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判》读后感1000字

嘘的一声,世界就这样毁灭了

约瑟夫・K是一家银行代理,三十岁生日那天突然被捕,“像一条狗一样”。K自恃无罪,极力加以证明,然而一切努力均属徒劳,没有任何人能证明他无罪,整个社会如同一张无形的法网笼罩着他。在他三十一岁生日前夕,K被法院派来的两个差役押至人迹罕至的采石场屠杀。

这就是卡夫卡代表作《审判》的大概内容。晦涩,荒诞,无趣,至少读到前2/3处,卡夫卡的高明并未得到显现,展现在我面前的不过是一本情节拖沓的小说。直到最后,K莫名被杀,才引起我静静地深思。为什么卡夫卡要写这样的书?或许他并不想让读者去钻研K从被捕到刺杀这一过程中的逻辑性,而是使用了一种很“卡夫卡”风格的手法,用笔下夸张扭曲的世界来表现自己另外的意图。

弗兰茨・卡夫卡是世界上公认的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先驱。在生前他孤独又痛苦,与外界多重隔绝,切身体会到了社会中许多不堪入目的阴暗面。卡夫卡将毕生心血用在文学上,去世后作品才得到认同,引起轰动。他的作品总是弥漫着一种压抑、个人式的、忧郁的、孤独的情绪,用象征性的手法来揭示了荒诞的非理性色彩。一斑可窥全豹,我庆幸自己用耐心读完了《审判》,稍稍感悟到与卡夫卡的共鸣。

我们都是约瑟夫K

约瑟夫K是个孤独无助的普通人,在生活中有着无法逃避的恐惧。在卡夫卡心中,他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写照,表面上看起来坚强无比,但实际上也有一些软弱。在被捕之后,K极力想要证明自己的清白,他不仅有这样的意识,而且还付诸行动来反抗,为法院的审判做充分准备。但在一些细节上,他又显现出面对司法的恐惧和慌张。当最后两个官员来押送K时,他明白即使反抗也无济于事,于是顺从地屈服在了社会强权之下。可见K在对待被捕这件事情上,作出了极力反抗,但由于发自内心的恐惧和不安,他最终放弃,静默的走向了服从。这跟我们倒也很相似,面对压力强权我们往往会第一时间进行抗争,把自己看作是声张正义的一方,但随着压迫的逐渐逼近,很多人明白反抗可能会伤的更重,从而做出“聪明”的选择。

有时候反抗与妥协在一个人的灵魂中共存,但就是因为后者,一点点微不足道的懦弱,才使我们的反抗变得徒劳无功,于是阴霾越逼越紧,我们被压得透不过气。

我们都生活在“法庭”之下

《审判》表面上讲述了K与法院的一些纠葛,但实际上披露了作者不满于西方现实国家机器的残忍、腐朽。面对腐朽,人们无法做到百分百的排斥。在主人公K来到法庭的审讯室的时候,突然表现出极大的身体不适,但工作人员却像见多了似的表示这不会有事,显然他们已经习惯了。卡夫卡在这里也同样运用了象征的手法,审讯室里令人不适的污秽气息就像是在官场上常见的贪污、腐败、欺诈等等不良现象,普通人初次感受自然难以接受。当接触的次数越来越频繁,人们不仅习惯了这样的“气味”,而且还成为它的执行者,甘愿堕落融入到腐朽行为的行列里去。可见人们具有强烈的适应性,这种特性也成为国家机器利用的弱点,以此来发展壮大腐败的力量,达到一种可怕的、摧残人心的状态。

正是因为人性的脆弱,有太多的漏洞,才让外界压迫势力能够如鱼得水的进行。人们对这种刺激习以为常,甚至觉得那才是正确的,颠倒是非黑白,对那些不利于自身的东西深信不疑,成为可怜的傀儡,残酷的国家机器又一次顺利的培养了大批的奴隶。在那个年代,除了卡夫卡,又有谁是清醒的?

K和他控诉的法庭,最终湮灭于历史长河之中,但是卡夫卡抨击现实的最强音却从未减弱。或许我们都要庆幸,曾有这样一位智者,为千千万在强权制度面前弯下脊梁的普通人,发出这样理智的呐喊。

世界就这样毁灭了,世界就这样毁灭了,不是轰的一声巨响,而是嘘的一声。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201396.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我心中的好书

    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的,阅读一本好书可以增长知识,开阔眼界,助人成长。 我心中的好书是一本《让孩子着迷的77*2个经典科学游戏》.书中介绍了154个经典科学游戏,不…

    读后感 2022年6月14日
    575
  • 《生命的教育》观后感300字

    【第1篇】 今天,我们班去多媒体教室看一部很精彩的短片。讲的是一个没双手的女孩,她很勇敢,很坚强的面对生活,她的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深深的感动了我。 我们来到多媒体教室,波波是个义工…

    读后感 2022年7月27日
    84
  • 《童年 在人间 我的大学》读后感600字

    我读过的书籍中,最让人回味无穷,最有感而发的莫过于高尔基的《童年 在人间 我的大学》了。  读完了这本书的第一部分《童年》,我不禁泪流满面,读完了《在人间》这部分,我又为…

    读后感 2022年6月30日
    85
  • 读曹文轩的《弓》有感

    闪着亮光的“黑豆儿” ――读曹文轩的《弓》有感  在这个里,我反复诵读了由北京大学教授曹文轩所著的文学作品,《少年王》这本书。书中主要讲述了五个故事,其中《弓》这个故事深…

    读后感 2022年6月12日
    152
  • 《会飞的教室》读后感赏析600字

    《会飞的教室》读后感赏析600字: 暑假期间我读了《会飞的教室》一书,作者是德国著名的小说家、诗人、剧作家、新闻记者、儿童文学作家:艾里克·科斯特纳,他生于1899年,距今已经有1…

    读后感 2023年2月13日
    20
  • 读《我是一个海盗》有感300字

    我们要笑对生活。这是我读《我是一个海盗》之后的感触。 史密斯太太在一次车祸中失去了一条腿,这成为她的心理障碍。一天她去医院的时候看见了一个眼睛有问题的男孩,便问那个男孩眼睛怎么了,…

    读后感 2022年6月18日
    126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