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奇遇》读后感600字

读《奇遇》有感

今年暑假,我看了一本《暑假奇遇》的书。这本书的作者是远近闻名、人人皆知的著名作家:杨红樱阿姨。

这本书主要写了:在城里上学的时候,马小跳总是现实间隔的太慢太慢;在山需家度暑假时,马小跳总是嫌时间过得太快太快,因为还没有玩够,天就黑了。马小跳与小们教黑猪拉车、学滑冰,和大黄狗捉迷藏,玩得可疯了在那里马小跳还见识了穿山甲、娃娃鱼、果子狸等许多珍稀……一群猴子喜欢在景点抢游客的相机、背包,拉女游客的花裙子,马小跳想尽所有的办法,最后终于让花花太岁那些猴子不敢再下山来作恶多端了!

我在这本书里做喜欢的动物是:黑旋风,最喜欢的人物是:马小跳,黑旋风是一头有理想的猪,黑旋风的理想就是跑的能像骏马一样快,甚至比骏马还快些。我非常佩服杨红樱阿姨,他能把一头猪写的那么生动,果真不是一般的作家,配得上“著名”这个词。

《暑假奇遇》里还有很多的动物、小伙伴们,他(她)们都是马小跳的好们,他们也是我喜欢的角色。

在我的记忆里,有两件事我印象最深刻,一件事:爱管闲事儿的大黄狗在山上看见了一只受了伤的鹿,大黄狗把马小跳拉到了山上,马小跳看见了就和“小非洲”(马小跳好朋友)把它带到了兽医那里,兽医从鹿的肚子里取出了一只小鹿,大黄狗就把它当做了自己的孩子,天天给它喂奶,第二天,马小跳和“小非洲”到兽医那里问那只大鹿是怎样死的,兽医取出了至少有二十只白色塑料袋,兽医说:“这只鹿是吃了白色塑料袋,胃里全是白色塑料袋,无法进食,然后活活饿死的。”

马小跳说:“这些旅客实在是太可恶了,吃完了食品,就把白色塑料袋扔在地上”

后来马小跳想了一个办法,他教奶奶家的鹩哥说这样的一句话:“是谁把小鹿的杀死的?是白色的塑料袋把小鹿的杀死的!”马小跳他们到旅客进山观景的必经之路,马小跳、小非洲、大黄狗和小鹿都去了,许多旅客看了都不以为然,没放在心上,但是每当那些旅客们要把白色塑料袋扔在地上的时候,他们的心里就会出现那句话:“是谁把小鹿的妈妈杀死的?是白色的塑料袋吧小鹿的妈妈杀死的!”

我感觉杨红樱阿姨不管这个内容写的是真是假的,我们都应该把白色塑料袋扔在地上的那样不仅破坏了,还污染了环境,所以我们千万不能把白色的塑料袋扔在地上。

还有一件事儿就是:在一个饭店里,他们竟然爪穿山甲当饭店的食品,这样的老板太黑心了,要知道穿山甲是国家保护动物,他们竟然为了赚钱去抓穿山甲来卖,这种人眼里就只有钱、钱、钱,他们认为有钱就是万能的,这种简直就是没了人性!

这个就是我读《暑假奇遇》的感受了,我还希望我也有一个不一样的暑假!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232357.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读《林海雪原》有感500字

    怀念英雄 ――读《林海雪原》有感 读了《林海雪原》之后令我受益匪浅。文章主要讲了一个抗战时期的故事。在晚秋的拂晓,白霜的蒙地,干冷干冷的天气中,解放军们向敌人出发了。面对冷血的敌人…

    读后感 2022年6月13日
    100
  • 珍贵的童年

    珍贵的童年 ――读《城南旧事》有感 最近,我读了由汕头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现代著名作家林海音的《城南旧事》。这本书是以一个六岁小女孩――英子的视角,用怀旧的笔调描绘了二十世纪初北京南城…

    读后感 2022年7月5日
    117
  • 巴金的《家》读后感1000字心得体会

    巴金的《家》读后感1000字心得体会: 读巴金的《家》,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回味书中的情节,不禁思绪万千。《家》以上世纪二十年代初期中国内地城市四川成都为背景,叙写了高家具有代表…

    读后感 2023年2月8日
    29
  • 《一生》的读后感400字

    最近,读了莫泊桑的小说,使我对生活有了更多的认识。他用高超的白描的表现手法,反映了社会的真实性。单纯的情节内容,传递出丰富深厚的情感,颇为感动人心。 这篇小说叙述了女主人公约娜的生…

    读后感 2022年7月25日
    74
  • 电影《熊猫回家路》观后感500字

    爱心和童心的融合――电影《回家路》观后感 里看了好多部电影,我觉得最好看印象最深的还是《熊猫回家路》,它虽然没有象其他电影那样有复杂曲折的情节,也没有惊险刺激的打斗和气势壮观的大场…

    读后感 2022年6月14日
    545
  • 《稻草人》读书感悟600字

    读《稻草人》有感 每逢,我都会阅读几本好书,今年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一本书便是著名作家叶圣陶写的童话《稻草人》,书中如诗情画意般的场景描写,让我仿佛置身其中,丰富多彩的故事情节,令我…

    读后感 2022年7月7日
    11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