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公好龙寓言故事内容(叶公好龙故事及教人道理)

《叶公好龙》是一篇著名的寓言,出自于汉代刘向编撰的《新序·杂事五》,原文如下:

“子张见鲁哀公,七日而哀公不礼。托仆夫而去,说:臣闻君好士,故不远千里之外,犯霜露,冒尘垢,百舍重研,不敢休息以见君。 七日而君不礼,君之好士也,有似叶公子高之好龙也。 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 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施尾于堂。 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

叶公好龙寓言故事内容(叶公好龙故事及教人道理)

这个故事用生动的比喻,辛辣地讽刺了叶公的言行不一,揭露了以叶公为代表的那种们只唱高调、不务实际的思想作风。那么,历史上真的存在一个假意爱龙,真心怕龙的叶公吗?他为什么这么做呢?

一、叶公其人

叶公名沈诸梁,字子高,是春秋末期楚国军事家、政治家。他是春秋五霸之一的楚庄王的曾孙,被封在楚国北疆重镇叶邑,故称为“叶公”。他与孔子是同一时代人,两人还曾有过交流。

叶公好龙寓言故事内容(叶公好龙故事及教人道理)

孔子

《论语·子路篇》记载了“ 叶公问政”的故事。“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 直在其中矣。”叶公问为政之道,孔子称为政之道就是让远近的人都快乐。这是孔子周游列国时发生的事,当时孔子向叶公求官,但叶公与孔子交谈后发现两人“道不同”,所以拒绝了孔子。所以很多后人推测“叶公好龙”的故事,极有可能是孔子的某位弟子编出来讽刺“不真心爱人才”的叶公的。

叶公在叶地为官时,励精图治,兴水利,劝农桑。率民众修筑的东、西二陂,可灌溉农田数十万亩,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农田水利灌溉工程之一,对叶地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叶公好龙寓言故事内容(叶公好龙故事及教人道理)

叶公

公元前479年,楚国重臣白公胜在楚国都城发动叛乱,杀死了令尹子西、司马子期,并劫持惠王欲自立。已近耄耋之年的叶公闻讯后,毅然出兵平叛,立下定国之功。事后叶公被楚王封为令尹兼司马,同时执掌楚国军政大权。但是叶公平叛并不是为了个人的荣华富贵,在楚国恢复秩序后,叶公让位于贤,回到叶地颐养天年。他死后,子孙中有人以封地为姓,改姓叶氏,此即为叶姓的起源。

二、叶公对龙的真实态度

图腾崇拜是原始社会普遍存在的现象 ,中国历史上的图腾很多,凤、燕、虎、熊、马 、龙、龟等等动物都曾是不同部族的图腾。

楚人原本来自鲁地,后来随着周民族的向东扩展以及黄河流域气候的逐渐改变而南迁 , 之后发展到南方的江汉流域。战国时期,楚国疆域进一步扩张,西北到今陕西东南部 , 西南到今广西东北部,东北到今山东南部一带,与东夷后裔混居在一起 。

叶公好龙寓言故事内容(叶公好龙故事及教人道理)

楚人

“凤”是楚人的图腾,江陵马山楚墓出土的《三头凤纹绣》中, 凤的形象极为怪异,凤首如袅, 双翼对举, 双翅张开,攫住一条盘曲的长蛇。这条长蛇实际上就是当时中原部族崇拜的龙图腾。在同时出土的另一幅《凤斗龙虎纹绣》中,内容也是表现龙凤相斗的场景 ,同样是凤胜龙败 。楚人这些图案中,都突出了凤鸟的勇猛 , 保证凤在与龙的争斗中能够胜出。

屈原的作品中,无一例外的赋予了凤鸟高尚、圣洁、优雅的人格品质。“莺鸟凤皇,日以远兮。燕雀乌鹊 ,巢堂坛兮”,对凤鸟意象赋予理想人格, 是以屈原为代表的楚人对崇拜凤鸟的又一例证。

楚人尊凤,其周边国家却普遍尊龙。无论是吴国、越国还是晋国,龙都被视为最聪灵的动物 ,连孔子问礼于老子,回来后都对自己的学生说 “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将老子比做“龙”。

