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应走进的《周末图书馆》

加里・施密特的这本书充满冒险与奇趣。书里的一切都让你身临其境。 

施密特描写了一个少年的生活:少年道格自从搬到了这个偏远的小镇,换了陌生的,生活中的一切总是不如意。接下来便是故事的高潮,道格因为赌气爬上了图书馆的台阶,平生进入到乏味市民才会去的图书馆,他便完全无法控制地被奥杜邦的《美洲鸟类》吸引了…… 

施密特在这本书里不仅在叙述故事,更是在用他柔软的笔触,描写一个个镜头,引导我们深入故事,与故事里的主人公一起思考。施密特以道格的名义在书中为捍卫完整而努力。 

施密特不仅语言生动有趣,在描写方面,也让人感觉近在眼前。比如这一段:“它独存于世,像是正从空中坠落到冰冷苍绿的,双翼和尾羽撑在身后,扭着头仿佛在努力翻身,但终究是徒劳。它圆圆的眼睛分外明亮,透露出惊恐的神情,椽微微张开,也许它是想在坠落水中之前再呼吸最后一丝空气。周围的天空黑黝黝的,厚重的空气,似乎无法进入。”看了这段话,你周身也仿佛变得压抑起来,猜猜这是描写什么的? 

一幅画。施密特把一幅画写活了。他带着我们看到画所要表达的。这使得道格寻找缺失的画这一举动变得更加理所当然,也明确了本书的主题:捍卫完整。因为每一幅画在他的笔下都是那么美,我们不忍心让它一张一张地缺失,最后分散各地,直至消失。所以我们和少年一样,为了捍卫完整,一定要把画找回来。 

在这本书里,道格捍卫的不仅是那本画集的完整,在寻找画的过程中,他也在捍卫着一切。因暴力残缺的家庭,因误解残缺的信任,因战争残缺的心灵…..虽然有些事实不可改变,但我们可以把残缺的找回来。完整的,便是美的。 

那本画集就像贯穿全书的钥匙,生活继续的途中,为了找回完整的画集,道格尽自己所能做的去交换。有些时候,因为这样的初衷,爱不仅让道格找回了画,更找回了生活原本应该拥有的东西。即便最后一张画找不到了,因为身边人的鼓励和爱,道格做了自己不敢想却渴望的事—画画。他每周六去图书馆学习绘画,于是,他画出来的那张画像最后一块拼图,拼上了,画集完整了,生活也完整了。 

这本书的故事从来就没有结束。我们的身边或多或少都会有残缺。如果你也被这本书感动,就和我一起,像道格那样,去捍卫我们生活中那些细微的完整吧。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97592.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1)

相关推荐

  • 论语读后感300字

    【第1篇】 《论语》是凝聚我们中国人智慧的一本书。的时候,就给我买了一本孔子的论著―《论语》,并语重心长的对我说:“《论语》是我们的良师益友,它可以教给我们很多的做人做事的道理。”…

    读后感 2022年7月30日
    70
  • 《狼王梦》读书推荐800字

    《狼王梦》读书推荐 《狼王梦》为我们讲述了一个怀揣梦想的伟大在追梦路上的感人故事,它就是母狼紫岚。紫岚在一次意外的变故中失去了亲爱的丈夫,只能独自在绝境中产下五只小狼崽。它是多么得…

    读后感 2022年7月7日
    118
  • 冬天的林中趣事,你知道吗——读《森林报·冬》有感

    这是一篇读后感600字作文,欢迎点评和分享~感谢你的阅读与支持! 在冬天赖床,似乎成为了一件习以为常的事。但你知道吗?一时的懒惰,会让我们错过许多趣事。快和我一起读《森林报&mid…

    读后感 2022年10月24日
    72
  • 《你的孤独,虽败犹荣》读后感400字

    【第1篇】 愿你比别人更不怕一个人独处,愿日后想起时你会被自己感动。 ――题记 这是一本散文集,有很多故事组在一起,还是先写写感受在做摘抄呗。 突然想起那天在图书馆,直接认定嘉伟会…

    读后感 2022年7月10日
    296
  • 《四世同堂》读后感800字

    花了几个星期,断断续续读完了《四世同堂》。老舍真是个北京人,把北平的人、事,甚至是一草一木都写出神韵来了。说看这书能激发出什么爱国热情是假的,我就是觉得做人要有做人的准则。 北平沦…

    读后感 2022年7月28日
    279
  • 《解读中国经济》读后感_800字

    《解读中国经济》读后感800字 1. 为什么欧美率先发生工业革命,而不是一直领先于世界的中国?这被称为李约瑟难题。林毅夫给出的答案是,前现代时期,技术变迁依赖于偶然,而中国自唐宋以…

    读后感 2022年9月2日
    326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