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官识破谎言

  在面试中,面试官可以通过面试者的语言内容和体态语言发现其说谎的可能的证据。语言内容方面主要的说谎特征是表达信息过量、表达内容过于简练、避免使用第一人称“我”、内容不合情理;体态语言方面则主要集中于面部表情、手势、姿势、触摸和象征性动作。
  在面试中,面试主考官不仅需要深厚的人生阅历和广博的知识积淀,还需要较强的辨谎技能。对于组织来讲,甄选合适和人才变得越来越重要,而由于在面试中信息的不对称而导致的错误招聘使得企业深受其害。背景调查的高成本也使得组织不能很好地对面试者提供信息的真实性达到全面的证实。所以,如何从面试者的语言表述和体态语言发现其说谎的线索是一个值得分析的问题。
  语言内容
  谎言的言语形式并无特殊之处。它们都是正常的语句或语段,在语言的表现形式上是没有破绽的,它们的形式是符合语法与逻辑结构规律的。事实上,谎言由于其欺骗的目的,都是经过充分思考而产生的,都有一个自圆其说的过程,如果形式上就有破绽,那还怎么欺骗得了经验丰富的面试官呢?
  谎言的破绽既然不在形式上,那么总的来说其破绽都在内容上。谎言内容的基本特点是不真实。这不真实的内容是编造出来的假象,并以此将真相掩盖。所以证实谎言内容是个不真实的假象,是寻找谎言内容破绽的基本途径。然而要证明谎言内容的不真实都不是那样容易,因为谎言通常表述的都是已然或未然的事件。已然的就是已经发生的过去了的事件,未然的就是还没有发生而将有可能发生的事件。它们都是面试官不能亲眼所见的事件。不能亲眼所见的事情,判别它的真实性便一个比较困难的事情。

面试官识破谎言

  由于潜意识的作用,撒谎者在说谎时会不自觉地留下一些语言的“破绽”。大部分谎言在语言表述上都可能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征。
  (一)表达信息过量
  面试官:“您在以前工作的公司是做ERP销售的,您那时的月收入一般为多少呢?”
  面试者:“一般为8000元左右,这是真的,因为在上海的消费水平比较高,同时我自己的销售业绩也做得很好,公司的整体行业前景都很不错。”
  面试者所说的是谎言吗?很可能。
  面试官可以从“这是真的”,以及后面的解释原因中可以推测出来,因为面试者给出了面试官不需要的一些信息,去强调8000元月收入的真实性,结果反而透露了其语言的欺骗性。
  语义信息过量所以成为谎言的破绽,是因为它是一种反常的表达方式。通常人们的言语交际总是尽可能使话语语义信息适量,根据对方的需要提供信息,不提供不需要的信息。信息过量违反了这种常规,因而容易引起对方注意。而说谎中的信息过量都不是说谎者的本意所为,而是他的表达失误。信息过量的失误是因为经验不足,矫揉造作,老想着把谎言编得更圆满。因此面试官识别这种谎言时如能同时注意到说谎者表情动作的不正常,则能更有把握识别它。
  更加可信的说法是:“8000元左右”。
  (二)表达内容避免细节
  面试官:“您能谈一下您上次工作过的公司中,您和您的上级之间的关系处理得怎么样呢?”
  面试者:“我们关系处理得挺好的,他是个非常不错的人,对我帮助很大,工作也很有经验。”
  面试者所说的是谎言吗?有可能。
  面试者在编故事时通常会避免说一些细节,由于紧张或内心矛盾等原因,而一时无法把证明谎言具有“真实性”的某些详细内容说出,故而造成该谎言比通常交际信息量更加简略的现实。如果他在说谎,他不仅要虚构一个根本不存在的故事,而且还要编得让人信服,所以他会非常心虚。在这几种压力下,他还编得出细节吗?所以大多数时候,说谎的人都是非常简练地告诉你故事大概就完了。
  更加可信的说法是:“我们关系处理得挺好的,那时候我在公司是做人事工作的,他是我们的主管,他是个非常不错的人,对我帮助很大,记得有一次经理让我做一个关于公司未来两年的人力资源规划的报告,我们一起下基层对公司的情况进行访谈和了解,最后的幻灯片都是他一点点地教我的,我记得由于时间关系在报告的前一天晚上我们都在办公司加班,当工作完成之后我们还互相击掌表示庆祝呢,想起来真的从他身上学到了不少东西。”
  (三)避免使用第一人称代词“我”
  面试官:“从您的简历中可以知道,您在大三下学期曾经在千禧公司兼职实习过三个月,您是如何获得这次机会的呢?”
  面试者:“其实主要就是在那时候就是觉得应该了解一下实际的工作是什么样的,于是从网上获得这样一个信息,然后就给千禧公司人事部门发了一封电子邮件,经过面试就很幸运地被录取了。”
  面试者所说的是谎言吗?极有可能。
  为了竭力使自己同谎言保持一定的距离,面试者在叙述他们的故事时都会下意识地避免使用第一人称“我”这个代词。
  更可信的说法是:“我那时觉得应该了解一下实际的工作,于是我就上网查到千禧公司在招收兼职实习生,我就给发了一封邮件过去,然后通知我面试,结果我也很幸运地通过面试被录取了。”
  (四)内容不合情理
  面试官:“您毕业后曾经在深圳工作过一段时间,能谈谈那段时间的经历吗?”
  面试者:“那是一段让我非常难忘的经历。那是一家民营企业,虽然公司总资产达到10亿,但是管理还是非常混乱。我当时被安排到下属的生产管桩的高科技企业担任厂长助理,结果工作的两个多月里我采访了很多员工,从生产工人到副总,有时候半夜都会起来到车间看看,临走前向老总提交了达三万字的实习总结。结果走时,老总希望我留下来,给我月薪一万,担任这家管桩企业的生产副总。但那时我已经有继续深造的机会了,所以就婉言拒绝了。”
  面试者所说的是谎言吗?很可能。
  在这类谎言中,面试者可以捕捉到几个可疑的语义信息,这些信息在谎言中发生临时的联系,但其联系的条件都违反了一些常理,因而能看出其中的虚假性。分析时,一般要联系语言环境,将社会环境中类似事物及其普遍规律与谎言的这些可疑点类比对照,就很容易使其虚假性显现出来。社会同类事物及其普遍规律与谎言的可疑点常常构成两个矛盾的前提,进而可以推出一个证明谎言虚假的结论。比如,该案例中面试者是一个本科毕业生因为实习期间表现优异而让老总许以月薪一万和生产副总的高管职位,但是对于中国的任何一个企业来说,尤其是民营企业,月薪一万和副总职位已经意味着需要承担很大的责任,而作为一个没有任何工作经验的本科毕业生来说,获得这种机会的可能性几乎是不可能的。
  更可信的说法是:“那是一段让我非常难忘的经历。那是一家民营企业,虽然公司总资产达到10亿,但是管理还是非常混乱。我当时被安排到下属的生产管桩的高科技企业担任厂长助理,结果工作的两个多月里我采访了很多员工,从生产工人到副总,有时候半夜都会起来到车间看看,临走前向里总提交了达三万字的实习总结。有意思的是,当时的厂长还对我说,老总曾对他说希望我担任这家管桩企业的副厂长。”
  总之,面试过程中面试者如果在说谎,他的语言更有可能信息过量、过于笼统地描述、避免使用“我”以及包含一些不合情理的内容。此外,在说谎过程中,说谎者出现语言错误的情况可能会逐渐增多,其中包括语法错误和说话结结巴巴。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51540.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强生笔试经验逻辑推理笔试

