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读《三国演义》有感

《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是罗贯中“尊刘贬曹”观念下所构造出的脱离人物原型的角色。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神机妙算,用兵如神,被人们所尊崇。但是人们粗略地看一眼正史,就可以说:罗贯中将诸葛亮包装了一遍。

我读《三国演义》,见到“陨大星汉丞相归天”时,便觉沉痛万分,尽管我早已千遍万遍地知道他总还是要死的。我的心情和姜维一般,“哭拜而受”,泪水打在书上,至今留下痕迹。如此一个良将去世,为何不被感动?读到《诫子书》,我体会到他对孩子的谆谆教诲。

但是我读到《后出师表》,觉得这时的诸葛亮才是我心目中真正的诸葛亮,才是现实中真正的诸葛亮。赵与时说:“读诸葛孔明《出师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忠。”我却不再流泪,固然有悲痛凄惨之感,更多的是敬佩。

诸葛亮从先帝刘备去世说起,讲到“开张圣听”“内外同法”“亲信贤臣”,是一位长辈前辈在给刘禅以训导,又是一位忠诚的手下向皇帝上书奏诉。然后介绍自己的身世,“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诸葛亮本是一个平民,只想凑合地活着,万卷经书心中过,他一定是胸怀大志,怎么自甘于山林之中呢?“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也应是在情理之中。“庶竭驽钝,攘(rǎng)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到头来,诸葛亮的所有一切都要归于一个 “忠”字。正是这个“忠”,使他终日为蜀效劳。夺得大片江山,也正是这个“忠”,让后来的人们为之所动。陆游有“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和“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文天祥有“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那些文人墨客,在表达自己的忠诚时,提到了诸葛亮,可以说,这是人们对诸葛亮尊崇的最好体现。“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云”,是全篇的尾声,最让我感到的一句话。有时候复杂的心情无法用语言文字表达,但是时隔千年,这质朴的文字却依旧饱含着诸葛亮对刘禅的忠,对先帝刘备的忠,对蜀国的忠,这些“忠”依旧屹立在我的心中。

现在看来,诸葛亮还是完全被捏出的一个人物吗?他六出祁山,北伐中原,定计空城,死诸葛吓走生仲达;造诸葛连弩,创木牛流马;文学、书法、绘画、音乐皆通。《三国演义》不仅将他夸大,同时也还将他缩小了。但是,唯一不变的是“忠”,这是对诸葛亮一生的评价。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201720.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堂吉诃德》读书笔记1500字

    我在阅读《堂吉诃德》时,不禁想到了拉美文学,拉美文学的横空出世,其结构炫目,我认为和《堂吉诃德》有一定的关系。故而本分析也是我从西语文学源头上理解拉美文学的一个尝试。需要说明的是,…

    读后感 2023年2月16日
    28
  • 雷锋的故事读书感受400字

    【第1篇】 《的故事》读后感 暑期我读了一本令我难忘的书,叫《雷锋的故事》。雷锋这个名字大街小巷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雷锋叔叔无私奉献,乐于助人,积极上进,吃苦耐劳的品格在我脑海里留…

    读后感 2022年7月9日
    110
  • 《商战》读后感_3500字

    《商战》读后感3500字 不是所有的方式都适合你,你需要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那种。 定位理论系列出了很多书,让我觉得很有意思,因为上一本我看的是《人生定位,特劳特教你营销自己》,书中借…

    读后感 2022年9月14日
    240
  • 理想与现实——《骆驼祥子》读后感1200字

    理想与现实——《骆驼祥子》读后感1200字 读完《骆驼祥子》后,我掩卷沉思,祥子这样一个正直、善良、上进、勤劳、有理想的好青年怎么后来堕落成人见人怕行尸走肉的人呢。开篇几章,祥子鲜…

    读后感 2023年2月7日
    38
  • 《逃避自由》读后感800字

    这本书出版于 1941 年,正是纳粹德国发起对外侵略的第三年。 弗洛姆发现,纳粹得以统治德国的原因,正源于我们对于自由的“逃避”。他一针见血地指出,很多人所追求的个人自由,只不过是…

    读后感 2022年7月28日
    280
  • 《母子鸟》读后感300字

    里,我读了一本书――《母子鸟》。这本书讲的是,在地球最北端的格林兰岛上有一种鸟,假如你逮住了母鸟,用不了多少时候,她的孩子一定会千方百计地飞回来寻找它们的――无论你把母鸟藏到哪里,…

    读后感 2022年6月30日
    182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