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菲的世界读后感600字

【第1篇】

哲学与世界 ―读《苏菲的世界》有感

哲学问题是恒久不变的吗?是也不是有关宇宙的性质,以及人类在宇宙中的问题,这些基本的哲学问题数千年来一直占据着我们的脑海,我们的的世界有许多问题,责令哲学家们去探究,而人类从不会停止对存在的思考。

《苏菲的世界》就是这样一本哲学的书,引发着我们对于生命本身以及生存本质的探究,这是一本充满智慧的书。作者在书中创造了两对人物:少女苏菲和她的哲学艾伯特、少女席德和她的。然而这两对人物真真假假,虚虚实实,让我们在扑朔迷离中跟着作者一路去思考"我们是谁?""我们为何在这里"这些哲学问题。

作为一个高中生,已经脱离了小学的幼稚和初中的青涩的我,变得更加成熟起来,我不去想也不愿意把宝贵的时间都“浪费”在思考一些没有答案的问题上。这样是对,还是错?这件事做了有意义吗?直到我开始读《苏菲的世界》。

书中开篇艾伯特就问苏菲:你是谁?世界从何而来?开篇最本质的两个哲学问题,仿佛让我回到了幼时对世界万物感到好奇的时候,我开始思考,这些看似本质又没有正确答案的问题,我是谁?书中的小苏菲,刚看到这个问题时,显得惊慌失措,不停的在镜子前询问着自己,我想大部分人也会是这么一个反应,因为无法给自己定下一个明确的定位。决定着我和他人的区别是什么?姓名?外貌?思维?性格?倘若我换个姓名整下容换种思维方式,那我就不是我了吗?这是人存在的意义问题,按照书中的话来说,我们好似生活在毛皮深处,而所有的问题总是需要我们沿着细毛往上爬,才能看清楚。

我们在哲学的宇宙里都不过是一道星光一滴水,而在《苏菲的世界》这本书中我们又是谁?是席德是苏菲,是书中的人物亦或者是一部作品的作者这些都需要我们去探讨,去思考。“我不希望你长大之后也会成为把这世界视为理所当然的人”这是作者写给苏菲的,也是写给我们的。

《苏菲的世界》是智慧的世界、梦的世界、哲学的世界,它唤醒了每个人内心深处对生命的赞叹与对人生终极意义的关怀和好奇。真实的我们应该好好地去看这个世界了,不要总是觉得凡事都理所当然,这个世界上所有东西的产生都有它的根源,都有它的道理,我们要抱着好奇的心去探索,去发掘,这样世界才会不停地发展,我们才有生命的意义。 

【第2篇】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

在语文教科书的推荐下,我怀着好奇心买下了这本书,花了一个学期,我终于将这本长篇著作给读完了,虽然有些地方不怎么能读懂,毕竟涉及了一些哲学知识,但基本的故事情节我已经了如指掌了。

事情还得从一位14岁的少女苏菲收到一封神秘来信说起。信上问的是一些奇怪的问题,很难回答,后来苏菲接二连三的收到这样的来信,渐渐的苏菲喜欢上了哲学,经常与写信的人艾伯特通过写信的方式讨论有关哲学的问题。

在所有故事情节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一篇就是少校的小木屋。在这篇文章中,苏菲因好奇艾伯特住在哪儿,就准备跟着来送信的汉密士(艾伯特的狗)找到艾伯特的住所,可谁曾想,一向温顺的汉密士,看见苏菲想要跟过来就对着她狂叫,没办法,苏菲只好放弃。回到家后,苏菲仍不死心,决定跟着刚才走的路去寻找。果然,功夫不负有心人呐,在树林的深处有一条湖泊,对面有一座小木屋。苏菲划着小船来到木屋内,她看到了桌子上有一封信,便好奇的打开看了看,显然这信是写给她的,这下她可以肯定这就是艾伯特的住所了。突然一声犬吠传了过来,苏菲心想一定是汉密士,她拿起信准备走,这时她看见镜中的自己眨了眨眼睛,这并不奇怪,可关键就在于她自己并没有眨眼一时间。苏菲惊恐万分,冲出了小木屋,跑回了家中……

本情节跌宕起伏,带有一丝惊恐,环节设计引人入胜,能够抓住读者眼球,给读者带来画面感,更加让人印象深刻。这本书的作者是挪威的作家――乔斯坦・贾德,他专注于研究哲学,这本苏菲的世界,便是他哲学的结晶。

看完这本书后,我受益匪浅,我觉得对于事物的认知不能只浮于表面,要更深层次的去感受各种事物的深层含义。

【第3篇】

学而不思则罔

――读《苏菲的世界》有感

何为哲学?

