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兰河传读后感1000字初中

,我读了一本好书,书名叫《呼兰河传》,作者是被誉为“民国四大才女”之一的萧红。一代“洛神”,却在风华正茂之时,因病住院,又遇庸医,年仅三十一岁便怀着满腔的抱负与不甘最终病逝于香港。如同彗星般崛起却又骤然消逝。天妒英才,呜呼!哀哉!

《呼兰河传》是她在香港病逝前的最后一部著作,也是她流传最广的经典著作。这部作品以作者自身的童年回忆为线索,通过描写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东北小镇呼兰的风土人情,真实而又生动地再现了当地老百姓平凡、卑微、落后的生活现状和得过且过、平庸、愚昧的精神状态。全书共七章,虽说俨然一体,却又合自独立。每一章读完初觉乏味,细品之后却又发人深省。其中有三章最是令我印象深刻。

第三章作者叙说了自身的童年生活。我的童年生活是寂寞的。我家的是荒凉的。家里面只有祖父最关心我,我寸步不离他,他常教我读诗,带我到后游玩,我走不动的时候,祖父就抱着我。祖孙俩依相伴,有着无穷的快乐。再看看文章最后短短几百字的尾声中,可以看得出作者对于祖父的思念。虽不优美的童年生活但却难以忘却。

第五章写的是胡家养了个小童养媳―小团圆媳妇。由于她总是乐呵呵的,胡家总是想给他个下马威,无端打她,所以团圆媳妇生了一场病。于是胡家又是“跳大神”,又是“抽贴”,弄得好不热闹,邻居们却是起哄都说打得好。最终听了跳大神的话用开水洗澡没过几天还是死去了。几千年的封建迷信思想,相信鬼神葬送了十几岁的生命。

书中最后一章主要写了一个卖年糕的人―冯歪嘴子的经历。冯歪嘴的妻子在生完她的第二个孩子后去世了。然而街坊邻居却冷嘲热讽说他的妻子坏,说他完了。但冯歪嘴子并不放弃,喂养他的孩子。他看到大儿子已会拉驴饮水,小儿子也会拍手笑了,他就不再绝望。在儿子身上,他看到了活着的希望。在冯歪嘴身上我看到了坚强,不放弃的精神。

茅盾先生在读完《呼兰河传》后,表达了自身的感受:它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有讽刺,也有幽默。开始读时有轻松之感,然而越读下去心头就会一点一点沉重起来。可是,仍然有美,即使这美有点病态,也仍然不能不使你炫惑。精彩而又犀利的点评,一语中的。

作者萧红在医院弥留之际,在纸上写下“我将与蓝天碧水永处,留下那半部《红楼》给别人写了”。生活在新时代的我们是幸福的,我们不用经历战火,拥有和平安定的优越环境;我们不会置身于几千年传统下来的封建迷信,而是可以学习新知识,徜徉在科学的中。那半部《红楼》应是我们去续写。将北宋大儒张横渠的名言作为座右铭: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我们应争做时代的主角,为建设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而发光发亮。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61600.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最不像老师的你》读后感800字

    读《最不像的你》有感 在众多眼中,老师是凶狠的代表;在们的心里,老师更是控制他们的“罪人”,当然,我也不例外。老师给我凶狠的感觉一直持续到我读了一本名叫《最不像老师的你》,我才意识…

    读后感 2022年5月31日
    163
  • 王二小的故事读后感400字

    望着书中那个纤瘦男孩,他如磁铁般深吸引着我,即使我已经看过多遍心里却依然犯酸。 他叫王二小,在山坡放牛时不幸被日军抓获,日军让他带路去抓八路军,二小把日军带入八路军的埋伏圈,他自己…

    读后感 2022年8月7日
    77
  • 《侯大利刑侦笔记3》读后感1000字

    作者:木子辰龙 命运无常,谁能躲过命运的安排。侯大力一个纨绔但不算坏富二代,因为青梅竹马的女友杨帆的遇害,从此洗心革面,奋发图强,走上了一种与众不同,与父亲母亲想象的完全相反的道路…

    读后感 2023年2月4日
    56
  • 勇气——《神秘岛》读后感600字

    勇气——《神秘岛》读后感600字: 我比较喜欢冒险、生存的一些书籍,因为看完之后,心中就有一种十分向往冒险、生存的冲动。而《神秘岛》就十分适合我的胃口。 《神秘岛》讲述了在美国南北…

    读后感 2023年2月9日
    68
  • 《刑法总论》读后感400字

    《刑法总论》读后感400字! 重读刑法学行动以来,每天坚持读十面以上,一个多月后,一本较厚的教材,也就这么容易看完了。 引用一句网友评论,在张明楷大黄书的光辉下,如此好的教材都黯然…

    读后感 2023年2月11日
    46
  • 《愿望的实现》读后感300字

    《愿望的实现》读后感300字: 高尔基说过:“书籍是进步的阶梯”。 我轻轻的拿起书,悠闲地坐在那里,津津有味全神贯注地看了起来,书中讲的是:老苏巴的儿子小苏希是个非常顽皮的孩子,同…

    读后感 2023年2月12日
    22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