叶公好龙寓言故事内容(叶公好龙故事及教人道理)

楚国文物中的凤崇拜

楚人被崇拜龙的部族包围,对龙自然会产生一种忧惧。为了与崇拜龙的部族进行抗衡 , 楚人刻意增添了凤鸟的战斗力, 创作了许多“凤胜龙败”的文化作品,寄托了楚人 胜周边部族的渴望。 楚人长期生活在中原边缘,被中原国家视为蛮夷, 楚国自楚庄王开始,不断向北用兵 , 想进人中原,也是想得到认中原文化的认同。作为中原国家象征的龙,让楚人又爱又恨, 表现出一种极为复杂的文化心理。

“叶公好龙”故事发生在孔子周游列国之时,此时恰好是楚国的邻国越国的国君勾践卧薪尝胆,灭掉吴国之际。叶公是楚国的政治家,他一方面认同中原文化,另一方面对中原各国也保持着警惕。说出“叶公好龙”故事的子张在此时随孔子来到楚国,陪着孔子和叶公有过一次交流,但是这次交流并不成功。善于洞察人心理的子张看到了叶公对中原国家又爱又怕的复杂内心,所以在孔子求官不得的情况下,讲了一个“叶公好龙”的故事,来讽刺叶公,也是讽刺楚人那种矛盾的心理。

叶公好龙寓言故事内容(叶公好龙故事及教人道理)

孔子周游列国

楚人的这种矛盾心理直到战国时期灭越之后,楚国国力大张,许多尊龙的诸侯国都被楚国纳入了自己的地图之后,楚人对龙的担忧这才有所减轻。随着楚国成为春战国七雄之一,楚人也渐渐得到了中原诸侯国的认可,从文化心理上完成了向中原文化靠拢。为了和中原好龙的文化风气相一致,楚人将龙文化和凤文化相结合,创造了楚人的龙凤文化,凤与龙从此和平共处 。“叶公好龙” 的故事隐藏着春秋时期楚人对龙又爱又恨的社会文化心理,而并不是真的有一个时时刻刻离不开龙的叶公。

三、叶公好龙背后的政见之争

孔子在楚国,与之交流的楚国贵族很多,为什么子张不嘲笑别人,而只嘲笑叶公呢?这是因为孔子与叶公的交流并不愉快,两人因政见不同而不欢而散。

叶公好龙寓言故事内容(叶公好龙故事及教人道理)

孔子与叶公论政

叶公与孔子主要是探讨为政之道。孔子认为: “ 政在来远附迩”,也就是想办法使有才能的人欢悦,“则远人来至也”。孔子这个主张与叶公治理叶邑的政策并不冲突,叶公在叶邑兴修水利、保境安民,政绩很好,孔子也早有耳闻。这两人主要的分歧是 “直躬”之争,也就是在治国理民适用什么样的法律和道德。在这点上,叶公与孔子存在着很大的分歧,导致孔子在楚国求官的失败。

据《论语·子路》记载,叶公对孔子说:“ 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 孔子对曰:“吾党之直躬者异于是: 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这就是著名的“直躬之争”。这是叶公和孔子在治民方略上的根本分歧: 孔子注重亲情伦理,主张父为子隐,子为父隐, 哪怕是偷羊犯罪,也不能检举告发,反对大义灭亲;而叶公是法家人物,主张人伦不能置于法律之上,每个人都应该遵纪守法,明辨是非,反对情大于法。

客观上讲,叶公的观点更加先进和公平,也更加符合现代人的法制思想。但是两人的争论却 被后世儒者随意附会,尤其是汉武帝“ 罢 默百家,独尊儒术” 之后,儒学的伦理纲常渗透到社会各个方面,孔子的言行被统治阶级定为社会道德行为准则和封建正统法律思想,叶公与孔子的争论,以及叶公的“直躬”观被认为是有违伦理的,孔子“父子相隐” 的 “直躬观”反而得到统治者的全面肯定。然而历史证明孔子德治并不意味着父子相互包庇, 叶公的法制思想现在已被人们广泛接受。

