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红与黑》有感1000字

野心与命运――读《红与黑》有感

在读《培根随笔集》时,我偶然间发现这样一句话:人的野心就像胆汁一样,胆汁是一种体液,如果没有被堵塞的话,它就会使得人们变得积极、认真、十分敏捷与活跃。但如果被堵塞,并且不能畅通的话,它就会被烤焦,并因而成为有毒性的体液。

这句话是我想起了最近读过的《红与黑》中的角色于连。在初读这部作品时,任谁也不会想象到出身于一个贫穷木匠之家的于连,最后竟成为了有皇族姓氏的一名骑士。看上去似乎一切的幸运与荣光都聚集在这个会用拉丁文把《圣经》倒背如流的年轻人身上。但出乎意料,故事的结局却是以于连葬礼的哀乐和德・肖兰夫人的殉情结束。

自私的野心

从故事的一开始,作者有意无意地就给于连幼小的心灵种上了拿破仑的影子,并让它成为于连这短暂的一生不变追求的目标。他认为,自己的命运绝不止木匠这么卑微,他要像书中的拿破仑一样,披上战袍,追求属于自己的自由与平等。

所以他靠着自己出色的记忆力,和在社会上学到的玩弄手腕的粗浅功夫,靠着几个爱自己的贵妇一步步爬高,可是他忘了,他借助力量的人,却是他谋算打败的人;他没有真正的战友,他的心极易动摇;他并没有为大众谋福,他依然不成熟……所以,当他真正领悟到这些是,时机晚矣。眼看着曾深爱自己的德・肖兰夫人在远处倒下,他的手中握的手枪也暗示着他自己最终的归宿。

愚蠢的爱情

除了与连自己的命运外,这部作品最亮丽的,便是痴情的德・肖兰夫人和傲气的玛蒂尔德小姐。她们原本都是极聪明的,德・肖兰夫人曾受全市男士的追捧而毫不动摇,而玛蒂尔德小姐无疑是京城最善良的舞会皇后,可不约而同的,她们在于连面前完全忘记了自己的高高地位,变得笨拙而不知所措:德・肖兰夫人帮助于连施展出他的才能(夫人盲目的崇拜让与联想到了更多展示能力的手段),而玛蒂尔德小姐则是用各种方式帮助于连抬升他的身价。两位才女把心血全部投在他身上,然而在最后,一个损失了与的感情,一个则魂归天际。或许于连从来没有真心爱过她们中任何一个,他爱的是攀援而上的巨大权力与他原来卑微出身之间的落差,以及他妄想中如拿破仑一般的自己。

可笑的世情

在书中的导读部分说道,司汤达撰写这部作品,绝不仅仅是为了描述一个可悲的爱情故事,而是为了讽刺,讽刺那个在封建势力下老百姓苟延残喘的社会。尽管于连是幼稚的,自私的,不明世事的,但他判决时在法庭上义正言辞的一番话却令我震撼!“先生们,我本没有荣幸属于你们哪个阶级,你们在我身上看到的是一个农民,一个起身反抗他卑贱命运的农民!”一瞬间,于连变得如此可爱又可怜,如果不能反抗这黑暗的社会、悲惨的命运,他宁愿用死来证明自己的忠心,不至被世人耻笑。这气节,无疑是全篇的高潮!即使在极现实的我们眼中,也足以值得一阵叹息和一声赞同!

于连的一生极其短暂,他的失败在他妄图只身挑战庞大的阶级统治集团时就已经注定。可是,就算这种野心在现在看来太直白太缺少计划性,但是我们中总得有几个肯献身,肯挑战命运的人,不是吗?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227071.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梦里花落知多少》读后感400字

    女孩子,喜欢读小说,喜欢浪漫,这是定理。今年仲夏,我迷上了一本梦一般的作品,你猜对了,它叫《梦里花落知多少》。 没有玫瑰,没有华丽的告白,只有真。北京,一群热爱生活的人,在一起,过…

    读后感 2022年8月9日
    99
  • 读《福尔摩斯选集》有感300字

    最近,我读了一本书名叫《福尔摩探案选集》里面的故事深深的吸引了我,很好看! 这本书是我作者是一个英国人名叫:“阿瑟.柯南.道尔”他是杰出的侦探小说家、剧作家,他1885年获得医学博…

    读后感 2022年7月23日
    101
  • 《创新者的窘境》读后感2000字

    作者:傲宇 近期读英文著作多一些,所以更多的内容写在了英文博客之中,然而不可偏隅一方,所谓中西博采,所以间隔也开始读一些中文的书籍,例如这本著名的『创新者的窘境』。 作者不久前去世…

    读后感 2023年2月4日
    52
  • 《机器人总动员》读后感300字

    在这个里,我迷上了一本书,叫《机器人总动员》,这本书有两个主人公,是瓦力和伊芙。瓦力是清扫垃圾的机器人,他喜欢收集小东西,他无意间捡到了一颗种子。可伊芙是高级机器人,被“功理号”派…

    读后感 2022年8月8日
    127
  • 《康震讲李清照》读后感600字

    繁华似梦―读《康震讲李清照》读后感 恰闻那日风光正好,花香四溢,吾与卿于书中相遇。 卿乃是书香才女,天之骄子,二八年华,便词名初显。做得一句“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眼前便惊…

    读后感 2022年6月17日
    188
  • 《当良知沉睡:辨认身边的反社会人格者》读后感_800字

    《当良知沉睡:辨认身边的反社会人格者》读后感800字 这本书会让我想起《天生变态狂》-作者是一名脑科学家,他从大脑结构(遗传)上来解释为什么有些人有“天生变态狂”的潜质-他们的大脑…

    读后感 2022年9月7日
    16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