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经典书籍读后感800字

【第1篇】

以青春之我,奏青春之歌

过往是一指流砂,苍老是一段年华,青春是一首赞歌,青春之时踏着对梦想憧憬的道路等待着美好时光的到来。时光飞逝间,最初的面貌被现实打破;白驹过隙间,匆匆的往事被铸成悲哀,而我依然还是在坚定我的梦想。待尘埃落定,青春必定会融入热血之中。这正是杨沫在《青春之歌》中,描绘的一个又一个鲜活、有个性的人物,书写的一个又一个令人回忆无穷的故事,描绘的一个又一个人们走上革命道路的光辉历程。

《青春之歌》是杨沫的代表作,是一部反映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学生运动的长篇小说。自日本侵华之后,一批批青年才俊开始寻找反击黑暗的封建社会、抗击外来侵略和探索拯救中国的道路,真实、生动地揭示了当时知识分子对国家命运和前途的担忧。杨沫在这本书中,用洋洋洒洒的文字,用扣人心弦的情节,用有血有肉的人物,书写了当时的人们,书写了当时的处境,书写了当时的社会。追求个性解放的林道静,坚贞不屈的卢嘉川,自私自利的徐永泽,视死如归的江华……都是本书中塑造的极为成功的人物。杨沫通过众多人物,衬托出林道静由最初的素静、沉郁的小资产阶级的知识分子变成有坚定革命意志的共产党员。全文的人物关系错综复杂,但是在杨沫的精巧构思下,一切都显得严谨有序,让人觉得这样的安排是合理的、无法变动的。这部小说,以女性为主人公,细腻地描写了以林道静为代表的人成长成为热情的革命者的过程。这本书无论是当时还是现在都值得我们一读,对我们的人生是极具启示性的。

 在这样一个过程中,我们看到了林道静的成长和进步,感受到在当时的背景下不同的应对方法和各自承担的责任。就拿林道静来说,她虽然出生于小资产阶级家庭,但她不愿意一辈子活在封建的束缚之中。正因为如此,她不断尝试摆脱这黑暗的社会。命运却偏偏喜欢开玩笑,让她遭遇了一连串的打击――自杀未遂、教书被逐、找不到工作……。尽管她知道前进的道路无比艰辛,但是她将这些挫折当作成功路上的垫脚石,从未放弃改变自己命运的想法。经历了这些的林道静,开始贴传单和标语,开始鼓励人们开展革命。这种积极进取、不怕输不服输的精神每时每刻值得被铭记,这种精神同样值得每个人学习。这也表现了“九・一八事变”到“一二・九运动”时期,当时的青年的觉醒和知识分子成长的必然性。这本书旨在启示人们,勇于否定过去,摒弃旧的自己,永不停息的追求进步,立下正确的志向。并通过这些,让生活更有意义和价值,不断激励自己做出切实的贡献。这也是这本书塑造林道静的意义所在。

  青春本是无价之宝,可有的人总是觉得时光不老可以任意挥霍。本应在这个时候意气风发、大展宏图,有人却选择买醉,有人选择逃避,有人选择自甘堕落……难道,青年人已经脆弱到这种地步了吗?这样的做法,如何对得起那一去不复返的青春!有人说,买醉是因为看不到出路,心中惆怅无法表达。可早在一千多年前,唐朝大诗人李白曾经说过:“抽刀断水水更流,借酒消愁愁更愁。”这样的做法又有何意义呢?不要把命运交给上天,我们要做的便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

 我们要像林道静一样,积极投入到祖国的建设,奏响青春之歌的每一个乐章,让青春之歌永远在每一个人心头萦绕。我们要让理想成为一盏明灯,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我们要让目标成为一个路标,指明我们前进的方向;我们要让自律成为一根准绳,树立我们行动的准则。

【第2篇】

 闪闪的红星,永远的传奇

 ――读《红星照耀中国》有感

2021年7月,在举国上下欢庆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日子里,我又一次捧起《红星照耀中国》,重读这本写于七十五年前却经久不衰的传奇之作。

