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600字初中

 读《亲爱的安德烈》有感

 记得拜读龙应台的作品是在初一,一篇感人至深的《目送》将我领入了她的世界。

 龙应台出生于台湾高雄,是一位知识渊博,视野开阔的作家。1986年出版《野火集》,抨击国民党的黑暗统治,轰动台湾。当月再版二十四次,对台湾社会产生巨大影响。1999年,任首任台北市文化局局长。2003年以来,她先后任香港城市大学、香港大学访问教授。《南方人物周刊》“中国五十位最具影响力公共知识分子之一。

 龙应台的儿子安德烈,1985年12月生于台湾。八个月大移居瑞士及德国,儿子十五岁即走遍大半个地球,对许多问题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相差三十年的两代人,母子俩同时也代表两个不同的国家,中间横着东西方文化。等龙应台回到安安身边的时候,却发现那个小男孩已长大成人,并开始冷淡甚至排斥地看着自己的。于是龙应台决定重新认识这个大男孩。母子俩开始了长达三年的书信沟通,并记录于书。结果呢,也正像书中所说的,重新认识了自己的儿子,也是重新认识了人生中第一个十八岁的人――安德烈。

 这本书给了我太多的触动。往小里说,我感觉到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代沟难以消除,但不是不能消除。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交流,不能只停留在那些不痛不痒的嘘寒问暖:吃了吗――嗯。功课做了吗――嗯。没和吵架吧――没。不缺钱用吧――嗯。三年,真的不短。更多的是交心的谈论,让彼此了解对方才是解决代沟的最好方法。我学会了怎样在青春期中与父母交流,怎样维系和父母的关系。孩子要更加体谅父母,而父母也要学着研究,解读孩子的心。

 另外让我触动的是两代人人生观、世界观的差距,当然也是两国文化的差异。它包含的内容可谓千万。从严肃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到微不足道的生活常规细节,诠释着亲情,又透着浓烈的教育味道。只是在文章中母子俩都站在一种欧洲人的视角看待一切。当然龙应台更台式一些。不过她一直强调自己是世界公民。

 这样一本书让迷惘中的我迅速清醒过来,让站在人生十字路口的我重新找到了方向。书中的儿子有三分玩世不恭,二分黑色幽默和五分认真。语气和态度最接近现在的我们。而母亲则有八分认真,二分的知性怀疑。对儿子的变化研究认真。三年的书信打破了东西方文化之墙,也打破了母子之间名叫代沟的墙。龙应台“认识了人生中第一个十八岁的人”,而安德烈“也第一次认识了自己的母亲”。

 而我呢,也重新认识了自己。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201564.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骆驼祥子》读书心得800字

    伞 ――《骆驼祥子》读后感 在旧时代的老北京,有这样的一群人:他们每天风里来,雨里去,烈日炎炎下还要为了生计东奔西跑,就算是在腊月里,也常常汗流浃背 。他们壮实的背影就像是一把伞,…

    读后感 2022年7月19日
    94
  • 围城读后感800字左右初中

    《围城》读后感800字左右初中范文: 四月中旬,五院举办了“共读好书·同沐书香”活动,我参与之后,有幸获得阅读《围城》的机会。最早知道《围城》这本书,是因为初中语文课本上有其节选的…

    读后感 2023年2月12日
    58
  • 《Selected Stories by O.Henry(欧·亨利短篇小说选)(英文版)》读后感_400字

    《Selected Stories by O.Henry(欧·亨利短篇小说选)(英文版)》读后感400字 O Henry中文选哪本对照? ①红色 2015 9.99¥ 简约 ②蓝色…

    读后感 2022年9月5日
    83
  • 傅雷家书读后感心得体会800字

    傅雷家书读后感心得体会800字: 在如今互联网发达的时代,那一封封白纸黑字的信封又该将何去何从? 初翻开《傅雷家书》,就被它别具一格的文体所吸引住。这是一本由一封封溢满父爱,母爱的…

    读后感 2023年2月14日
    18
  • 《男孩故事》读后感400字

    读《男孩故事》有感 暑假里,带我去合肥新华书店看书,让我自己选了好几本故事书。那几本故事书我都很喜欢看,可是,我最喜欢看的故事书是《男孩故事》这本书。 在《男孩故事》里,有一个小故…

    读后感 2022年5月30日
    209
  • 网络妈妈观后感400字

    【第1篇】 09年的7月24日,一妈一妈一带我去看了一部电一影,名字叫《网络一妈一妈一》。这部电一影的剧情令我非常感动。 《网络一妈一妈一》中的一个中学生名叫何佳,她迷上了网络游戏…

    读后感 2022年7月17日
    106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