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目清纯,泪尽红尘

《红楼梦》一书可谓文学瑰丽,此书乃作者曹雪芹呕尽一生之心血所作。《红楼梦》中红尘万千,它没有花花世界的灯红酒绿,其中每一个个性丰满的人物又仿佛牵动着尘世一线。而其中生我最喜的是那娇喘微微,互清至纯的葬花人――林黛玉。

林黛玉是古典名著《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久一。她是四大家族贾家第四代贾敏与扬州御史林如海之女,是宝玉的姑,贾母的亲外孙女。因父母早亡,故寄住在贾家,内慧外秀的愁善感,是她典型的性格特点。我喜她的美,我不赞许世人对她的美称为“病态美",她虽有一身之病,行动处似弱柳扶风,矫喘微微,但我认为这是她美得迷离,美得娇弱,美的不沾染丝毫俗尘之气,美得孤贞自洁,美得超凡脱俗。另一方面,她的美美在品性高洁,她不爱官权富贵,甚至可以说是蔑视。书中记载,一次完玉将北静王赠予他的珍贵珠宝送到黛玉手上时,却遭到了万般嫌弃,而她对自已的丫鬟莺儿亲手编的花篮却是非常喜欢、她视名利如粪土的品质令人赞叹。

我敞佩曹公; 敬佩他笔下的林黛玉竟能美得不被社会污染,美的至清至纯。但可能是连老天也妒嫉她的美,以至于她美得凄惨

黛玉父母早亡,寄人篱下的处世这都让她多愁善感,而她对宝玉的痴情,也更使这位敏感的女子潸然泪下。宝玉对她敞开心扉,黛玉在欣慰之际地慨叹自己孤苦无依。虽与宝玉情投意合,自己却无人做主。所以黛玉的眼泪慢慢流得不值钱了。最后,令人撕心裂肺的事发生了,宝玉在家人的主持下与宝钗结成了“金玉良缘”、平日里柔弱的黛玉也做出了她一生中最勇敢,最坚毅的反抗,那便是“焚断情诗,泪尽而逝”。

在那个封建礼教“吃人”的社会,女性毫无自己的思想与感情。而黛玉她有着坚贞果敢的爱情,她敢爱敢恨,她的一生钟情于宝玉,至死不渝,她苦难而短促的一生,终以殉情画上了句号,她的美也定格为了永恒。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愁煞阶前葬花人,泪尽一生苦不迁。

寄人第下的林黛玉,无至亲之人陪伴的忧伤,与宝玉不得良缘的苦闷,不尽的愁绪满怀,孤独,凄楚可怜,积于心中,不得排遗,无处倾诉。她只能将万般愁绪注于诗中,诗是她情感的投注,也是她心灵的寄托。正如她所作的一句诗“娇羞默默同谁诉”。她的诗表现了她至清至纯的品质,她的诗就如同洁白无瑕的宝石般,不沾微尘,体现了她超凡脱俗的人格和她那圣洁高贞的灵魂。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226859.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草原上的小木屋读后感300字

    【第1篇】 读《草原上的小木屋》有感 这个我读了一本叫《草原上的小木屋》的书,这本书是美国作家罗兰・英格斯・怀德写的。书里主要讲了查尔斯和卡罗琳带着玛丽和妹妹嘉利,一起去草原上生活…

    读后感 2022年7月8日
    105
  • 读《民族之魂林则徐》有感600字

    走近林则徐,是从读了《林则徐》这本书开始的。 中 华上下五千年,涌现出无数仁人志士:有忠贞爱国的、才华横溢的、公正廉明的、开拓进取的……然而,这一切美好品质汇集在一起的人,却是少之…

    读后感 2022年7月11日
    135
  • 读书之《根鸟》读后感1000字

    读书之《根鸟》读后感1000字: 第一次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大概是三年级。那时候读起来,其实,并没有读懂吧。倒是四年级的时候看的《草房子》,让我迷上了曹文轩。对于嗜书如命的我来说,曹…

    读后感 2023年2月10日
    34
  • 稻草人读后感350字

    【第1篇】 大家还记得叶圣陶为新中国儿童写的第一本童话集吗?哈哈!猜对啦!没错,他就是―《稻草人》。 这本书里有着许多构思新奇,给人一种新鲜感,独具不同风味的各种小故事。在阅读多遍…

    读后感 2022年8月7日
    247
  • 《有的人》读后感350字

    诗分为现代诗和古诗两种,我特别喜欢具有押韵风味的古诗,对现代诗相对冷漠,但只有一首现代诗例外,它就是――臧克家的《有的人》。 这首诗是作者为了纪念鲁迅逝去十三周年之作。整首诗结构简…

    读后感 2022年8月7日
    99
  • 《在路上》读后感1000字

    《在路上》读后感1000字 人生的路很长,骚年你想去何方? 我承认我不是个认真的人,包括读书,永远在各类书之间打游击战,放浪不羁。所以我不知道何为经典,更不知道何为《在路上》,也就…

    读后感 2023年2月11日
    38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