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场万里长梦,念一家相聚相失 ――读《我们仨》有感

“一个寻寻觅觅的万里长梦,一个单纯温馨的学者家庭,相守相助,相聚相失……” 

这正是对《我们仨》一书的概括,也是对杨绛一家的真实写照。杨绛在写作时将书分成了三个部分,前两个部分讲述了一个真切而又虚幻的万里长梦。在梦中,杨绛老人感受了与家人之间的喜怒哀乐。第一个梦中杨绛老人说:“我们俩老了”第二个梦中又说:“我们仨失散了”。 而第三部分则讲述了一家三人从相聚到相散的一生,最后只剩“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这样的一生也让杨绛老人明白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东西――亲情。 

“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杨绛老人简单纯朴的语言里,透露出一股不简单的情感。对钟书、阿圆的深切怀念,对过去平凡而坎坷的生活的缅怀,以及她自己心中的那份深深的伤痛!原本幸福和睦的一家,到头来只剩下一个老人来怀念亲人。这样的伤痛杨绛也只能用手中的笔来抒发了吧! 

杨绛生命中最重要的俩个人也是她最怀念的俩个人,一个是陪她经历了战争、喜悦、成功和痛苦的钱钟书。在经历了生死离别之后的感情或许会异常坚定,两个老人互相照顾,互相容忍。而在钱先生去世之后,这一份打击对杨绛来说又是多么沉重,从她书中平实的语言中能体会到的情感却不在平淡! 

而另一个人就是她的女儿,钱瑗。杨绛和丈夫都十分喜爱他们的女儿。女儿让杨绛一直都牵肠挂肚,无时无刻不为女儿担心。女儿对杨绛老人的关心也是无微不至。然而,白发人送黑发人,一个自己的孩子被无法医治的疾病带走生命,会有多难过。给了一个人生命,到头来却只能看着她在自己面前离去而无法阻止,这样的痛几个人能承受! 

杨绛之所以要写这些,就是要在怀念亲人、抒发内心困苦的同时也要让读者明白家庭和亲人的重要性。我不禁思考,如今的社会亲人之间的关系为何会慢慢变淡?答案有很多。很多人为了自己想要的而宁愿狠心的抛弃一份亲情,抛弃一个亲人,这样的人或许永远无法体会杨绛老人的情感吧! 

在本应全家人团圆的佳节中,很多人选择自己的生活,却不愿意和父母团圆;在本应和睦的饭桌上,更多人选择自己玩手机,而不是与父母多谈谈心。 

杨绛老人在书中写到“人间不会有小说或童话故事那样的结局‘从此,他们永远快快活活地一起过日子’。”是啊,人生又怎么会像童话一样呢?人生的结尾未必就一定是幸福的吧! 

“一九九七年早春,阿圆去世。一九九八年岁末,钟书去世。”文章结尾悲伤,让人也不由得心中一阵难过。语言平淡,但是杨绛老人对家人的爱却是真切的啊! 

“世间好物不坚牢,琉璃易碎彩云散。”美好的事物总是很短暂的,但我们要珍惜现有的亲情,这样,人生才能更美好!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97605.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驯龙记观后感800字

    【第1篇】 虽说这是一部动画片,但他真挚的情感还 是引起了我在思想上与它的共鸣。 首先,影片中所刻画的主人公小嗝嗝是一个看似瘦弱却很强大的孩子,身为世世代代与龙族做斗争的维京族的王…

    读后感 2022年7月17日
    77
  • 读《奶奶来了》有感500字

    去年,从江苏老家来到了我家,刚好买了一本叫《来了》的绘本给我,于是就仔仔细细地看了好几遍。今年,我又把这本书从书柜中找了出来,从头到尾认真地看了一遍。这本书的作者以自己家庭为背景创…

    读后感 2022年7月11日
    349
  • 《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读书笔记600字

    《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读书笔记600字! 翻开《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的扉页,映入我眼帘的是一段话: “借书给别人,被别人夸奖为‘大方’,倒是头一回。书,本来就流转,才能发挥它的…

    读后感 2023年2月16日
    39
  • 读曹文轩的《学会感动》有感

    “李程程同志,你又开始种饭了!”“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赶快帮说下面的话,“我都烂熟于心了!”“那又有什么用呢?饭粒照旧种,一点也没有体会到烈日炎炎下…

    读后感 2022年5月29日
    346
  • 《话说长江》观后感300字

    ,一条流淌着5000年文明历史的河,气势磅礴的江水涛涛向东流。孕育了人类社会发展的集中点,从源头到壮观的如海口,饱览了长江的整个风貌,全片共25回,分别介绍大小河流、 湖…

    读后感 2022年7月20日
    312
  • 《从量子到宇宙:颠覆人类认知的科学之旅》读后感_1200字

    《从量子到宇宙:颠覆人类认知的科学之旅》读后感1200字 终于看完了,整个阅读过程真是喜恶参半,让人又爱又恨,或者说痛并快乐着,从量子到宇宙,从微观到宏观,全程脑洞全开,一边想象一…

    读后感 2022年9月7日
    28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