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朝末年,曾涌现出了一位十分卓越的将领,他就是被誉为清王朝最后一位悍将的僧格林沁。关于僧格林沁的故事,一直广为流传,有人称他与成吉思汗沾亲,流着高贵的血液。当然,僧格林沁体内那点高贵血液,早就在岁月中长河中被冲淡了。只不过,这位清军统帅还是很猛的,曾先后擒获林凤祥、李开芳等名将,成功扼杀了太平军的北伐。然而,这位被清政府视为宝贝疙瘩的亲王,却在阴沟了翻了船。
僧格林沁是蒙古人,姓博尔济吉特氏,这是姓氏就是之前的孛儿只斤氏,也就是成吉思汗的姓氏。不过,僧格林沁的祖上并非是成吉思汗,而是一代天骄的弟弟。僧格林沁属科尔沁部,早年归附满洲,比较受清代统治者重视。
到晚清时,八旗军队作战能力急剧下降,能上阵杀敌的精锐并不多。太平天国攻占南京后,派出林凤祥、李开芳等人率军北伐。北伐军一路大捷,使得京畿大为震动。
关键时刻,清政府派出了僧格林沁,命其率军抵御北伐的天平军。僧格林沁也是一代名将,而且骁勇善战,其部下也都是清军精锐,因而先后取得了多次胜利,其中最大的功劳就是擒获林凤祥、李开芳,成功扼杀了太平军的北伐。
在僧格林沁越战越勇的同时,南方以曾国藩为首的地方团练也取得了不小的胜利。当时清政府看到僧格林沁能堪当大任以后,便又打起了重满抑汉的心思,派僧格林沁带兵去南方镇压捻军。
结果,僧格林沁在镇压捻军的过程中,大意轻敌,陷入重重包围之中。起义军一见领头的是僧格林沁,自然更加奋力攻杀,结果僧格林沁几乎全军覆没。
事实上,当时僧格林沁几乎已经逃脱了,但他负伤坠马,躲在麦田里躲避。这时,捻军中有一位叫张皮绠小卒盯上了。论武艺和身躯,张皮绠都不是已经受伤的僧格林沁的对手,但是张皮绠毕竟精明,他偷偷地靠近,然后突然袭击,一刀结果了这位大名鼎鼎的亲王。
据说起义军打扫战场时,还曾因未发现僧格林沁而着急,但不久张皮绠便拿着僧格林沁的顶带花羚来报捷,说自己弄死了个当官的。结果,大家一看才知道,张皮绠杀的是清军头目僧格林沁。
就这样,一代悍将,被清政府视为柱石之臣的僧格林沁,竟死在了一个十六岁小卒手中,而这个少年因偷袭绝杀了僧格林沁,也使得自己的名字张皮绠被后人记住。不过,等太平军和捻军被镇压后,张皮绠酒后失言,泄露了自己的身份,遭清军逮捕后被凌迟处死,其全家也被屠戮殆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