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姆雷特》读书笔记600字

《哈姆雷特》是大文豪莎士比亚的悲剧杰作,成于1601年,那时正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夜,“圈地运动”正在进行中,社会中充满矛盾。这本书也表现出了这一点。

哈姆雷特因为的死亡放弃了一切,包括他的尊严、爱情甚至于生命。然而这样有没有意义呢?为什么要为死亡而生出怨恨呢?哈姆雷特并不清楚,他甚至连死亡是什么都不知道。“当我们摆脱了这一具腐朽的皮囊之后,在那死的睡眠里究竟要做些什么梦”。

但他不得不报仇,他受到一股巨大的使命感的驱使。这使命感从何而来?是因为正义吗?消灭代表邪恶与丑陋的叔父克劳狄斯,恢复王国的秩序。这似乎是一个理由。但正义的伸张又必将伴随着流血和新的仇恨。哈姆雷特为了避免这些迟迟没有动手,他选择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完成这个使命。但在那时剧中的主要人物几乎都死了,只留下一个霍拉旭。或许这也是最好的结局,涉及这段仇恨的人都不在了,仇恨也就消失了。

哈姆雷特临死时对霍拉旭说:“啊,上帝!霍拉旭,我死之后,要是世人不明白这事情的真相,我的名誉将要蒙受极大的损伤!你如果爱我,请你暂时牺牲一下天堂的幸福,留在这个冷酷的人间,替我传述哈姆雷特的故事吧!”这很奇怪,哈姆雷特为什么留下这样的遗嘱?为了他的名誉吗?可哈姆雷特为了复仇已经什么都不顾了,为何还要在乎名誉?我想他当然不是为了名誉,传播这个故事是为了给世人以警醒,让世人替他继续思考仇恨、生命、死亡、人。遗嘱中还提到了天堂,连死亡为何物尚且不清楚又何来天堂呢?我实在不明白,或许哈姆雷特仍对死亡怀有恐惧,想给自己一个精神安慰罢了。

哈姆雷特的迷茫也反映了作者迷茫。莎士比亚是人文主义者,但当时各个阶级为了利益而不停斗争,使英国社会现状与他的人文主义理想差距越来越大。莎士比亚能怎么办呢?踌躇满志的他却无法“负起重整乾坤的责任”,于是他陷入了无尽的思考与矛盾中,《哈姆雷特》正是这思考与矛盾画出的省略号。他想借这个省略号引发世人同他一起思考,希望得到一个最终的答案。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217828.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传习录:文白对照全译本:儒家传世之作》读后感_900字

    《传习录:文白对照全译本:儒家传世之作》读后感900字 读此书,照见自己为学为事为人的不足。少年时见“理学”二字甚恶之,多有偏见,盖因孤陋寡闻、以偏概全。今读《传习录》,慨叹理学真…

    读后感 2022年9月9日
    106
  • 《创京东》读后感500字范文

    《创京东》读后感500字范文: 刚巧今天来公司停电了,大家就开玩笑说,是不是公司自己紧张,都没抢交电费了。从入职到现在,公司的制度一月一变,并且是越变越坏,合同的事情都可以毁约重来…

    读后感 2023年2月8日
    59
  • 《鸡毛信》观后感600字

    【第1篇】 在这个多姿多彩、意义非凡的里,我观看了《鸡毛信》这部电影,从中,我感受到了主人公海娃身上的正义与勇敢…… 我认为这部电影中最感人的部分就是海娃的脚虽然中了两枪,但是却依…

    读后感 2022年7月30日
    95
  • 读“概率奇事”有感400字

    读“概率奇事”有感400字 今天,我读了“概率奇事”。文章的开头就以弗里曼.戴森这位学者引出的名言:我是一个技术进化论者,我以为宇宙是一个一切都有可能的拓扑空间。而我们则随机的漫步…

    读后感 2023年2月7日
    38
  • 《呐喊・彷徨》读后感300字

    初读《狂人日记》,认为这篇小说毫无逻辑,可渐渐地,渐渐地,便读懂了鲁迅先生在小说中所要表达的情感。 《狂人日记》以日记形式记述了“我”在这个人吃人的社会中逐渐走向绝望。真实逼真的言…

    读后感 2022年7月3日
    105
  • 读《狼牙山五壮士》有感-抗日精神永存

      一段岁月,波澜壮阔,刻骨铭心。一种精神,穿越历史,晖映未来。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可曾知道,在那炮火连天,浓烟滚滚的战场上,有无数革命烈士在为我们中华人民以后的美满幸福做斗争。  …

    读后感 2022年9月22日
    64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