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800字

游哲学之海,观思想之潮

―读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有感

谈到“哲学”二字,许多人脑子浮现的都是康德、休谟、尼采、柏拉图等一众西方哲学家,而谈到“哲学史”,大家或立刻就想到罗素所著的那本厚厚的《西方哲学史》。而冯友兰先生的这部《中国哲学简史》,则给我们展现了一套全新的哲学体系。

书的焦点在于前奏时期儒,墨、名、道、法、阴阳家的不同观点以在后世的发展与演变,极为精彩,读这本书,仿佛置身春秋战国,与那些伟大的思想巨人同游。

看到儒墨“兼爱”之辩,仿佛看见孔孟二人坐在台前与墨子激辩,也引发的我的思考,看到名家惠施相对理论的智慧,公孙龙“坚白这辩”的奇诡及,“欲推是辩以正名实,而化天下焉”的壮志豪情,不惊叹为观止,而再后看到道家老聃“道无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的惊人言语与庄子“至人无已,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超世眼光时,又反觉得名家局限于“名实”之辩太小家子气了。

一本书中,夹着一段历史。战国百家争鸣的盛世,仿佛又在书中呈现,在这里,孔圣人仍为人师,广传忠恕之道,荀子、孟子仍对善恶之辩喋喋不休,庄子与惠施仍就每一点小事探讨……

这本书不厚,但它很沉。它承载的思想太厚重了,以至打开书,它们就会从字里行间溢出,涌进你的大脑,所谓哲学,就是“爱智慧”,爱思想,所谓哲学家,就是思想者,所谓读哲学史,就是回到从前,看着那些思想者在想些什么,领略他们思想的魅力,这也就是哲学、历史的意义所在吧。

每一位思想家都是值得敬畏的,多少年来,多少人逝去,只有他们依靠自己思想的魅力,在另一种意义上得到的永生,思想多!么伟大的词汇,伟大的思想不应时间而逝,不随世道而变。焚书、坑儒、文字狱……数千年多少风吹雨打,水蚀火烧,百家的思想却仍在历史 长河中屹立不倒,光辉仍旧,哪怕再过千万年,却不会有分毫褪色。

思想家,多么伟大的群体!你可以赞同或否认,可以崇拜或不屑,可以大加推崇或出言不逊……但你永远不能忽视他们 。正是由于他们,世界才会成为这样。

有人或许认为读哲学不甚大用,甚至浪费时间,这里,我要引用《中国哲学简史》上的一则小故事。

有个人遇见神仙,神仙问他需要什么东西,他说他需要金子,神仙用手指头点了几块石头,石头立即变成金子。神仙叫他拿去,但是他不拿。神仙问,“你还要什么呢?”他答道“我要你的手指头”。

多聪明的人啊!

我要说的是,读哲学史所收获的,不只是"金子",是古人富有魅力的思想,更是“手指头”,是不断思考,让自己产出有魅力的思想的能力和习惯。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227048.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读后感:从你的全世界路过|一个人的好天气

      最近看完了两本书,一直想说说读后感。一本是张嘉佳的【从你的全世界路过】,另一本是日本青山七惠的【一个人的好天气】。   看完张嘉佳的《从你的全世界路过》。   刚开始,是因为这…

    读后感 2022年11月6日
    71
  • 《征信与大数据》读后感800字

    《征信与大数据》读后感800字: 机缘巧合,最近几年工作中直接/间接都跟征信这个新兴行业有接触,去年在逛中心书城的时候偶然发现此书,目前市面上专门讲征信和大数据的书籍不多,就列入了…

    读后感 2023年2月7日
    34
  • 《不忘历史》读后感400字

    我轻轻地合上《不忘历史》这本书,内心涌动着一份感动,一份自豪,一份欣喜。虽然与书中的人物告别了,但书中所述的事情,所描述的场景,所表达的情感,却已在我心中生了根,永远也抹不去。我们…

    读后感 2022年7月1日
    94
  • 「趁年轻,折腾吧」读书笔记2500字

    作者:袁岳 暂无简介 「趁年轻,折腾吧」读书笔记2500字 在我这个黄金般的年纪里,我的父母并没有勉强我去做很多要命的事情,比如催婚生子谈对象。只是在刚毕业那会父母希望我回家工作,…

    2022年9月4日
    68
  • 《长夜难明》读后感_700字

    《长夜难明》读后感700字 这是我有史以来看的最快的一本书,用了一天的时间,含着泪,含着满腔的愤恨读完。事件从一个未毕业的乡村支教教师之死,引发出了一场惊天大案。为了查清真相,耗费…

    读后感 2022年9月7日
    146
  • 《斯坦福极简经济学》读后感2000字

    《斯坦福极简经济学》读后感2000字: 《斯坦福极简经济学》是9、10月断续读的一本,说实话,理解起来很有难度,我又看了《哈佛极简经济学》,以及其他一些经济学知识,还请教了老公,才…

    读后感 2023年2月14日
    57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