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尔基《童年》读后感600字初中

窒息的天地

――读《童年》有感

这里没有一点家庭的温暖,这里以有的只是弱肉强食,尔虞我诈,为争夺财产而争夺打架。是这个小市民家庭司空见惯的事,这就是那个苦难的童年。

也许你会对阿廖沙感到同情,也许你会无比憎恶凶狠的外祖父和舅舅们,他们是封建主义的践行者,但同时也是受害者,外祖父曾对阿廖沙说起他早年当纤夫时的非人生活:“我挨的那个打啊,你连左门都没有梦见过,我给人家欺辱成这样子,大约上帝看了也会掉泪!”

听了这些话,也许会对外祖父产生一丝怜悯。是的,他就是这样一个既可悲又可恨的人,以免受着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压迫,一面又去欺侮别人,这样的人性的畸形是有整个社会塑造的。社会犹如一个熔炉,它会定形每个人的性情,一个恐怖不安的社会必然会产生一批暴躁凶残的人;而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必然涌现出一批批英雄。

这不禁让我想到,我们身边的种种“最美”。他们是一个时代一个社会的产物。

正是因为张丽莉深谙风险是这个社会的主旋律,她才在危机时刻,扑向孩子,用自己的身躯为学生营造起一个保护港;正是因为吴斌牢记责任是这个社会高扬的旗帜,他才在生命最后的76秒里,坚持有序地把车停下来,以美到极致的动作完成了一次由死亡到平安的摆渡;正是因为孟佩杰明白孝是这个社会高唱的歌,她才十几年如一日,不辞辛苦的挑起了照顾养母的重担。他们都来自这个和谐的社会,都用着最美的面庞。

高尔基笔下的《童年》仿佛是一方窒息的天地,闭上眼睛,浮现在脑海的是矮矮的木屋,几乎没有光线,脏乱的屋子里不时传来刺耳的争吵声、踢打声。而这个美好的社会如一片一望无垠的天空,蔚蓝的幕布,多姿的云朵,那么协调,令人心旷神怡。

社会就是一块土地,每个人都始终在社会大地里的种子,一块布满垃圾、脏乱恶臭的土地难以长出饱满的果实;而一块肥沃滋润的土地中可以长出鲜明、健康、富有创造性的东西――人民的品质,人民的智慧与创造精神。

感受着那片窒息的天地,品读着那段苦难的童年,亲生经历着这个美好的时代,我只想大喊:“生活在这时代,真好!我爱这时代!”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201501.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庄子》读后感2000字

    庄子(约前369-前286)。庄氏,名周,宋国蒙(今安徽蒙城县)人。做过蒙地方的漆园吏。庄子是我国先秦(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是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与道家始祖…

    读后感 2023年2月11日
    19
  • 《于丹字解人生》读后感800字

    最近读了一本书,很是能激起我的兴趣,像是喧嚣中偶有的宁静,带我穿越回了大唐,但那感觉似有似无,我只知道它是我手中一丝永存不熄的余温。 那本书的名字叫做《于丹字解人生》,从字面上就可…

    读后感 2022年7月27日
    79
  • 黄河大合唱听后感600字

    【第1篇】 在近期的音乐课上,我们听了《大合唱》,观看后使我回味无穷,深有感触。 合唱的一开始便如同千万民众在怒吼,表达了中国人民对黄河崇高的敬意,也表达出了黄河的雄伟磅礴。后面也…

    读后感 2022年7月16日
    148
  • 《培养男子汉的故事》读后感300字

     这个,我读了《培养男子汉的故事》这本书,其中,最吸引我的是《宽容崇高的品质》一文。 里面讲胡佛是一位著名的试飞员,一天,他在圣地亚哥航空展览中完成了表演任务后,在返回地…

    读后感 2022年6月4日
    215
  • 《彼岸,彼岸》读后感800字

    “你不存在了,但生活还在!”不知为何,这句话在我放下书本后一直挥之不去。“死亡”这个词语,令人毛骨悚然,人们害怕死亡,害怕躺下后再也起不来,害怕自己离开这个世界后无法照顾自己最亲爱…

    读后感 2022年8月4日
    99
  • 守株待兔读后感450字

    守株待兔这个小故事,主要写了农夫和之间的一段幽默。 故事发生在宋国:有个农夫种着几亩地,他的地头上有一个树。一天他在地里干活,忽然看见一只兔子箭一般地飞奔过来,猛的撞在那个上,一下…

    读后感 2022年6月11日
    133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