    强生笔试分为三大部分,全部是选择题,虽然都注明了时间限制,但实际上不是分块做的,你可以自己来支配各个部分的时间。 第一部分:知识域,1-25题,共10分钟。这个部分的强生笔试内容是…

    2022年5月24日
    271
  • 怎么在面试中抓到主动权?

    找过工作的人都经历过大大小小无数次面试。小到学校的班干部竞选,大到入职面试。 如果不能在面试中抓住主动权,让面试官跟着你的思路走,除非你在面试的领域非常优秀,有很多工作经验累积和个…

    面试技巧 2022年11月28日
    76
  • 策划师职位面试2篇

    面试经验1 面试公司:世联地产 职位:策划师 这个公司长期需求用人,经常要求员工要内部推荐,而且内部推荐会优先面试。建议有兴趣的朋友让同行代为介绍,成功率会高一些。面试比较普通,就…

    2022年5月18日
    753
  • 美术编辑职位面试2篇

    面试经验1 面试公司:现代传播集团 职位:美术编辑 企业猎头先面,因为不是我非常想去的刊,所以也只是提到希望在集团内有个好的发展之类。现代传播的前台非常之不友好,各种限制和不许可,…

    2022年5月18日
    706
  • 2007广州蓝月亮笔试

      6月30日下午去武大参加了蓝月亮的笔试。笔试分成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个综合能力的测试,测完交卷后,第二部分是专业知识的测试。综合能力的测试都是一些文字游戏和图形题,有…

    2022年5月24日
    177
  • 如何正确回答HR转行原因呢

    在面试过程中,很多求职者常常被问到“为什么要转行?”,每每遇到这种来自灵魂的拷问,是不是觉得慌得很?其实马云就说过,人离职无非2个原因:钱没有给够,心受委屈了。话是没错,但是,真正…

    2022年5月21日
    24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