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难是一笔财富

《草房子》读后感

“呼――”清晨我早早的起了床,刚坐起来我便打了个哈欠,拉开窗帘,太阳公公早已开始了工作,我抬起头看向太阳,哇!今天的太阳也太好了吧!多么令人神清气爽的一个季节啊,阳光照射在我的课桌前,突然我猛地想起了昨晚的那些精彩剧情――

杜小康失学了,只能和一同出去赶。杜小康被许多茫然的事情与问题所困惑,“还要走多远?前方究竟是什么样子?”前方是未知的。这未知的东西似乎更能撩逗一个少年的心思,少年盘腿坐在船头上,望着一片白茫茫的水。这四周只是草滩和洼地,已无一户人家。杜小康望向那湛蓝的天空,天空如此的空旷,偶然间几只大雁飞过,给那寂寥无边的天空,有添了几许雁鸣……但又似乎很和谐。开始从河的东头升向空,在夜幕下,鸭们十分乖巧,在水中噗嗤 噗嗤,样子着实好玩。这忙碌的一天渐渐让杜小康有了倦意。几天后,他们终于到达了目的地,这一次他们看见了真正的芦荡,这是少年从未曾见过的景象。一眼望去,看到芦苇如绿色的浪潮直涌到天边时,水边的芦叶飞着无数数的萤火虫,他们成千上万只地聚集在一起,居然能把水面照亮。但这一切无论如何也不能完全驱除少年的恐慌。从此他们将以这里为家……

“我想回家……”看到这里。我柔软的心被杜小康的事迹触动了。一个少年因为种种原因被退学。我想到了一句话:“没伞的孩子必须努力奔跑。努力到感动自己拼搏到身无余力”其实后天的努力也可以成就未来美好的人生,一个人的态度决定它的高度。

想到这,我不禁心头一紧,生命里最重要的是要有个远大的目标,并借助才能与坚毅来完成它。虽然生活的艰难和精神的孤独在时刻压迫着我们。但是我们要知道:“没有压力的生活就会空虚,没有压力的青春就会枯萎,没有压力的生命就会黯淡……”

在十四岁的杜小康身上,我读懂了“承担”。在一次次不幸的磨难中,在家里最困难的时候,他学会了承担,主动担起家庭的重担。与同龄的孩子相比,他早早地成长为家里的一根顶梁柱。谁能说,磨难不是另外一种人生的财富呢?

我们现在的生活条件很好,不必经受这样那样的磨难。对我们来说,“承担”这个词的内涵也就有了改变。我们能够“承担”的就是完成做为学生的职责,努力学习科学知识;尽可能多地帮做些家务活,让他们不为我们操劳;当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时,我们要学会承担,积极面对困难,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一步步成长。

最近,我发现妈妈头上的白发又增加了很多。我知道到了九年级就要面对中考的煎熬,妈妈和我一样有压力。妈妈为了我的学习,在附近租了一间房子,开始了陪读的生活。妈妈,您别担心,我会认真努力地去学习的!该我承担的,我一定能做好!您就放手让我帮您多承担一些家务,让您得到充分的休息,少长一些白发,让我的老妈永远年轻!

放手让我承担,是爸爸妈妈爱我另一种方式,能让我更快地成长,能让我走得更远。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201731.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有感500字

    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有感500字: 利用寒假的时间,我读了一本书——《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的海伦·凯勒,她被誉为“人类意志力的伟大偶像”,马克·吐温也曾说过:十九世…

    读后感 2023年2月8日
    32
  • 我变成了巨人——《装在口袋里的爸爸》读后感600字

    我变成了巨人——《装在口袋里的爸爸》读后感600字: 这周,作家杨鹏来我们学校啦!早就听说杨鹏写的很多科幻小说很有名,比如:《装在口袋里的爸爸》、《校园三剑客》、《我变成了恐龙》&…

    读后感 2023年2月9日
    33
  • 《我和我的祖国》观后感800字

    【第1篇】 著名诗人艾青曾在《我爱这土地》里写到:“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此前我对这句诗的理解并不深刻,直到今天观看了电影《我和我的祖国》,才真正有了一…

    读后感 2022年7月13日
    156
  • 《尼罗河上的惨案》主要内容简介及读后感1000字

    《尼罗河上的惨案》主要内容简介及读后感1000字: 主要内容: 琳内特·里奇卫——大名鼎鼎的全英国最富有的女人——似乎很不公平地拥有了一切:过人的美貌、聪明的头脑、还有继承来的巨额…

    读后感 2023年2月9日
    40
  • 《刘胡兰的故事》读后感400字

    一个个革命烈士,其实仿佛是一颗颗雨花石,静静地、深深地躺在泥土之中,铺成一条五彩的路,让人们去迎接黎明、迎接欢乐。而在其中,有那么一颗如此不平凡的雨花石。虽然她小小的,不起眼,但是…

    读后感 2022年7月25日
    88
  •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3篇精选

      我推荐朋友读读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的着作《红星照耀中国》。家里现存的那本是20xx年前我从老家调往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作时买的,扉页写有“生命旅途,愿智慧之光照耀一生”感言。下…

    读后感 2022年11月6日
    45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