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的“书假”

快乐的总是漫长的,总是需要东西来打发的。,我阅读了很多书,但给我印象最深刻的,要数二十世纪一个独特的生命个体以其勇敢的方式震撼世界的女作家,那就是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海伦・凯勒,1880年6月27生于美国南部,十九个月大时因病失去视力和听力,陷入盲、聋哑的黑暗。6岁时,安妮・莎莉文来到了她的身边,开始教她盲文读写。后来,她不断努力,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并于美国哈佛大学拉德克力夫女子学院,成为一名知识渊博,还掌握英、法、德、拉丁和希腊5种文字的著名作家和教育家。1968年6月1日下午,海伦在睡梦中平静地走完了她奇迹般的一生。

海伦写了:“如果真有奇迹,我能拥有三天光明,哪怕接着再回到无边的黑暗中去,我想我也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我将会在这宝贵的三天里争分夺秒,一分钟当两分钟用。”

是啊!海伦是个与世界隔绝的人,她都考入大学,还是美国著名大学,我们为什么不可以呢?

生理上的残缺并不可怕,最让人可怕的是心灵聋哑盲了,那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残疾呢!唯有使自己读书,让心灵与世界交流,才能感觉到世界的美好。读书,可以使人变得一天天比一天天安详、博大;可以使人变得一天天比一天天懂得爱与奉献。这样,才可以使我们的生命变得强大而富有价值!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告诫身体健全的人们:一定要珍惜时间、珍爱生命,珍视光明、把握人生、关爱他人。

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让我受益匪浅,她的勇敢顽强、勤奋好学与仁慈正义,这些精神,催我奋进!有海伦・凯勒相伴的“书假”,我过得非常快乐,有意义!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232504.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陈寅恪的最后20年》读后感1000字

    《陈寅恪的最后20年》读后感1000字! 作者:壹颗桃纸 第一次听到陈寅恪先生的名字是在《圆桌派》的一集,看似闲谈中亦能感觉出文化界对陈先生的仰望和敬意。 说起来大约也是种缘分,自…

    读后感 2023年2月6日
    77
  • 孔乙己读后感600字

    孔乙己是我很早就读过的一篇文章,当时我还没能琢磨透其中的意义,单纯的觉得孔乙己很惨,但是当我现在再细细品读之后,所感受到的就不仅仅是孔乙己悲惨的生活,更感受到了正是当时的社会塑造出…

    读后感 2022年7月24日
    96
  • 读《一个天才杂技演员》有感200字

    在里我读了很多书,其中印象最深刻的是《没头脑和不高兴》。   其中里面的一个故事给我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题目是,《一个天才杂技演员》讲的是杂技演员泰焦傲的故事,他平时练功特别勤奋,…

    读后感 2022年6月18日
    169
  • 《沙与沫》读后感400字

    一个饱经沧桑的老人,对年轻人讲些为人处事的哲理,在平静中流露出悲凉。          &…

    读后感 2022年7月26日
    95
  • 《京华烟云》读后感1500字

    《京华烟云》读后感1500字: 《京华烟云》是林语堂旅居巴黎时,于1938年8月至1939年8月间用英文写就的长篇小说,英文书名为《MomentinPeking》。《京华烟云》是他…

    读后感 2023年2月15日
    50
  • 《疯癫与文明》读后感1000字

    《疯癫与文明》读后感1000字! 作者:怕登楼 本书来自福柯的博士论文。相较于我先前读过的福柯《规训与惩罚》而言(惭愧于目前只读过福柯这两本书),本书明显异常混乱难读。念其经典,硬…

    读后感 2023年2月5日
    52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