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菲的世界读后感600字

【第1篇】

哲学与世界 ―读《苏菲的世界》有感

哲学问题是恒久不变的吗?是也不是有关宇宙的性质,以及人类在宇宙中的问题,这些基本的哲学问题数千年来一直占据着我们的脑海,我们的的世界有许多问题,责令哲学家们去探究,而人类从不会停止对存在的思考。

《苏菲的世界》就是这样一本哲学的书,引发着我们对于生命本身以及生存本质的探究,这是一本充满智慧的书。作者在书中创造了两对人物:少女苏菲和她的哲学艾伯特、少女席德和她的。然而这两对人物真真假假,虚虚实实,让我们在扑朔迷离中跟着作者一路去思考"我们是谁?""我们为何在这里"这些哲学问题。

作为一个高中生,已经脱离了小学的幼稚和初中的青涩的我,变得更加成熟起来,我不去想也不愿意把宝贵的时间都“浪费”在思考一些没有答案的问题上。这样是对,还是错?这件事做了有意义吗?直到我开始读《苏菲的世界》。

书中开篇艾伯特就问苏菲:你是谁?世界从何而来?开篇最本质的两个哲学问题,仿佛让我回到了幼时对世界万物感到好奇的时候,我开始思考,这些看似本质又没有正确答案的问题,我是谁?书中的小苏菲,刚看到这个问题时,显得惊慌失措,不停的在镜子前询问着自己,我想大部分人也会是这么一个反应,因为无法给自己定下一个明确的定位。决定着我和他人的区别是什么?姓名?外貌?思维?性格?倘若我换个姓名整下容换种思维方式,那我就不是我了吗?这是人存在的意义问题,按照书中的话来说,我们好似生活在毛皮深处,而所有的问题总是需要我们沿着细毛往上爬,才能看清楚。

我们在哲学的宇宙里都不过是一道星光一滴水,而在《苏菲的世界》这本书中我们又是谁?是席德是苏菲,是书中的人物亦或者是一部作品的作者这些都需要我们去探讨,去思考。“我不希望你长大之后也会成为把这世界视为理所当然的人”这是作者写给苏菲的,也是写给我们的。

《苏菲的世界》是智慧的世界、梦的世界、哲学的世界,它唤醒了每个人内心深处对生命的赞叹与对人生终极意义的关怀和好奇。真实的我们应该好好地去看这个世界了,不要总是觉得凡事都理所当然,这个世界上所有东西的产生都有它的根源,都有它的道理,我们要抱着好奇的心去探索,去发掘,这样世界才会不停地发展,我们才有生命的意义。 

【第2篇】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

在语文教科书的推荐下,我怀着好奇心买下了这本书,花了一个学期,我终于将这本长篇著作给读完了,虽然有些地方不怎么能读懂,毕竟涉及了一些哲学知识,但基本的故事情节我已经了如指掌了。

事情还得从一位14岁的少女苏菲收到一封神秘来信说起。信上问的是一些奇怪的问题,很难回答,后来苏菲接二连三的收到这样的来信,渐渐的苏菲喜欢上了哲学,经常与写信的人艾伯特通过写信的方式讨论有关哲学的问题。

在所有故事情节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一篇就是少校的小木屋。在这篇文章中,苏菲因好奇艾伯特住在哪儿,就准备跟着来送信的汉密士(艾伯特的狗)找到艾伯特的住所,可谁曾想,一向温顺的汉密士,看见苏菲想要跟过来就对着她狂叫,没办法,苏菲只好放弃。回到家后,苏菲仍不死心,决定跟着刚才走的路去寻找。果然,功夫不负有心人呐,在树林的深处有一条湖泊,对面有一座小木屋。苏菲划着小船来到木屋内,她看到了桌子上有一封信,便好奇的打开看了看,显然这信是写给她的,这下她可以肯定这就是艾伯特的住所了。突然一声犬吠传了过来,苏菲心想一定是汉密士,她拿起信准备走,这时她看见镜中的自己眨了眨眼睛,这并不奇怪,可关键就在于她自己并没有眨眼一时间。苏菲惊恐万分,冲出了小木屋,跑回了家中……

本情节跌宕起伏,带有一丝惊恐,环节设计引人入胜,能够抓住读者眼球,给读者带来画面感,更加让人印象深刻。这本书的作者是挪威的作家――乔斯坦・贾德,他专注于研究哲学,这本苏菲的世界,便是他哲学的结晶。

看完这本书后,我受益匪浅,我觉得对于事物的认知不能只浮于表面,要更深层次的去感受各种事物的深层含义。

【第3篇】

学而不思则罔

――读《苏菲的世界》有感

何为哲学?

