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集笺注》读后感1000字

此花不与群花比

――读《李清照集笺注》

你可曾听过十七岁的少女咏史言志,你可曾见过改嫁的妇人公堂休夫;你可曾知道有一人将供士大夫窥探揣测的生活摆在日光下,你可曾清楚有一人喝出的诗句教七尺儿郎羞惭不已;你可曾想象过一位好酒好赌的大家闺秀,你可曾遇到过一位笑得动人、哭得动情、喊得惊心动魄的奇女子。她挺着脊背逆行在“规则”的浪潮中,驭着星帆,冲过讥笑、偏见与指责,举笔战了一生,安眠时才情却又被世俗散得七七八八。

好在,文坛没有将她抛弃,她也未像幽栖居士那般、作品被一把火烧了干净。她的文采与气魄辗转了千年,栖息在文墨上,流传在人世间。我寻觅着、追随着,最终捧起这本《李清照集笺注》,一探那不合时宜的傲然魂灵。

“五十年功如电扫,华清宫柳咸阳草。五坊供奉斗鸡儿,酒肉堆中不知老。”世人多传《如梦令》,多赞扬这首小令中的少女情意。殊不知李清照同时期作成的《浯溪中兴颂诗和张文潜》(二首),年少扬名,气魄惊人。原诗里观点是美人误国、赞美了国之功臣、歌颂继任皇帝重整国家的功绩。在这富有“前代遗风”的诗被传颂时,李清照直言祸国根源是唐玄宗沉迷享乐,“酒肉堆中不知老”。再批评所谓赞扬中兴的行为之愚蠢,“著碑铭德真陋哉”。道是他者只知一昧赞美,不知批判朝廷用人不察,不知点出奸雄误国。咏史怀古一直是属于士大夫的领域,而女性文人却被拘束在爱情、哀愁、闺中事之中。年仅十七岁的李清照兀自打破了此等束缚,笔扫流云,奇气横溢。

“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彼时她尚年少,虽未大家闺秀但不失灵气,犹带少女的稚气与羞意。轻触着新鲜的爱恋感,流连在闺房之间。也是她带着这种灵气,能写出水里翩飞的欧鹭。而这种少女的绵绵情意,又令她会从卖花担上买来一朵花,“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这是鲜活的李清照,俏皮的李清照,灵动的李清照,是与她晚年深切悲痛不同的和谐美好。

“作诗谢绝聊闭门,燕寝凝香有佳思。静中吾乃得至交,乌有先生子虚子。”写成这首《感怀》时,李清照抵达赵明诚任职的莱州,却发现丈夫居所简陋、并无书籍。而且赵明诚终日流连官场、为俸禄奔波,甚至有与纳妾有关的传闻。几番心思交杂,苦楚落心,李清照并未垂泪痛诉,不过以静为友。这首诗里李清照不屑于为钱财的奔波和对官场的奉承,向往在乡下时贫穷却与文为伴的生活,自以闭门谢客、凝香作诗为上佳。既有与丈夫渐行渐远的寥落寂寞,又有对人生的追求,“说尽俗缘缠,眼高一世。”

“乃知别是一家。”李清照在《词论》中将词作为一种独立的文体提出,批驳前人不合音律的词作,否决以诗为词等做法,强调词的独立性。此文中李清照将先前几乎所有名家批评了遍,以女子之身批判文坛大家,其胆识傲气可见一斑。该文开头说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叫李八郎的人,能歌天下闻名。有一日他做落魄打扮、易服埋名去参加宴会,遭到睥睨耻笑。不多时他高歌一曲,四座皆惊,忙恭敬的说:“原来是李八郎啊!”这个颇具戏剧性的故事,何尝不与李清照自身有关。她亦是饱受耻笑与不认同的,但其才气,终将显现。别是一家的不仅是词,更是这位易安居士,是这位坦荡的奇女子。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绝句》人人知晓,但这并没有改变人们对李清照那垂泪涕泣的印象。殊不知,其情之真挚,心之炽烈,非真爱国者所不能。何止是这怒斥统治者苟且偷生的《绝句》,她亦咏嵇康轻视新朝的典故、维护南宋的统治;她亦上书给访金侍臣,忧国之思满溢其中;她亦借棋盘比喻疆场,借博弈比喻战事,借咏博戏来表达收复失地的期望。她“愿将血泪寄山河”,可见其炽情烈心。