《红星照耀中国》传奇在它的写作背景。1936年,作者埃德加・斯诺带着外界对苏区的种种疑问,越过一道又一道障碍,来到了“红色中国”。他是第一个来苏区采访的外国记者。这本纪实性作品包含了很多苏区领导人的自传和斯诺自己在苏区真实的所见所闻,正如周恩来对他说的,“你能够不抹杀真理和事实”。正因如此,斯诺的报告才真实可信。他没有为了功名利禄而迎合外界,刻意歪曲真相。毫无疑问,斯诺打破了当时社会对陕甘宁边区的新闻封锁,让西方人看到了在这片贫瘠的西北土地上,中国共产党人正在为争取人民民主独立而进行艰苦的奋斗,为了保存革命的火种而前仆后继。他们的使命感和不凡的远见是中华民族的希望之光。《红星照耀中国》改变了国际上对苏区的偏见,是纪实文学的经典之作。

《红星照耀中国》传奇还在它的内容。斯诺文笔细腻。他是重视细节描写的人,文章中写那些赫赫有名的大人物,就像是画一幅画,从各个角度看过去,横看成岭侧成峰,都是一个饱满的人。斯诺的文字犹如一只手,拉近了伟人和英雄离我们的距离,让他们的生命鲜活起来。除此之外,斯诺还描写了苏区生活的普通人,种地的,表演的,红小鬼,工人。他们都是普普通通的劳动者和战士,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群众基础。凭借着他们,中国共产党得以一路栉风沐雨,走过百年历程。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红星照耀中国》是新闻界的传奇,是纪实性作品的传奇。

合上书本,我脑海中久久挥之不去的问题有了答案。初中生学习中共党史的目的是什么?就是为了从百年党史中汲取奋斗力量,回顾来时道路,指明未来方向,从一个征程走向下一个征程。习说“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作为新一代青年,新的百年征程要靠我们去践行跋涉,这是属于我们的担当。我们要努力学习,不断奋斗,把国家建设得更加富强,让人民生活更加幸福。

曾经的红色革命如同红星照耀西北,照耀全中国,直至今日,这颗红星依旧照耀着我们,指引我们向着新的百年征程砥砺前行!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61560.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69届初中生》读后感500字

    有时,真的应该选择了。――题记 “文革”“文革”革的就是文化人的命。雯雯故事的主人公,经过10年的文革,也被折磨的不成样子了。 小时候,雯雯一班人很纯朴,大家伙儿玩来玩去。几年后,…

    读后感 2022年7月28日
    95
  • 《楚汉传奇》观后感800字

    自从秦始皇离别人世,天下大乱,无能的胡亥听从赵高的鬼主意,真是民不聊生,就在这个时代,上演了无数英雄豪杰的精彩故事。 赵高在秦朝末期斩杀了许多忠臣,最终嚣张的竟然将秦二世也杀害了,…

    读后感 2022年6月13日
    115
  • 小大人丁文涛读后感600字

    里我读了《淘气包马小跳之小大人丁文涛》,书里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是“成语大王” 丁文涛。   丁文涛的嘴皮子功夫利索,不过说到他的手上功夫,那可就差了。不管做什么事情都很慢。你如果问他…

    读后感 2022年7月10日
    84
  • 读《一条聪明的鱼》有感500字

    里,我读了许多有趣的书,其中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儿童绘本《一条聪明的鱼》。 故事的主人翁是一条多才多艺的小鱼。他聪明至极,不仅会唱歌、会跳舞、会绘画、会表演绝妙的戏剧,还会演奏美妙的音…

    读后感 2022年7月12日
    203
  • 《老人与海鸥》读后感300字

    今天,我们学习了《老人与海鸥》,学完后,我感悟颇深。 课文主要讲了:老人数十年如一日,在,老人尽管是风雨交加,还是要给海鸥送餐,与海鸥相伴。海鸥和老人已结下了“父女”般的,在老人去…

    读后感 2022年7月20日
    89
  • 内心深处的感动――――读《青铜葵花》有感

    我曾看过《感动》这本书,上面介绍了“曹文轩纯美小说系列”中所有的书,上面说,曹文轩本人最满意的作品就是《青铜葵花》,而最受读者喜爱的也是这本书,当我满怀好奇心看过一遍以后,我不得不…

    读后感 2022年8月9日
    66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