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西林壁》读后感600字

 学习古诗《题西林壁》有感

古诗《题西林壁》出自宋代大诗人苏轼之手。原诗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诗的大意是: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庐山,庐山都会显现出不同的姿态,横看山岭连绵起伏,侧看奇峰凸起,远看、近看、俯视、仰视,都会看出不同的景象。为何看不出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只因我身处在庐山之中呀。

这首诗表面看去是写庐山,实际上作者是想通过这首诗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即对同一事物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就会产生出不同的看法、印象。

看山如此,看别的事物不也一样吗?就拿人来说吧,从空中往下看,人就是一个小黑点。从这个角度去判断一个人的外貌,结论显然是不正确的。

传说古代有两个人,分别站在盾牌的一面,一个说盾牌是金子做的,一个说盾牌是银子做的,他们俩争得面红耳赤也互不相让。就是因为他们各自只看到盾牌的一面就妄下结论。

其实表面形象我们还比较好把握一点,那内在的东西那就更难把握了。

说起近代的汪精卫大家并不陌生吧,他仪表堂堂,又在日本留过学,真是才貌双全。但他抗日战争时期却当了个大汉奸,成了历史的罪人。

《三国演义》大家都看过的吧。有个叫庞统的名士,他去投奔曹操,曹操看他相貌丑陋,没有把它当一回事。后来他一气之下投靠了孙权,为孙权创立吴国立下了汗马功劳。这就叫人不可貌相,才不可斗量。

我想,看身边的也是这个道理。我班有个各门成绩都名列前茅,你不能因此就说他什么都好,我看他的自理能力就是弱项。我们班有几个同学成绩虽然差一点,但也有各自的长处:有的会画画,有的会歌唱,有的爱劳动……

总之,正如这首诗所阐述的道理一样。我们要想正确地认识一个事物,不光要多角度地去观察它的外表,还要深入地了解他的内部。这样我们对一个事物才会有一个比较全面的,符合实际的了解。一叶障目,以偏盖全那是万万不可取的。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227083.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从小学习做人》读后感作文300字

    《从小学习做人》读后感作文300字: 我读了《从小学习做人》后,让我受益匪浅,但同时又让我想起了一件令人惭愧的事。 那是一个非常寒冷的一个早上,上完了语文课,该上体育课了,我仍然坐…

    读后感 2023年2月8日
    47
  • 《毛泽东传》读后感1000字

    《毛泽东传》读后感1000字: 《毛泽东传》读了将近一半了,与之前读过的传记相比,部分内容略显艰涩,主要是在某些地方加入了对政治、时局及人物的心理和动机的思考与推测。目前针对此书前…

    读后感 2023年2月12日
    51
  • 读《柳林风声》有感

    人生得河鼠这一知己足矣!这是我读《柳林风声》这本书最大的感受。书中的河鼠可以说是宽容、正义、机智、勇敢的化身。 河鼠和鼹鼠一起住在一条清澈的大河旁,他很喜欢鼹鼠,对他很体贴,还教会…

    读后感 2022年7月10日
    139
  • 遥远的野玫瑰村读后感

    【第1篇】 早就听说过日本作家安房直子的故事十分的引人入胜,于是费尽心思终于给我在图书馆借了一本《遥远的野玫瑰村》。 安房直子是日本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由日本女子大学国文科。于196…

    读后感 2022年7月17日
    231
  • 读《坐在向日葵上的女孩》有感

    这是一篇读后感700字作文,欢迎点评和分享~感谢你的阅读与支持! 温暖的阳光照射在我的书桌上,书桌旁,我正在认真地看《坐在向日葵上的女孩》这本书。细细品味书中蕴含的情景,我仿佛也身…

    读后感 2022年10月24日
    64
  • 课文《金色的鱼钩》读后感400字

    课文《金色的鱼钩》读后感400字: 新学期,老师发给我一本新的语文书。我迫不及待地翻开了,看见了一篇课文——《金色的鱼钩》,看完之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这个故事发生于1935…

    读后感 2023年2月9日
    34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