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读书,但是如果能不写读后感就更好了。”我们经常会听到孩子这样说。既然是被要求写的,孩子们不喜欢也很正常,然而一定要让孩子们意识到,写读后感是深入理解一本书的必经过程。如何才能让孩子放下心理包袱,爱上写读后感呢?
1.对照家人的生活写读后感——熟悉的人和事,写起来更容易
大部分的家庭故事都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故事主人公或其他人物很可能与我们的家人有相似之处。这个相似之处可能是人物的性格,也可能是事件或者人物外貌。大家可以尝试把故事中的人物与自己的家人作比较,找一找他们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或者想象一下你的家人变成了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不是就更容易理解书中的内容了呢?
2.给主人公写封信——交流想法时,读后感就写好了
像平时给父母或者朋友写信一样,把自己想说的话用写信的形式写下来就可以了。写信的时候可以先介绍一下自己,然后再把看书时产生的疑问提出来,也可以寻找自己和主人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进行比较。而且这封信既可以是写给书中主人公的,也可以是写给作者或者与故事有关的任何一个人的。通过写信交流想法就更容易理解书中的意思啦!
3.把想法画出来——思维地图帮你理解书的结构
思维的地图其实就是把我们的想法用地图的形式描绘出来。在读书的同时,从核心主题向外延伸,按照主题、副主题、详细内容的顺序逐步扩展到更加细致和详细的内容上。
4.改写时间或空间背景——给故事换个背景,就容易有自己的见解
把故事的主人公带到现实中,或者把我们写进故事里,都可以写出有趣的读后感来。
5.写一首满意的儿童诗——朗朗上口的句子,更容易记忆
诗集是收录了很多诗歌的温暖的小册子。带着节奏慢慢阅读里面的诗,挑选一首你喜欢的诗。可以认认真真地抄写一遍,也可以一边思考诗的内容,一边对内容做小小的改动。读这首诗的时候如果想起其他的诗,也可以把它写下来。
6.写一首满意的儿童诗
7.画出印象最深刻的场景
8.写一首自己的诗
9.观察故事的主人公
10.观察事件
11.写三行诗
12.介绍作者
13.比较人物性格
14.制作卡片(奖状)
15.记录印象深刻的场景和感受
16.续写故事
17.绘制四格漫画
18.写读书日记
19.运用知识写读后感
20.写一封充满真实感受的信
21.采访主人公
22.把自己想象成主人公
23.读完书出题考考别人
24.给故事中的人物起外号
25.介绍书(故事)
26.把故事线索和感受结合起来
如何不用绞尽脑汁地教孩子学写读后感,让孩子自己学会怎么写读后感,就看看这本《不会写读后感,就看这一本》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