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之乐:读书莫丢书卷气

阅读之乐:读书莫丢书卷气

读书人为何丢了书卷气

阅读之乐:读书莫丢书卷气

  有段时间我收集了一些作家画像,有福克纳、海明威、菲茨杰拉德、毛姆、石黑一雄等等,还把其中两位的黑白照片打印了出来挂在电脑上方,这样码字的时候,时时会感觉到头顶上有人在注视,感觉不错。

  喜欢这些作家画像,是因为可以感受到他们身上的统一标志:书卷气。福克纳有卷卷的小胡子,很帅气;海明威看上去很彪悍、勇武,但笑容与眼神里都藏有温柔;毛姆不像一些传记书里写的那样内向、阴柔,看上去深邃又安静……而这,都得益于他们身上的书卷气。

  作家是最该有书卷气的一群人。过去的中外作家群,大多都是身带浓浓的书卷气的,当然,这或与我们看待已进入文学殿堂的他们的视角有关,会人为地涂抹“偶像”的色彩;抑或与他们的作品已成经典有关,由书及人;更可能与时代有关——书卷气是属于过去某个时代的,在当下找不到书卷气,是因为那个时代过去了。

  中国现代作家中,书卷气十足的人太多了,沈从文、钱钟书、鲁迅、老舍、巴金、林徽因……几乎有一个算一个。如果尝试在还活着的当代作家身上寻找书卷气,不是没有,而是不多。书卷气就这样从一个群体身上莫名其妙消失了。

  我经常接触到一些读书人,年龄相仿,读的书挺多,各有优点,但依然没有明显的“书卷气”标签。以我为例,我偶尔对着镜子试图说服自己——这是个读书人,但内心却很难承认,表情里有焦虑,眼神里有浮躁,性格里有戾气,尽管用了十八般武艺去“镇压”了,但还是不行,一名读书人该有的视野上的开阔与远大,内心里的安宁与淡定,都远远不足,仍然是一个飘在这个喧嚣时代的尘埃。

  书卷气并非只是读书就能带来的,它是内在格局与外在本领的相结合。内在格局不说了,这个很难说得清楚,也没法给出标准要求。外在的本领则可以一五一十地拿出来,简单七个字:琴棋书画诗酒茶,前五个基本都丢了,酒和茶倒还被传承了下来,只是很多时候也是瞎喝,连“借酒浇愁”的境界都达不到,茶也难品出多少滋味。

  外出参加活动,被别人当成“文人墨客”,每当活动进展到“题字留念”这一环节时,总是“仓皇出逃”,万万不敢在人家精心准备的上等好纸上留下别别扭扭的字迹。要知道,能写一手好字,在从前是读书人的标配,历史上那些名声不好的读书人,书法拿出来,往往也令人赞叹。

  书卷气真的不单是一种气质,它更像是一种“人格与技能”的合成,人格要高尚,要有悲悯有关怀,这样的人格需要漫长的阅读与思考才得以炼成,还要经受得住天性的考验,有些人天性不好,伟大的人格经常被邪恶的天性给淹没了;至于技能,那是需要付出巨大的精力、漫长的时间才得以成为随身本领的,琴棋书画这四样,哪样不都得浸淫十年以上?

  所以,书卷气的消失,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时间不够用。以前的读书人,有的是时间,木心说从前“车,马,邮件都慢”,说的已经是工业社会中后期的事情了,再往前推,漫长的农业社会,对于读书人来说,时间更是富裕,就算是埋首故纸堆也埋得起,但凡有些灵光,读书人都不会读成书呆子,而成为受尊重的“社会贤达。”

  现在的读书人身上缺书卷气,大约与没法把读书当成一项毕生追求的职业也有关系。谁敢说在当下能够单凭写作或者“贩卖”大脑里的那些知识养家?除了走到塔尖上的少数著名作家,绝大多数读书人,还得用另外一项技能糊口,读书更多时候是一种休憩或寄托,遇到生活不顺,这点寄托也便干脆不要了。

  古人说“三日不读书,便觉语言无味,面目可憎”,可见书卷气是写在脸上的,在互联网、电子智能时代,更多的人开始读屏,读书的人越来越少。于是有人说“读什么内容很重要,通过什么介质读不重要”,这个说法成立,读屏只要读的是精品、经典,是有体系、有思考的阅读,一样能“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可是在大数据的智能推送以及社交媒体对人性的精细揣摩下,重复及无用信息如洪流一样,让人身陷其中、无力自拔,读书人中了招也不例外。

  我们看科幻作品,小说也好电影也好,会发现未来人类与未来生活光怪陆离,在充满想象力的画面中,是看不到任何书卷气的。眼下我们意识到书卷气很重要,是因为农业社会留下的文化记忆太过深刻,并且时常让我们觉得,书卷气虽然抵御不了被时代车轮碾轧的痛楚,但起码会带来一点安慰。

  为了这点安慰的光亮,整个社会开始重视书卷气,开始寻找具有书卷气的人,一名演员拥有书卷气,他便拥有了更好的接戏机会,一名普通人拥有书卷气,也会得到周边人更多的尊重与欣赏。在这样的环境下,读书人该奋起,不该放弃,要知道,读书人丢了书卷气,这是一件多么令人无奈而悲伤的事情啊。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6074.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理想国》读书笔记:人真正贫穷的不是物质,而是心灵!

    无知的人是不自由的,因为和他的心灵世界对立着的是另一个陌生的世界。 ——黑格尔 柏拉图通过建立理想城邦来诉说自己的政治理想与抱负,其《理想国》是他思想的产物,他以理念论为核心,提出…

    读书 2020年2月16日
    779
  • 关于读书

    关于读书 关于读书,想写点什么的时候,才发现无从下手。 震惊于自己真的好久没认真读过一本书。桌案前零散地放着几本,有读到一半的,有笼统看完的,更有翻都未翻的。才发现对于读书的热情远…

    读书 2020年2月6日
    715
  • 红楼梦:王熙凤得了血山崩,一直宠爱她的贾母为何让她吃剩菜剩饭

    贾母对王熙凤一直很关照。因为王熙凤善解人意,贾母爱吃什么,王熙凤马上给弄来;贾母不开心,王熙凤就变戏法让贾母高兴;甚至贾母喜欢林黛玉做孙媳妇,王熙凤也替她操心。所以,贾母不仅当众表…

    读书 2020年2月6日
    872
  • 林语堂:情绪宣泄的最好方法

    很多人都认为哭是一件可耻的事情,尤其是男人们,他们甚至在最最伤心的时候,也宁可磨牙齿、握拳头、呕吐、晕倒,冒着生命的危险,千方百计地想尽方法,总不肯让眼泪轻弹。 其实人之所以异于禽…

    读书 2020年3月30日
    656
  • 孩子,你为什么要好好读书?“武汉疫情”给出了最好的答案

    成为钟南山那样的人,是读书的最极目的。 01 曾经,当我们还只是个孩子的时候问父母:“为什么要努力读书、好好学习?” “为了将来找份好工作,为了能过上富足的生活,为了……

    读书 2020年2月6日
    1.2K
  • 对一个人最好的报复

    插画来源 |《2020十点读书日历》 插画作者 | Lost7 「这是十点君第149次跟你说晚安」 特别喜欢《我的前半生》里的一句话: 最佳的报复不是仇恨, 而是打心底发出的冷淡,…

    读书 2020年2月5日
    1.1K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