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博物馆之旅读后感550字

这个我 读了北大博士罗米写的《中国博物馆之旅》它引领我了解了中华文明传承五千年的文化历史。

这本书让我了解到无比绚烂的唐三彩、辉煌夺目的金银器、商周青铜器和书法、绘画……

其中有一篇说的是商周青铜器。青铜器在商周时期发展到了顶峰,各种器型完备,纹饰华美。铸造技术精湛的青铜器面世,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后母戊”青铜方鼎。原来在西何尊的铭文上有“宅兹中国”的字样,这是“中国”一词最早的文字记载,最有趣的是在“西汉五星出东方利中国“蜀锦护臂也出现中国二字,足见中国历史文化之久。

还有 一篇说的是“北京”原称紫禁城,紫是指紫微垣,禁城是指这里乃皇家禁地,森严不可冒犯。故宫是世界上现在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木结构宫殿建筑群,自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落成,从此成为了数代天子的宫殿。历经504年光阴,直到1924年满清逊帝溥仪被逐出宫,它作为“紫禁城”的身份才结束。故宫还有一套很好的排水系统,好像在最近几年每年都会有一些城市来几场暴雨,导致积水严重,但是我们拥有600多年历史的故宫却从来没有受到过天灾的影响,这是因为古人在建筑上的大智慧是我们应该学习的。中国有五千年文明历史,这样的智慧数不胜数,在学习的道路上要活到老学到老。

最后说一下〈清明上河图〉,〈清明上河图〉被有人称为“中华第一神品”虽然这种说法并没有太大的根据,也非权威定论,更不是哪个皇帝御赐给它的封号,但这种充满噱头的说法倒也点出了它非凡的艺术水准和家喻户晓的知名度。

故宫最近一次展出〈清明上河图〉的时间是2015年,也是故宫建院90周年时。全卷展开长达5.28米的它,让每个想要一睹尊容的观众,平均排队六个小时,才能换来不足3分钟的深情对望。

从这幅画中可以看出北宋都城汴京和汴河两岸的景象。画面上水陆繁华,百姓安乐,一片清明盛世景象。

世界上再没有哪个文明,能像我们中华文明一样绵延不断地传承5千年,并且迄今仍然生机勃勃。

这真是一本好书。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55134.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1)

相关推荐

  • 心如孙丙,身似钱丁——莫言《檀香刑》读后感

    心如孙丙,身似钱丁——莫言《檀香刑》读后感 《檀香刑》是我在寒假时主要阅读的一本书。寒假时嫌行李重,没带太多书回家,而这本录入kindle的书就成了阅读首选。作者管谟业的名气,想必…

    读后感 2023年2月7日
    45
  • 《海边的卡夫卡》读后感2000字

    《海边的卡夫卡》读后感2000字: 这本书如之前村上春树的作品一样,令人难以读懂。刚开始读这本书的时候被其中新奇的故事结构所吸引:十五岁的少年为什么要离家出走?他出走的道路上又会发…

    读后感 2023年2月12日
    34
  • 小游击队员读后感600字

    《小游击队员》读后感 今年,送给我一本名为《小游击队员》的书,里面收录了五篇家喻户晓的红色经典故事。这本书起初我并不乐意看,因为我觉得它跟我似乎没有什么关系。但是,当我不经意翻开书…

    读后感 2022年6月4日
    288
  • 《十八岁出门远行》读后感450字

    《十八岁出门远行》讲述了一位“少年不识愁滋味”的十八岁少年充满激情开始了出门远行――一次糟糕的远行。但是正是这次糟糕的远行让少年知道了外面的世界并不像想象中那般美好,成长过程需要付…

    读后感 2022年6月30日
    116
  • 巴金家读后感800字

    【第1篇】 昨晚一夜终于把家的最后几章看完,很有想法,觉慧走了,在封建制度下,我佩服觉慧,他是迈向他的美好的未来,他自由了! 在这个封建礼教的家庭中,各人物我大致留下了这些印象: …

    读后感 2022年7月17日
    99
  • 《领导者资质》读后感1500字

    《领导者资质》读后感1500字! 自从进入盛和塾这个大家庭后,学习使我的对社会、人性等等都有了不同的认知,知识面的拓宽、精神层面的提高,我在感到惊喜同时,也让我意识到了自己的很多不…

    读后感 2023年2月5日
    78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