说过要向小孩子学习,学习什么,先生的另一句话是“我们发现儿童有创造力……”,两句话连起来便可看出先生要向小孩子学习的就包括创造力在内。先生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而且将之做成了习惯。当先生发现古往今来的大多数教育都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平民被排斥在教育之外的时候,就创造性地提出了“平民教育”的思想;当先生发现当时的中国缺少师资的时候,便创造了“小先生制”,先让为数不多的把年龄大一点的孩子培养成“小”,再让他们去教更小的孩子,从而大大扩大了受教育面;先生尊师,但他不迷信,所以杜威(先生的美国老师)说“学校即社会”,先生却说“社会即学校”,把老师的观点又向前推了一大步,可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就创新精神这点而言,先生有点可怕,因为你永远不知他的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

三、不嫌麻烦,想好就干。先生不仅爱创新,而且手脚勤快,并且从来不嫌麻烦,只要是先生认准了的事情,先生总是雷厉风行,说干就干。当他认为中国的教育改造的根本问题在时,就跑到南京的神策门外老山脚下的小庄建了一所师范学校,即后来驰名中外的晓庄师范,而且脱去西装,穿上草鞋,和师生一起开荒,一起建茅屋,践行着他的“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等教育思想;当先生感到内忧外患日益加剧需要有人挺身而出时,他想都没想便与宋庆龄、邹韬奋等民主人士发起成立了“全国各界救过联合会”,并担任救国会的“国民外交使节”出访欧亚非26国,争取华侨和国际友人的支持;当他认为国民党反动派的言行有失公允时,便拿起笔撰文登报、抬高喉咙四处,毫不留情的予以抨击,尽管因此为自己引来了不少麻烦,但他何曾怕过?没有。为此,我甚至想,行知先生未像一多、公朴先生那样死于敌人的无声手枪,实属幸运。

四、敢于弄“潮”,推崇实用。用当下的时髦话说,先生很“潮”,从先生说的话做的事中皆能看出。

先生的文章,“潮”语连珠,“帅哥”“美女”“脑袋进水”等随处可见,不信你可以去看看他的《剿匪与造匪》《创造宣言》等文章,要知道这些词我们现在用起来都仍然不落伍,而先生八九十年前就大规模的用了,真的把人“雷”得半死。

先生做事也是如此,先生有这样一个教育学生的故事:有一个男生用泥块砸班上的男生,先生发现并制止后,让男生放学时到校长室去(先生当时是校长)。放学后,先生来到校长室,男生早已等着挨训了。可是先生却笑着掏出一颗糖果送给他,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这里,而我却迟到了。”男生惊疑地接过糖果。随后先生高兴地又掏出第二颗糖果放到他的手里,说:“这是奖励你的,因为我不让你打人时,你立即住手了,这说明你很尊重我,我应该奖你。”男生更惊疑了。这时先生又掏出第三颗糖果塞到男生手里,说:“我调查过了,你用泥块砸那些男生,是因为他们欺负女生,你砸他们说明你很正直善良,且有跟坏人作斗争的勇气,应该奖励你啊!”男生感动极了,他流着眼泪后悔地喊道:“陶校长,我错了,我砸的不是坏人,而是……”先生满意地笑了,他随即掏出第四颗糖果递过来,说:“为你正确地认识自己的错误,我再奖给你一块糖果,我没有多的糖果了,我们的谈话也可以结束了。”在先生教育学生的过程中,你可曾听到一个批评训斥的字眼?没有,全是表扬,但学生服了,我也服了。这不就是我们当下流行的鼓励教育吗?也很“潮”吧。

要说先生为什么说话、做事这么“潮”呢?我想这要从先生的一位老师那里找答案,这位老师便是杜威,美国著名的实用主义教育家,先生跟他学习过,可能受其影响做事也讲究实用。先生说话“潮”做事“潮”,包括先生爱写通俗易懂的打油诗,可能都是为了实用,因为先生教育的对象大多数是青少年,他们大多喜欢猎奇追“潮”,只有抓住这一心理特点,才能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五、先生有爱,先生无情。先生有胆有识、喜好创新、雷厉风行、敢于“潮”头立,可这是为什么呢?我想那是因为先生心中有“大爱”,“大爱”谓何?爱国,爱人民矣。但先生也很无情,无情对谁?对那些不想让国人过上好日子的人,对自己,这也给我们留下了一个深深地遗憾――由于精力透支,先生55岁便离开了我们。

先生,您用您的行动实践了您的诺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先生,您太伟大了,越走近您,越崇拜您!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44918.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大林和小林读后感300字

    【第1篇】 本书的主人公是大林和小林,小林是个不贪财并爱动脑筋的人,小林虽然很穷,可是有三个。大林是个很富有的人,可是没有。 他们被一个大怪物追赶,他们分头跑了,小林被一位绅士捡了…

    读后感 2022年7月13日
    89
  • 《学习雷锋好榜样》读后感500字

    【第1篇】 “学习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爱憎分明不忘本,立场坚定斗志强……”相信这是一首妇孺皆知的歌。时,我看了《学习好榜样》,让我更加佩服雷锋叔叔了。 毛主席曾说过:一个人做一…

    读后感 2022年8月5日
    73
  • 《国徽》观后感700字

    【团结就是力量】 “流淌心上,禾穗伴我成长,一幅画定格一个民族的模样,是我骄傲地信仰……”这首饱含深情的歌曲是电影《国徽》的主题曲――《国徽至上》。国徽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象征,…

    读后感 2022年6月30日
    124
  • 论逆境——《平凡的世界》读后感

    这是一篇读后感作文,欢迎点评和分享~感谢你的阅读与支持! 四天的时间,我如饥似渴地看完了这本分为上、中、下三部分的长篇小说。读此书之前我并不知道书的作者——…

    读后感 2022年10月23日
    72
  • 宇宙的起源读后感

    这是一篇读后感600字作文,欢迎点评和分享~感谢你的阅读与支持! 在地球上,人类出现的时间不过几百万年。几乎每个民族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创世纪的神话,小时候听过“盘古开天…

    读后感 2022年10月23日
    75
  • 《谁杀了她》读后感_800字

    《谁杀了她》读后感800字 在学校借的书,两天看完了。 含剧透,介意勿入。 之所以三星,是因为意犹未尽。带入了受害者哥哥的角色,几经周折,却仍未没能找到真正的凶手。谁杀了她?到底是…

    读后感 2022年9月6日
    133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