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意怜幽草全诗是什么(晚晴的古诗词赏析)

李商隐因为一生失意,所以他的诗多缠绵悱恻、哀婉忧伤,不过,李商隐也偶有明朗乐观的诗篇。

比如《晚晴》,全诗充满明朗乐观的情怀,写出了雨后晚晴那种明净清新的独特美感,其中第二联“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是千古佳句。

天意怜幽草全诗是什么(晚晴的古诗词赏析)

晚晴

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

越鸟巢干后,归飞体更轻。

这首诗写于李商隐在桂林当幕僚的时期,李商隐一生最大的痛苦,就是深陷牛李党争,一直受到忌恨与排挤。写这首《晚晴》时,他跟随郑亚到了桂林,郑亚对他比较信任,让他在冷漠的官场中感受到了一丝人情的温暖。

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

夹城是指城门外的曲城。诗人深居桂林城中,俯看城门外的曲城,虽然春天已经过去,但初夏让人感觉尤为清朗。

首联起义不凡,一般诗词,深居往往传达出孤寂的心情,春去则传达年华逝去的忧伤,但诗人深居而登览全城,春虽去,但初夏却给人一种清朗的感觉,奠定了全诗温暖柔情的情感基调。

天意怜幽草全诗是什么(晚晴的古诗词赏析)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幽草受到雨水的润泽,在夕阳下散发着光泽,让人感到上天对幽草的怜爱。人间的晚晴,虽然美好而短暂,但更让人分外珍重。

幽草孤寂,晚晴短暂,但诗人却没有这种感觉。他看到的是,久遭雨潦之苦的幽草,忽遇晚晴,在阳光的照耀下生意盎然,倍感温暖,让人体味到一种分外珍重的情感。

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

登上更高的楼阁,凭栏远眺,天高地迥,微弱而柔和的斜晖,穿过小窗,分外明朗。

这一联写诗人对晚晴的珍重,因为对晚晴的珍重喜爱,所以诗人登上更高的楼阁,感受晚晴的美好。”微注”,是说光线显得微弱而柔和,虽是写诗,却让人感受到,仿佛这晚晴的阳光充满着温暖的柔情。

越鸟巢干后,归飞体更轻。

越鸟的窝巢已被晚晴的阳光晒干,它们体态轻盈,归飞回巢。

尾联继续写晚晴对世间万物的怜爱,它照干了越鸟的巢穴,也照干了越鸟翅膀上的雨水,让它们能轻盈地归飞回巢。诗中蕴含了诗人终于摆脱政治斗争,一身轻便的内心感受。

天意怜幽草全诗是什么(晚晴的古诗词赏析)

这首《晚晴》,暗含着诗人受到郑亚信任,摆脱政治斗争的愉快心情,本是一首有所寓托的诗,但诗中写是浑然无迹,无意言志,无意抒情,写法更接近于“在有意无意之间”的“兴”。诗中抓住初夏雨后晚晴那种明净清新的感觉,这美好的时刻让人对世间万物充满了怜爱,让我们感受到了人生万物的脉脉温情,这温情让人分外珍重。《晚晴》实在是一首不可多得的好诗。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236749.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这个世界,有泪自己流,有苦自己受

    不是你的菜,别去揭锅盖; 不是你的爱,不要去依赖。 人生, 看你的人多,懂你的人少; 说你的人多,帮你的人少; 相遇的人多,相依的人少。 人生的八个关键词: 忍耐: 不是胆怯懦弱。…

    美文 2022年12月14日
    35
  • 诗经采薇翻译及解析(诗经采薇赏析及诗文含义)

    ​这几句诗哪怕就是单独地吟诵,我们也能感觉出来不是仅仅描写自然天气吧。这该是个怎么样的时节呢?让我们想起这几句上古的诗? 从前面的“杨柳依依”到后面的“雨雪霏霏”,很明显地季节区别…

    2022年6月26日
    132
  • 木兰诗原文及意思

    木兰诗原文及意思   全诗以“木兰是女郎”来构思木兰的传奇故事,富有浪漫色彩。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木兰诗原文及意思,欢迎大家参考借鉴。   《木兰辞》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

    美文 2022年11月28日
    52
  • 关于凄凉的句子_孤独唯美凄凉的句子(孤独的句子唯美简短)

      凄凉的句子_孤独唯美凄凉的句子   一)风雨凄凄:凄凄:寒冷。风雨交加,清冷凄凉。   二)深夜,万籁俱寂,偶尔闻听一些虫鸟残声,孤寂的心更增几分凄凉。   三)总有一天我会从…

    美文 2023年1月29日
    33
  • 菩提雪诗歌

      秋过后,   天转凉,   便已备好了行装;   翻千山,   阅沧桑,   赴许你的梦一场;   叶为舟,   风作桨,   划过寂寞的荷塘;   断桥边,   孤舟上,  …

    美文 2023年3月1日
    253
  • 描写月亮的诗

    描写月亮的诗   引导语:月亮自古以来就被人们寄托情感,那么哪里能够找到有关描写月亮的诗呢?接下来是小编为你带来收集整理的’文章,欢迎阅读!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美文 2022年12月28日
    33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