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红楼――那些人物

红楼梦中的女孩子们,你最喜欢谁?

探春是贾政的女儿,而她的赵姨娘是一个丫头出身的卑微的妾。或许因为卑微的出身,赵姨娘似乎总是愤愤不平,嫉妒他人,总觉得自己受了天大的委屈,也把这委屈转化成报复他人的恶毒语言或行为,连自己亲生的女儿探春,也不例外。

探春聪明、大器,极力摆脱母亲卑贱出身的牵连,她努力为自己的生命开创出不同于母亲的格局。她处事格正,小小年纪便代理王熙凤管理家务,且有条不紊,兴利除弊,精明干练。

但是妙玉呢?

妙玉是一个没落的官宦人家的女儿,年幼时因身体不好,不得不出家为尼,她寄养在贾家的寺庙中,看是修行,心中却积压着不可说的苦闷。妙玉美貌且才华横溢,但她孤傲,看不起俗世的人,对乡下来的刘姥姥嗤之以鼻乃至厌恶,她有严重的洁癖,孤芳自赏。这样的性格,无论在什么时候,恐怕也很难有知心人。

但是,《红楼梦》的作者,委婉的使人们感受到妙玉孤僻背后隐藏的热情,她爱过宝玉,可妙玉是已出家的尼姑呀! 可叹这,青灯古殿人将老;辜负了,红粉朱楼春色阑。到头来,依旧是风尘肮脏违心愿。好一似,无瑕白玉遭泥陷;又何须,王孙公子叹无缘。

所以妙玉的不近人情,正是一种防卫,间接展现了她的苦闷,柔弱,无助,我们能够“不喜欢”乃至“嘲笑”妙玉吗?

曹雪芹的红楼梦里,没有“嘲笑”,只有“悲悯”;没有“不喜欢”,只有“包容”。他引我们去看各种不同形式的生命,高贵的、卑贱的、残酷的、富有的、贫穷的、美的、丑的。

作者通过一个个不同形式的生命,使我们知道她们为什么“努力”,为什么“孤僻”,为什么“爱”,为什么“恨”。

宝玉关心每一个人,他对任何生命形式,都没有“不喜欢”,都没有恨,包括地位卑微的丫头、仆人,在他的心目中,都是应该被尊重的对象,都是可以被欣赏的美。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正是宝玉的本性。似乎花心且痴呆的贾宝玉,才是红楼梦中最美好的人!

初读《红楼梦》,喜欢黛玉,喜欢她的高傲与孤独;也会喜欢史湘云或探春,喜欢她们的聪慧才情,大方气度,喜欢她们积极而乐观的生命态度。

再读《红楼梦》,看到的人,不再是宝钗,王熙凤,不再是风光亮丽的人,而是作者用极悲悯的笔法写出的贾瑞和薛蟠等人,他们或堕落,或沉沦,但作者却只是叙述,没有轻蔑或批判。

《红楼梦》,包容每一个,即使是最卑微的角色。

《红楼梦》多读几次,回到现实人生,看到身边的人们,原来也都如《红楼梦》中一样,背负着自己的宿命,走向自己的命运,或许我们会有一种领悟—对生命的尊敬。

《红楼梦》其实是一本“佛经”。

指导点评:

读《红楼梦》,体味人生百态,学会包容,小作者心胸何其宽大。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232402.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韩非子》读后感400字

    经常削剪大臣的树干,剥夺掉他们的权势。 经常削剪大臣的枝干。数,多次,经常。 汹渊:汹涌的深潭,比喻奸党势力雄厚。 做君主的。应当经常削剪臣下的树干,不要让他们的树木枝叶茂密; 臣…

    读后感 2023年2月11日
    35
  • 梁山起义的故事——《水浒传》读后感1000字

    梁山起义的故事——《水浒传》读后感1000字: 五一小长假期间,语文老师要求我们在四大名著和《儒林外史》中选读两本,就一本书写一篇读后感。我想从中选一本新书读,而《红楼梦》《西游记…

    读后感 2023年2月9日
    55
  • 读《狼道》有感600字

    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读《狼道》有感600字: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说的是诸葛亮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只要时机成熟,就能够获得成功。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要想获得成功,就要做好充分的…

    读后感 2023年2月12日
    34
  • 《班长上台》读后感

    诚信是金 ――《班长上台》读后感 里,我读了冰心写的儿童文学丛书《班长上台》。这本书共由25个小故事组成,读后我懂得了许多深刻的道理。 其中有则《打赌吃蚊子》的小故事,讲的是有个叫…

    读后感 2022年7月19日
    146
  • 《单臂猿的末日》读后感800字

    靠山是辅助,自身是关键 ――读《单臂猿的末日》有感 能给我们许多启示:滴水可以穿石,是在告诉我们做事应持之以恒;大地能载万物,是在告诉我们求学要广读博览;青松不惧风雪,是在告诉我们…

    读后感 2022年6月3日
    334
  • 《冰与火之歌》读后感500字

    《冰与火之歌》读后感500字: 去年的时候就开始零零碎碎的看一会儿冰与火之歌的小说。原计划是在新一季上映前,小说的进度要跟上,奈何拖拖拉拉现在才看到第三卷。 好故事总会有些充实的背…

    读后感 2023年2月12日
    79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