“忍以桑榆之晚节,配兹驵侩之下才。身既怀臭之可嫌,惟求脱去;彼素抱璧之将往,决欲杀之。”李清照晚年时错信奸人改嫁,相处数月后发觉其小人本质,怒而休夫。男子休妻,屡见不鲜;女子休夫,闻所未闻!李清照告发此人早年科举作弊的事,但依照宋朝律法,丈夫犯罪、妻子需连坐。饶是如此,李清照宁饱受牢狱之灾也不与小人为伍,更是痛斥这极端不合理的法律。古时讲究妇道,李清照敢于突破此禁锢,追求幸福,这是其一:发觉错信小人,宁愿坐牢,也将其告上公堂,这是其二。其见识、思想、做法,都与那个封建的时代格格不入。然而后世多用李清照改嫁来抹黑她,殊不知这恰令人感叹敬佩。傲骨烈心,唯此易安。

“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国破家亡,物是人非,悲伤铸就了李清照晚年词的基调。饱受人世大悲之苦,作成这篇《永遇乐》。以前那位泛舟的少女,那位嗅青梅的少女,那位意气风发、批评词坛的少女,随着时间消散,只剩下这位在元宵时节只敢在“帘儿底下,听人笑语”的老妇。此篇变化折射出李清照本人的变化,曾经的灵气,沉成了悲凄。

“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李清照去世时,失地未收,政府苟延残喘,她自己的生活也穷苦困顿。以一愁字落笔,却非小家之愁,而是家国大愁。哪怕写愁,三千里与十四州也拔高气势,无忸怩之态。这位呐喊半生的爱国者也累了,走了,沉眠了,愁绪托与后人了。

见词如见人,李清照一生融入她的诗词文赋中,流传到后人手里。我们从她的作品中读出了熟悉的、不熟悉的,哀愁的、炽烈的,明媚的、苍老的李易安,读出了这位不能以“愁”一概而论的李易安。她超前的女性意识,她以女子身做出的卓越贡献,无愧于“千古第一才女”的名头……不,李易安的才气不是该被列在裙钗中的,她应当被摆在公堂上,与文人大夫做比较。她应当打破闺秀的名头,被评为一流词家,且不需要加上“女”字。她不仅是“花中第一流”,“此花不与群花比”更应是她,这朵女儿花比较的对象,该是千古的文人骚客,是大江淘来的英才。

李清照是一位富有灵气的大家闺秀、一位细腻善感的妻子、一位炽烈的爱国者、一位不合时宜的文人、一位不慕钱财的名门之女、一个酒鬼、赌徒、金石收藏家、一位打破常规的再婚者、一位思想通透先进的人、一位与枷锁抗争的斗士。一个藕塘泛舟者、一个词人、一位独立的女性。是易安居士,是一代词宗。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226790.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感动中国读后感600字

    假期里,我读了《感动中国》这一本书,当合上书本,一股敬佩之情从我心底油然而起。 书中塑造了37位为新中国成立以来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感动中国的人物。有轮椅上的英模:张海迪,…

    读后感 2022年6月13日
    110
  • 《风雨中的菊花》读后感350字

    今天我读了一篇文章,文章的名字叫《风雨中的》,我读了以后,深受感动。午后的天灰蒙蒙的,没有一丝风。我的情绪非常低调,我在公园慢慢的散步,这时候,传来一个声音“太太,行行好!”这声音…

    读后感 2022年7月5日
    95
  • 《董存瑞》观后感300字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为了了解中国人民英勇奋斗的战斗历史,学习抗战英雄的历史事迹,我观看了影片《董存瑞》,来重温在战争年代那些为了国家和人民奋勇抗战的英雄们。 影片讲…

    读后感 2022年8月3日
    83
  • 《惩罚》读后感600字

    一看到《惩罚》这个名字,感觉肯定是小做错事了,大人在处罚他呢,可看完故事,却给了我一个出人意料之外的结果。 故事是这样的:史密斯先生有五个孩子,都非常调皮捣蛋,遇事非要问到底不可。…

    读后感 2022年7月31日
    93
  • 《好饱好饱的小蜜蜂》读后感600字

    《好饱好饱的小蜜蜂》读后感600字: 这套绘本故事是我在书店碰到的。当时眼前一亮,马上就被这套图书丰富的配图和富有想象力的故事情节打动了。这是一套适合你与2岁到5岁之间的宝宝共读的…

    读后感 2023年2月12日
    13
  • 《回弹力》读书笔记及心得感悟1500字

    雨后彩虹——《回弹力》读书笔记及心得感悟1500字: 童年对长大后的生活,我觉得性格影响是有影响的,只是有一部分人把它变成一个动力,另外一部分人成为心理过不去的坎。小的时候一些行为…

    读后感 2023年2月17日
    19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