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你最狠的人,爱你最深

文 | 师父曰 · 主播 | 云湾

来源:师父曰(sfy1927)

《成长的力量》里说:

“批评,是潜意识里对爱的表达。”

赞美不代表喜欢,批评也不代表厌恶。

相反,敢对你说真话的,往往才是最在乎你的人。

批评你最狠的人,爱你最深

假话好听,真话难得。

社会有一股奇怪的逆流现象:

谎言不需要多大的代价,而说真话却需要极高的成本。

因为甜言蜜语能给人营造一种十全十美的假象,而赤裸裸的真相有时却让人难以接受。

于是乎真话逐渐少了,假话逐渐多了。

老方退休前曾是个厅级领导,平时喜欢临摹字帖。不少人找他题字,有的甚至装裱起来挂在墙上,他本人对此十分自豪。

一天,他临摹了一幅书帖,得意洋洋地问妻子:“我这字,写得怎么样?”

妻子笑了笑:“你的字可是出了名的。”

于是他带着书帖去看朋友,对方的态度却不如以往。

当他提出要把字帖送出时,朋友面露难色道:“您这字……算了吧。”

老方有些郁闷。回去后,他照着古人的字仔细对比,才琢磨明白:

妻子认为他的字好看,是偏心自己;别人说他的字好看,不过是奉承话。

批评你最狠的人,爱你最深

有的人出于偏爱,不愿意说真话伤人;有的人出于自保,不愿意说真话得罪人。

常言道:“说话是一种本能,会说话是一种修养。”

好听的话其实人人都会说,但所谓“会说话”,其实并不是模棱两可,阿谀奉承;

而是在照顾别人情绪的同时,合理而真实地表达自己的看法。

谎言甜蜜,真话刺耳。

虽然批评的话常常像是一剂苦药,难以入口,却是真正的治病良方。

批评你最狠的人,爱你最深

良药苦口,达者甘之。

古语云:忠言逆耳利于行。

敢听真话,才能成为更好的自己。

古代名医扁鹊,曾在觐见蔡桓公时,直言道:“您在肌肤纹理间有些小病,应该及时医治。”

蔡桓公摆摆手,“我没有病。”

旁边的侍从奉承道:“大王身强体壮,我看是那糊涂大夫想炫耀自己的本领呢。”

蔡桓公深以为然。

过了十天,扁鹊再次觐见,忧心忡忡地说:“您的病在肠胃里,不及时医治会更加严重。”

蔡桓公听了,十分不高兴。之后的两次面诊都没有理睬扁鹊。

又过了十几天,蔡桓公感到身体疼痛,才派人寻医。

扁鹊叹了口气:“小病在肤理之间,只需用针灸;在肠胃里,可用汤药治好。现在国君已经病入膏肓,回天乏术了。”

批评你最狠的人,爱你最深

听到批评,有些人心高气傲,第一时间会认为是对方在挑衅自己,产生抵触情绪。

但更多时候,人是需要听真话的。

因为没有批评,不代表没有缺点,若无人指出,只会越陷越深。

所谓“当局者迷”,故而更需要一个清醒的旁观者来指出问题。

乐于接受批评,方可明辨是非;多方听取意见,才能心明如镜。

且接受批评,其实是一个自我反思的过程。

如果是对方判断失误,那么便尽力做好该做的事;

如果自身确实存在不足,那便坦荡接受,也显得胸襟开朗。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在这个过程中,汲取教训,逐步走向成熟,最终成为更好的自己。

批评你最狠的人,爱你最深

敢批评你的人,深交一辈子。

古人云:“砥砺岂必多,一璧胜万珉。”

交友不在于多,贵在交敢于直言的朋友。

这样的人,是你的良师益友,更是命中的贵人。

唐朝宰相魏征以直谏得名,但凡对社稷有益,就不讳在朝堂上顶撞唐太宗

一次,唐太宗再次被他触怒,咬牙切齿地对长孙皇后说:“总有一天我要杀了这个乡巴佬!”

长孙皇后连连贺喜:“恭喜陛下,恭喜陛下。”

太宗疑惑道:“何喜之有?”

长孙皇后说:“只有明君,才能有直言谏诤的忠臣,才能保住江山永固啊。”

太宗幡然醒悟。成大事如此,日常交往亦如此。

愿意听真话,身边的人才敢说真话。

仔细想想:

如果不是因为在乎,谁会不怕讨嫌,如实地指出你的不足?

如果不是因为关心,谁愿意不厌其烦,用心地帮助你改正错误?

只有真正把你放在心上,才会在你遭遇难关的时候,不离不弃,伸出援手。

一个人若总是甜言蜜语,未必出于真心;

而敢于批评你的人,但凡不是恶意中伤,便一定是在用另一种方式来爱你。

真话或许不好听,却是最坦诚的爱护,最珍贵的礼物。

珍惜愿意批评你的人,他们才最值得信赖和托付。

四座皆相识,难得一知己;

知己尚可得,难得是诤友。

遇到敢批评你的人,请深交一辈子。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5481.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102岁建筑大师贝聿铭去世:用一生留下传奇

    建筑是一种权力的雄辩术—— 尼采 01 2019年5月16日,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去世,享年102岁。 他的作品享誉世界。他曾经登上《时代》杂志封面,也曾出现在美国总统肯尼迪、法国总…

    读书 2020年2月9日
    975
  • 托尔斯泰:人是如何变坏的

    今年的315晚会上,曝光了许多令人触目惊心的案件。 脏乱差的辣条生产、不卫生的卫生用品、网贷黑幕以及科技公司窃取用户隐私等等问题。 其中最令人毛骨悚然的,莫过于医疗垃圾的黑色产业—…

    读书 2020年3月31日
    1.0K
  • 什么是读书笔记,学生应该如何写读书笔记

    一、初识读书笔记 1. 什么是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是指人们在阅读书籍或文章时,遇到值得记录的东西和自己的心得、体会,随时随地把它写下来的一种文体。 古人有条著名的读书治学经验,叫做…

    读书 2020年2月16日
    846
  • 和孩子一起科学、安全地度过假期

    疫情来临,本来短暂的假期变长了。原来总觉得没时间陪伴孩子,这下子,大人小孩都不能出门,大人可以好好弥补一下平时的缺憾了。不过,你有没有发现,特殊情况下的陪伴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本…

    读书 2020年2月6日
    798
  • 《倚天屠龙记》:周芷若那么美,为什么输给了赵敏?

    文 | 宋清辞 · 主播 | 素年锦时 十点读书签约作者 《知乎》上有这样一个问题:身为男生的你是更喜欢赵敏还是周芷若呢? 其中一个回答是这样的: 16岁时初看倚天,沉迷于张赵恋的…

    读书 2020年2月5日
    875
  • 阅读中如何高效做出一个有颜、实用的读书笔记?

    如果不做笔记,我们读过的书会随着时间的不断延长,在我们的脑海中沉淀下来的越来越少。我们没有超强的记忆力,而且书中很多有启迪性质的内容会随着时间的流逝在我们的脑海中渐渐的淡忘,所以我…

    读书 2020年2月16日
    762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