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馆》里的文化记忆

《茶馆》里的文化记忆

――读《茶馆》有感

有人说:“时势造英雄,英雄造时势,《乱世出英雄。”但我们也不应该忘记,乱世更多的还是形形色色的小人物,老舍便是借助不同时期在茶馆中出现的小人物们的言行,来向我们展示了跨越五十年的社会变迁。

《茶馆》的三幕分别发生在老北京戊戌之年初秋,袁世凯死后和抗日胜利之后三个时期,横跨了半个世纪。在这样一个老茶馆中,既有像秦二爷那样想的远、做的实的救世英雄;有像刘麻子、唐铁嘴那样投机取巧的市井人;还有像吴祥子和宋恩子那样圆滑世故求生存的人。一个茶馆便是整个社会的缩影。裕泰茶馆从生意兴旺到萧条破败,常四爷从一个吃皇粮的旗人到自食其力的普通菜贩,秦二爷从满腔热血到晚年凄惨的变化,无不展示着当时社会的本质――“吃人”。

纵观全剧,秦二爷财大、业大、心胸大,主张抵制外货实业救国,最终自己苦心经营的工厂却成了逆产,被拆了。常四爷一辈子不服软,敢作敢当,好打抱不平,结果晚年眼见着饿死的饿死,被打死的打死,只剩下自己一人。王利发当了一辈子的顺民,见到谁都鞠躬、请安、作揖,只是希望一家人不饿着,没灾没病,最终却被逼的在自己的老茶馆中上了吊。再看刘麻子、唐铁嘴那些人,靠着圆滑世故,活在那个时代如鱼得水。三个老实人,社会却容不下他们,而其他干着勾当的人却活的有滋有味。这难道不是一个悲剧吗?

反观当下社会,像秦二爷,常四爷那样想要国家富强并且实干的人不在少数,也有像王利发那样想要国家强大稳定,自己能安稳过日子的公民,还有像刘麻子那样背地里干着不正当行业的小人,这些人依旧存在于我们的社会之中。

《茶馆》的社会背景是动荡不安的,是封建的,是吃人的。剧中有句令我印象深刻的话“有钱就应当吃喝嫖赌,胡作非为,可千万就是别做好事。”这是那个时代,那个社会的悲剧。那么现在的社会又是什么样的呢?

随着抖音快手等软件的快速发展,人们发表言论的途径越来越多,舆论氛围也变得更糟。令我印象极其深刻的是袁隆平院士因为买了两部华为手机,而遭遇了语言攻击。这又何尝不是这个社会的悲剧?有的人转身已为社会奉献半生鲜血,晚年是却等来一番莫须有的羞辱。

又像是不知不觉中,我们的生活被流量明星给占满了。肖战,余景天等等,从一些节目上我们也看到了现在的男演员,不仅学历低,而且缺少一种该有阳刚之气。而像韩红一样用心做公益,充满正能量的明星却逐渐被挤出我们的视线,甚至被人诬陷做慈善是摆拍。

我们不是没有英雄可以敬重,我们不是没有功臣可以仰慕。当今国家,社会的发展,需要的是一群脑中有梦想,心中有国家,行中有道德的人才,而不是一群脑残粉。我们需要的是能够在一点一滴中宣传正能量的明星,需要的是以人民以国家至上的榜样,需要的是在天灾面前能够逆行在前列的人民英雄……

顾炎武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新时代是青少年的时代,社会未来的样貌也将由我们来决定。

新时代,新青年应心系国家。《茶馆》中的青年,干的是歪门邪道,而我们新时代的青年则应该抱有正确的三观,国家至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应烙在行动之中,将个人梦与中国梦相联系,用努力和勤奋与祖国共同前行!

新时代,新青年应当更具责任感。正如疫情中人们所言那样:“哪有什么白衣天使,不过是一群孩子换了一身衣服,学着老一辈的样子和死神抢人罢了。”时代的重担正在交接给作为“孩子”的我们。因此青年的责任感也应愈加强烈,敢于负责,是义务也是道德,一定不负祖国母亲的期望。

前有女排精神,后有工匠精神,新时代,新青年定当不负韶华,创造一个具有崭新面貌的新社会!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54847.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少年魔法师读后感500字

    我里看了一本书,主要是写的关于爱的,爱是世界上最强大的魔法。书的名字是《装在口袋里的――少年魔法师》。   这本书主要写的是一个名叫杨歌的男孩和他的爸爸的故事,为什么叫装在口袋里的…

    读后感 2022年7月25日
    130
  • 《小女巫艾米》读后感400字

    这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公证人在读塞姆先生的遗嘱,但大家都应该知道鲁巴也就是塞姆先生的侄子他是一个非常爱钱的一个人,塞姆先生是一个非常有钱的人,死后留下一大笔遗产。公证人在读遗产的…

    读后感 2022年7月20日
    105
  • 《重新生活》读后感1000字

    《重新生活》读后感1000字! 作者:贾明二 作家张平曾经在反腐剧占据荧屏的时候,辉煌过一段,《生死抉择》,《国家干部》,《天狗》等引起了不小的社会反响。张平也似乎打破了书生难以晋…

    读后感 2023年2月6日
    40
  • 《小公鸡历险记》读后感300字

    《小历险记》是著名儿童文学家贺宜的经典之作。故事内容生动活泼,构思精巧;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 他是中国作家,文学理论家,曾先后在共青团上海市委少年部、《中国少年报》、上海少年儿…

    读后感 2022年7月4日
    329
  • 《再也没有什么比生命更寂寥》读后感1000字

    一心清冷,深深寂寥――读《再也没有什么比生命更寂寥》有感  再没有什么比思念更漫长,再也没有什么比路途更惆怅,再没有什么比大地更宽广,再也没有什么比生命更寂寥。&nbsp…

    读后感 2022年6月30日
    165
  • 读《苏东坡传》有感600字

    读《苏东坡传》有感600字: 说起苏轼,我最初的印象是听妈妈唱的《明月几时有》,其次是在牛毛细雨中沿着苏堤漫行,去楼外楼品尝“东坡肉”,然后是对苏家父子三人并列“唐宋八大家”的艳羡…

    读后感 2023年2月13日
    46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