叶公好龙寓言故事内容(叶公好龙故事及教人道理)

孔子适楚

孔子与叶公问政之后,孔子希望叶公能抛弃分歧,能举荐自己,让自己在楚国实现政治抱负。 可是叶公因为与孔子政见不同比较犹豫,所以又一次向孔子的弟子子路去问孔子平时的为 人。

但是子路出于某种原因,并没有给叶公留下好印象,所以孔子闻之,对子路说: “由,尔何不对曰:`其为人也,学道不倦,侮人不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云尔。”孔子很希望给叶公留下一个好印象,对子路失去这么好的一个机会表现出了一些不满 。

四、“叶公好龙”辩

孔子周游列国的目的是想实现自己治国的理想,孔子这时已六十三岁,留给他的机会不多了。这次机会错过了,也许再也没有好机会了。孔子的人品道德是不容置疑的,他与叶公的政见分歧只是单纯的政见不合,孔子本人并没有做出任何贬损叶公的举动。

叶公好龙寓言故事内容(叶公好龙故事及教人道理)

后世的儒家弟子在此事上颇为老夫子不平,不断的攻击叶公。“叶公好龙” 的故事就是这种背景下产生的。子张用“叶公好夫似龙而非龙者” 讽刺统治者都和叶公一样,不是真心的爱龙,其背后的含义就是指斥叶公和鲁哀公 等人都是表面上爱才,实际上“非好士也” 。孔子周游列国不得重用,就是列国中普遍存在叶公这样的假爱龙的当权派。这则用来攻击叶公的杜撰出来的故事,也让楚国名臣叶公背上了千年不白之冤。

历史上为叶公鸣不平的人也不少。北宋大诗人黄庭坚写过一首七绝 :“叶公在曹真龙去,王令何时白鹤归? 柑粕相传炭青史,独怀千古对容徽。” 但是众口砾金之下,谣言讲了千遍也成了“真理”,一位历史的杰出人物被一则故事歪曲,谬流至今,不禁让人产生多少感叹。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236103.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一句话形容自己的句子(女生自我介绍幽默大气)

    1.生活不能等待别人来安排,要自已去争取和奋斗;而不论其结果是喜是悲,但可以慰藉的是,你总不枉在这世界上活了一场。 2.从今天起,努力去做一个可爱的人,不要羡慕谁,也不要埋怨谁,在…

    2022年7月14日
    185
  • 关于我爱你经典说说 我爱你非常爱你的说说

      1、我的小艺术家眼里的世界,和他一样美好。只是我的一切言辞都贫瘠起来。想说的那些情话也一下让我变得张口结舌,能说出来的只剩“我想你”“我爱你…

    美文 2023年2月15日
    40
  • 形容互利共赢名言名句(真诚合作的经典优美诗句)

    真诚合作的经典优美诗句 一、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节选《论语·子路》。团队的合作并不是互相迁就,一味地回避问题,并不能有利于团结。君子会相互协调,保持自己独特的见解,而小人…

    2022年5月13日
    3.2K
  • 最透彻的人生感悟短句(人生感悟经典名言短句)

    一、希望是惟一所有的人都共同享有的好处;一无所有的人,仍拥有希望。 二、生命有裂缝,阳光才能照得进来!路上有坎坷,人才变得坚强起来! 三、这个世界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善良, 但你总该…

    2022年5月21日
    195
  • 关于表达很无奈委屈的句子187句

    一)、其实一直到最后,都没有放弃。只是到最后,我们都受尽了委屈。 二)、不管曾经执念多么深刻,痛彻心扉也要挽留,可最终敌不过岁月的尘垢,还是要笑着放手。 三)、很多人闯进你的生活,…

    美文 2023年1月22日
    50
  • 抒情古诗词五首

      捣练子 ·tan官泣(词林正韵)   金满舍,玉堆仓。碧瓦红墙女上床。   幽梦尽头监做伴,省身才晓夜茫茫。   渔歌子.远捕渔夫摆渡回   远捕渔夫摆渡回,口中哼曲海鸥随。 …

    美文 2022年11月12日
    5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