人们都说“科学之上是哲学,哲学之上是神学”而哲学就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从未接触哲学的我跟苏菲一起在这位神秘老师艾伯特的带领下去领略哲学的神奇色彩。

故事从“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两个简短的问题开始。跟着艾伯特,我们从文艺复兴到浪漫主义,从古希腊到康德、从苏格拉底到弗洛伊德。如果把艾伯特比作魔术师,那我们就是那个曾一度想要帽子皮毛最深处慢慢向下爬的那个变成在兔毛的最顶端,再度以仿佛乍见得眼光重新打量这个世界。可在苏菲在探索哲学的过程中,却发现自己只是席德笔下的人物,她所生活的世界皆为虚无。在故事的结局,她和艾伯特一起逃离了这个世界。可真正到那个真实世界时无人看见,无人知晓,无法改变。

书中曾说:“当我们成长时,不仅习惯了有地心引力这回事,同时也很快地习惯了这个世界上的一切。我们在成长的过程当中,似乎失去了对世界的好奇心。也正因此,我们丧失了某种极为重要的能力。”放眼这个世界,我们能发展到现在,无一靠的不是好奇心,正因好奇心驱使着我们,才会有这千姿百态、五彩斑斓的世界。所以我们在享受这一切的同时,以另一种眼光去看待这个世界。正如笛卡尔所说:“我思故我在。”存在即合理。

浮士德死时,回顾他一生的成就,说:“我在人世的日子会留下印记,任万代光阴飞逝也无法抹去,我在这样的预感中欣喜无比,这是我生命中最崇高的瞬际。”而不是所谓的“一世上劳苦奔忙有何益?到头终究须把眼儿闭!”奥斯特洛夫斯基也说过“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这个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人生不过如此,且行且珍惜。虽然我们都是茫茫人海中微不足道的一个,但自己永远是自己的主角,不要总在别人的戏剧里充当着配角。

浩瀚星河我们不过是沧海一粟,长路漫漫需要毕尽一生上下求索。不管面对什么,我们都既有战至最后一刻的决心,也有竹杖芒鞋轻胜马的坦然。

点点尘埃,也能汇成人间星河,我们每个人都在发光,点亮星河。

我们都曾是星辰……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226758.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起诉高盛》读后感500字

    看完了,还是有些内容的,主要是前两章对欺诈性的衍生品合约的解析还是挺到位的,有些专业性的地方,主要揭露的一个点就是这些衍生品是定制化的金融毒药,收益有限但亏损风险无限,其实就是对赌…

    读后感 2023年2月11日
    32
  • 斑羚飞渡读后感450字

    爱的力量 ――读《斑羚飞渡》有感 它们,有着特别的毅力;它们,有着特别的勇气;它们,有着特别的奉献精神。这些,造就了它们令人敬佩的意志与品质。它们,就是这本书的主人公――斑羚。 那…

    读后感 2022年5月27日
    135
  • 《风鞋与火鞋》读后感400字

    这本书在德国家喻户晓,历年被选为小学教材。书中的主人翁小迪姆认为自己是个不幸的孩子,不仅全班数他最矮最胖,全校也数他最矮最胖。是个鞋匠,家境窘迫。可就在他七岁身生日的那天,他得到了…

    读后感 2022年6月16日
    129
  • 《辛巴达航海记》读后感300字

    今天我在《一千零一夜》里读了一个有趣的故事,名叫《 辛巴达航海记》,这个故事主要讲的是:航海家辛巴达,经过七次惊心动魄的生死考验的航海经历,不仅获得了金钱,还获得了精神的财富。 读…

    读后感 2022年7月26日
    133
  • 《吴姐姐讲历史故事的书》读后感300字

    在里,我看了一本名叫《吴讲历史故事的书》,这本书的作者是吴涵碧,这本书的内容主要讲了古代英雄豪杰的丰功伟绩,各朝各代皇帝臣子白样面貌和整个历史洪流的演变。 我最喜欢的是周处除三害的…

    读后感 2022年8月6日
    70
  • 花果山起义失败析——《西游记》读后感3000字

    花果山起义失败析——《西游记》读后感3000字: 文/周立权。孙悟空被玉帝封为弼马温入了仙箓任职不到半个月,和同事聚餐喝酒时才知道自己这个弼马温根本就没入流,连个象样的级别都谈不上…

    读后感 2023年2月9日
    38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