人们都说“科学之上是哲学,哲学之上是神学”而哲学就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从未接触哲学的我跟苏菲一起在这位神秘老师艾伯特的带领下去领略哲学的神奇色彩。

故事从“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两个简短的问题开始。跟着艾伯特,我们从文艺复兴到浪漫主义,从古希腊到康德、从苏格拉底到弗洛伊德。如果把艾伯特比作魔术师,那我们就是那个曾一度想要帽子皮毛最深处慢慢向下爬的那个变成在兔毛的最顶端,再度以仿佛乍见得眼光重新打量这个世界。可在苏菲在探索哲学的过程中,却发现自己只是席德笔下的人物,她所生活的世界皆为虚无。在故事的结局,她和艾伯特一起逃离了这个世界。可真正到那个真实世界时无人看见,无人知晓,无法改变。

书中曾说:“当我们成长时,不仅习惯了有地心引力这回事,同时也很快地习惯了这个世界上的一切。我们在成长的过程当中,似乎失去了对世界的好奇心。也正因此,我们丧失了某种极为重要的能力。”放眼这个世界,我们能发展到现在,无一靠的不是好奇心,正因好奇心驱使着我们,才会有这千姿百态、五彩斑斓的世界。所以我们在享受这一切的同时,以另一种眼光去看待这个世界。正如笛卡尔所说:“我思故我在。”存在即合理。

浮士德死时,回顾他一生的成就,说:“我在人世的日子会留下印记,任万代光阴飞逝也无法抹去,我在这样的预感中欣喜无比,这是我生命中最崇高的瞬际。”而不是所谓的“一世上劳苦奔忙有何益?到头终究须把眼儿闭!”奥斯特洛夫斯基也说过“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这个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人生不过如此,且行且珍惜。虽然我们都是茫茫人海中微不足道的一个,但自己永远是自己的主角,不要总在别人的戏剧里充当着配角。

浩瀚星河我们不过是沧海一粟,长路漫漫需要毕尽一生上下求索。不管面对什么,我们都既有战至最后一刻的决心,也有竹杖芒鞋轻胜马的坦然。

点点尘埃,也能汇成人间星河,我们每个人都在发光,点亮星河。

我们都曾是星辰……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226758.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米小圈上学记读后感250字

    这个,我迷上了《米小圈上学记》,因为里面的主人翁米小圈,从小就一爱画画,所以他的给他取名“米小圈”。 这本书教会了我很多做人的道理,而且也是一本非常幽默风趣的书。米小圈是一个调皮的…

    读后感 2022年6月29日
    192
  • 《忠犬八公的故事》观后感800字

    忠诚与爱 ――《忠犬八公的故事》观后感 初知《忠犬八公的故事》,是在丁立梅的文章《五点的黄昏,一只叫八公的狗》里。后来,既出于兴趣,又因的推荐,闲暇时,便与它相识。 清月・相遇 在…

    读后感 2022年7月14日
    175
  • 《写作7堂课》读后感500字

    《写作7堂课》读后感500字! 一本从写作说起,却可以提升职场发展和生活品质的书! 白居易一生创作诗歌3000多首,他捕捉灵感有妙招:他的书房里放了很多陶罐,陶罐上分门别类地贴上纸…

    读后感 2023年2月11日
    54
  • 《暖春》影评――拥抱温馨的美丽

    真爱催人泪下,真爱无私奉献!真爱纯洁、伟大,深深地把我感动了。 在一个寂静的小山村里,一个衣衫褴褛的女孩打破了这份平静,当时她正处于昏迷状态,大家都议论纷纷,然而,一位家境并不富裕…

    读后感 2022年6月18日
    211
  • 我看尤氏——《红楼梦》读书笔记及感悟

    我看尤氏——《红楼梦》读书笔记及感悟 (一)尤氏的形象 尤氏在红楼中,连个名字都没有,只知道她姓尤,是宁国府贾珍的继室夫人,被长辈们叫作“珍哥儿媳妇”,被仆人称为“东府大奶奶”。 …

    读后感 2023年2月17日
    36
  • 《社会学的想象力》读后感1500字

    《社会学的想象力》读后感1500字: 我第一次读米尔斯的《社会学的想象力》时,自以为理解了四成含义。第二次读时,才意识到,自己只理解了不到两成。第三次读时,发现这本书常读常新。 如…

    读后感 2023年2月13日
    44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