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读《三国演义》有感

《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是罗贯中“尊刘贬曹”观念下所构造出的脱离人物原型的角色。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神机妙算,用兵如神,被人们所尊崇。但是人们粗略地看一眼正史,就可以说:罗贯中将诸葛亮包装了一遍。

我读《三国演义》,见到“陨大星汉丞相归天”时,便觉沉痛万分,尽管我早已千遍万遍地知道他总还是要死的。我的心情和姜维一般,“哭拜而受”,泪水打在书上,至今留下痕迹。如此一个良将去世,为何不被感动?读到《诫子书》,我体会到他对孩子的谆谆教诲。

但是我读到《后出师表》,觉得这时的诸葛亮才是我心目中真正的诸葛亮,才是现实中真正的诸葛亮。赵与时说:“读诸葛孔明《出师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忠。”我却不再流泪,固然有悲痛凄惨之感,更多的是敬佩。

诸葛亮从先帝刘备去世说起,讲到“开张圣听”“内外同法”“亲信贤臣”,是一位长辈前辈在给刘禅以训导,又是一位忠诚的手下向皇帝上书奏诉。然后介绍自己的身世,“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诸葛亮本是一个平民,只想凑合地活着,万卷经书心中过,他一定是胸怀大志,怎么自甘于山林之中呢?“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也应是在情理之中。“庶竭驽钝,攘(rǎng)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到头来,诸葛亮的所有一切都要归于一个 “忠”字。正是这个“忠”,使他终日为蜀效劳。夺得大片江山,也正是这个“忠”,让后来的人们为之所动。陆游有“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和“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文天祥有“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那些文人墨客,在表达自己的忠诚时,提到了诸葛亮,可以说,这是人们对诸葛亮尊崇的最好体现。“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云”,是全篇的尾声,最让我感到的一句话。有时候复杂的心情无法用语言文字表达,但是时隔千年,这质朴的文字却依旧饱含着诸葛亮对刘禅的忠,对先帝刘备的忠,对蜀国的忠,这些“忠”依旧屹立在我的心中。

现在看来,诸葛亮还是完全被捏出的一个人物吗?他六出祁山,北伐中原,定计空城,死诸葛吓走生仲达;造诸葛连弩,创木牛流马;文学、书法、绘画、音乐皆通。《三国演义》不仅将他夸大,同时也还将他缩小了。但是,唯一不变的是“忠”,这是对诸葛亮一生的评价。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201720.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叶落归根,便是真

    原来,原来世间的一切都可以伤人,改变可以伤人,所有的一切都要怪那颗固执地怎样也不可以忘记的心。 有多少人曾背井离乡,颠沛流离,也许内心有太多的不情愿,但终究是迫不得已。也许身处异乡…

    读后感 2022年7月18日
    94
  • 读《镜子》有感300字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人人都会照镜子。人们通过镜子梳理头发,整理衣冠。青春期的女生爱打扮,她们通过照镜子发现自己的脸上冒出了痘痘;中年妇女偶尔照一下镜子发现自己添了几条皱纹;老年妇…

    读后感 2022年7月3日
    210
  • 读《飞在教室上空的米妮》有感300字

    这是一篇很令人感动的文章。文中的主人公米小妮从最开始的羞涩到后来的大方优雅,这么惊人的变化是谁帮助了她呢?是她的们。当时,是班长为米小妮的家境贫困而把演唱比赛的服装换成了校服。从此…

    读后感 2022年7月20日
    74
  • 大熊先生的幸福之花读后感350字

    《大熊先生的幸福之花》读后感 今年,陈让我们多读课外书,我读了《大熊先生的幸福之花》,其中有一个故事叫“鸭的幸福小溪”。 这个故事说的是鸭妈妈有七只小,它们都有各自的缺点:第一只太…

    读后感 2022年7月9日
    126
  • 五好小公民读后感

    这是一篇读后感500字作文,欢迎点评和分享~感谢你的阅读与支持! 读了《五好小公民》这本书之后,我深深地体会到“爱”的感觉,让我的内心被爱所点燃,让我的心灵…

    读后感 2022年10月23日
    52
  • 读《曾国藩传》有感2000字

    读《曾国藩传》有感2000字: 一开始我对于曾国藩这个人并没有什么太深刻的印象,因为在徐老师学过的历史书中,虽然肯定了他在洋务运动中的贡献,但是除此之外对他的评价多半都是负面的,维…

    读后感 2023年2月12日
    19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