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小素读后感作文300字

【第1篇】

隔离病毒 不隔离爱

――《我和小素》读后感

现在的疫情已经有所缓解,很多人已经摘下了口罩,心头上的那一片乌云也已经散去了。但是,当我阅读《我和小素》这本书时,仿佛有回到了那段令人铭记的日子。

《我和小素》这本书讲述了一个名叫杨若溪的女孩儿,在疫情的时候经历生死别离等一些特殊情感下,最终成长的故事。

杨若溪是一名武汉的初三学生,是一位工程师,是一位护士长。杨若溪相约和她的“闺蜜”周小素考同一所高中,梦想着将来一起从事绘画工作,到西藏一起去当流浪画家。而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这美好计划的一切,疼爱若曦的外婆因感染病毒而去世,小素一家也相继“中招”。在医护人员的全力救治与若曦的鼓励下,小素终于康复,若曦也获得了成长。

人类不是地球的霸主,在面前人类只不过是一只只小。“虽然我们生而平凡,但我们决不放弃”,正是靠这种“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我们扛过了这段危险的时期。

武汉疫情爆发时,社会各界驰援武汉,举国上下众志成城;大家也都宅在了家里,纷纷戴上了口罩;钟南山与各位白衣天使连夜驰援武汉,一份份请战书,一个个鲜红的手印烙进了我们的心里。

回过神来,我已经泪流满面。

【第2篇】

这个,我读了一本名叫《我和小素》的书,我觉得特别好看,而且让我受益匪浅,更是让我的心里充满了感动。

这本书主要讲述一名武汉的初三女生叫杨若溪,妈妈是护士长,爸爸是工程师。若溪和小素是最好的,他们相约考取同一所高中,将来要一起从事绘画工作。可是,突如起来的疫情改变了这一切,杨若溪的外婆、小素的父母因感染新冠病毒相继去世,就连小素也染上了病毒。后来,在若溪的鼓励和医生的帮助下,小素终于战胜了病毒,重获新生,若溪的妈妈也从抗疫一线平安归来,自己也在这场生死救援中获得了成长。

突如起来的疫情,不仅对小素和若溪是前所未有的考验,对我也是一次成长。那时,我们只能呆在家里,不能上学,爸妈也不能上班。电视里,我看到一个又一个像若溪妈妈们一样的医护人员,穿着厚厚的防护服,在帮病人检查身体。妈妈说医生也是普通人,也会生病,也有自己的家人,他们这么近距离的接触病人,有很大的被感染风险,他们真的很伟大!而我们作为普通人能做的就是不给国家添乱,响应国家号召,留在家里不出去,不聚会。

这本书告诉我们:学会了坚强,懂得体谅与换位思考,将会获得精神和心灵的飞速成长。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82840.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寻找鱼王》读后感450字

    在里,我读过许多好书,但我最喜欢的就是《寻找鱼王》这本书。 这是中国当代最重要的小说家之一――张炜写的。他1956年11月出生于山东省龙口市,原籍栖霞县。在1973年就开始小说和诗…

    读后感 2022年6月30日
    130
  • 《木棉流年》读后感400字

    期间, 我读了李秋沅的《木棉流年》这本书, 我被深深地触动了。小说以抗日为背景, 通过一个叫阿宁的小姑娘之眼,慢慢为我们揭开七十多年前的一段历史。小说以第一人称回忆了“我”以前漂泊…

    读后感 2022年6月18日
    139
  • 《三十六载海螺梦》读后感2000字

    《三十六载海螺梦》读后感2000字: 作为一名80后的海螺人,也不能算是初出茅庐了。十余年的海螺工作经历早已褪去了身上的学生气,迈着而立之年的步伐一步步走在人生的道路上,深一脚浅一…

    读后感 2023年2月16日
    50
  • 读《拦水车的母牛》有感400字

    “中国西北地区降水量很低,非常干旱,根本满足不了当地居民的用水问题。当地居民每日限水三斤。这三斤水供饮用、洗漱和喂养等。”读着这些朴实无华的文字,我心里不禁为大西北地区的人民感到遗…

    读后感 2022年6月26日
    130
  • 读《最后的姿势》有感600字

    2008年5月12日,是每个中国人都铭记的日子――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8级大地震。地震中法身了许多可悲可泣的事情,让我们刻骨铭心。谭千秋,一位平凡的有他那年仅51岁的宝贵生命诠释了爱…

    读后感 2022年7月14日
    84
  • 《动物庄园》读书笔记及感悟400字

    《动物庄园》读书笔记及感悟400字: 大约花了1.5小时就读完了这本小书。一本小书,一篇小文。 在读完资本论和共产主义宣言之后再看这本书,简直毛骨悚然,太可怕了。感觉苏联历史上的每…

    读后感 2023年2月16日
    28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