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兰河传读后感700字高中

读《呼兰河传》有感

她是“民国四大才女”之一,是鲁迅口中“最有前途的女作家”。1942年1月22日,她留下一句“半生尽遭白眼冷遇,身先死,不甘,不甘。”后与世长辞,年仅31岁。她,就是萧红,那个给中国文学界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的奇女子。

“呼兰河这小城里面,以前住着我的祖父,现在埋着我的祖父。我生的时候祖父已经六十多岁了;我长到四五岁时,祖父就快七十岁了;我还没长到二十岁时,祖父就七八十岁了;祖父一过了八十,祖父就死了。从前那后的主人,而今不见了。老主人死了,小主人逃荒去了。”这是《呼兰河传》中的一段话,对萧红有一定了解的人都应该知道,萧红这短暂的一生可谓是颠沛流离,她出生于一个封建地主家庭,有浓厚的封建思想,早逝,好在祖父对她十分疼爱,受到祖父以古诗为主的启蒙教育,从小就打下较好的文学基础。她的一生基本都在漂泊中度过,没有一个固定的温暖的家庭;尽管在不同时期与三个男人一同生活过,但她说“我总是一个人在走路。”

《呼兰河传》以一个小女孩的目光观察古老的呼兰河畔的种种人和事,比如小团圆媳妇,婆婆及众人。书一开始就交待了东二道街上的大泥坑就是戏剧大舞台,车翻了,马陷了,猪闷死了,于是人们忙着抬车抬马。有人说拆墙,有人说种树,但未有人说去填坑,可见这些人是多么愚昧,不知变通,这是小城人的悲哀。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老胡家的团圆媳妇,她不过是一个十二岁的小姑娘,本应处于最活泼,天真的年纪却已为人妻,遭婆婆虐待,吊起来打了三个月只为让她听话,可以说是生不如死;生病后更是人们用各种偏方,各种跳大神虐待她,甚至让她在开水中洗澡,洗一次昏一次,最后痛苦凄惨地离开人世。作者将人们的迷信、愚昧、麻木、残忍表现得淋漓尽致,也表达了对团圆媳妇等其他受迷信封建思想毒害的人们的无限同情,也批判了当时恶浊不堪的社会风气。

萧红她自己又何尝不是这封建迷信的社会风气的受害者?“女性的天空是低的,女性有着过多的自我牺牲精神,这不是勇敢,倒是怯懦,我虽然想高高飞翔,但总觉得要掉下来一样。”她用自己短暂的生命书写了绚丽的华章,虽然她以有形的生命在这世上只存在了三十一年,可她无形的精神却延续至今,正如臧克家所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她的一生说不上幸福热闹,她坎坷的一生如呼兰河畔上的一束红花,凭借写作的激情燃烧了整个人生的冬。她在《生死场》中说到:“是山吗,是山你就高高的!是河吗,是河你就长长的!”她从不屈服于命运,仅凭一双手和一支笔,对抗命运的孤独!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227022.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读《照镜子的启示》有感300字

    日常生活中,镜子是个即渺小,而又强大的事物,为什么这么说呢?说它渺小是因为镜子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见,说它强大是因为我最近读了一个故事《照镜子的启示》,几面大大小小的镜子就能使一家早餐…

    读后感 2022年6月18日
    115
  • 乌丢丢的奇遇记读后感500字五年级

    【第1篇】 里我读了一本书,名字叫《乌丢丢的奇遇》,主人公是乌丢丢和吟痴先生,故事的背景是这样的: 乌丢丢是布袋的木偶:“独脚大侠”丢失的小脚丫,他被一个跛足的小女孩珍儿捡到。之后…

    2022年6月24日
    303
  • 《巴黎和会与中国外交》读后感1000字

    北洋政府是“不道德”的政府,他麾下的中国代表团也是“不称职”的代表团。 不知是由于意识形态的原因,教科书刻意抹黑,还是为了体现五四运动的正当性,反正大部分国人都是这么认为的。但只要…

    读后感 2023年2月11日
    144
  • 《掌控习惯》读后感2000字

    逻辑清晰的工具书,授人以渔,值得阅读! 作者将习惯的内在规律总结为提示提示、渴求、反应、奖励四个循环。 如果需求养成好习惯,则针对这个规律给出对策,总结来说就是培养一个好习惯需要使…

    读后感 2023年2月11日
    71
  • 读边城有感1000字

    读《边城》有感1000字: 沈从文的《边城》以老船夫、翠翠、顺顺、大老、二老、老马兵等人物为主导,描写了茶峒的秀美风光,记录了茶峒的日常生活,刻画了老船工的善良、翠翠的羞答、顺顺的…

    读后感 2023年2月12日
    51
  • 《狂猫跳海》读后感250字

    【第1篇】 今年,我读了一本杨红樱的《狂猫跳海》。这本书以智勇双全的神犬探长和他助手青蛙博士为主角,讲述了他们联手破获一桩桩谜案的故事。故事丰富多彩,生动有趣。  其中,…

    读后感 2022年6月27日
    12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