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狩猎者》观后感1200字

世界和平――观《狩猎者》后感

2017年5月25日,带我们重温一遍红色经典――《狩猎者》。回想当初日本人侵略我们中华民族领土,虽这事已过去了,但他们的侵华战争,让我们难以忘却这一耻辱!

十六岁的山子从小就跟在身边学习打猎,不久鬼子血洗山子所在的村子,他的爹娘惨死在日本人的刺刀下,从此他就成了一个孤儿。

他偶遇八路军正在围剿鬼子,却不想漏掉一个,山子“下套”把在逃的日本兵给抓住了,山子拿走日本兵掉的枪,闻讯追赶而来的八路军自然觉得是他们的战利品,山子与八路军这样僵持了好一会儿,山子提出参加八路军,却被连长拒绝了,而他也一直跟着八路军。

还懵懂的他不能够理解抗日真正的意义所在,但他知道,父母惨死在日本人的刺刀下,一定要让他们付出代价!

了解他的情况后,山子半正式的加入八路军,成为其中的一员。在那个年代,武器对八路军是何等的重要,于是山子就一直没办法拿到枪。一次任务中,连长带着队伍伏击敌人,队伍中的老兵――老胶东带着十几个人去拖延敌人的进攻,老胶东为了保护山子牺牲了自己,由十几个人组成的狙击对出山子外无一人生还。新仇加旧恨增加了山子对日本人的憎恨,说什么也阻止不了山子报仇的决心!斗志昂扬的他拿着步枪和十八颗子弹开启了他的复仇之路……

山子为了报仇吃尽了苦头,更克服了孤独和恐惧,他在我们面前很勇敢,但对于一个仅仅只有十六岁的孩子而言,恐惧在所难免。“报仇雪恨”占据了他的大脑,同样也是他唯一的精神支柱!为了自己的亲人、战友,即使在最恶劣、最恐惧的环境中也不轻言放弃!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泊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正如这首诗一样,红军长征不畏各种艰难险阻,山子为报仇何尝不是这样?这些危险他从不会放在眼中。

山子背负了父母和战友的深仇大恨,无法摆脱这些,只有尽力背起它们,达到为他们报仇的目的。山子在这些“重压”之下,把敌人看成一棵棵树,用奋斗去点燃希望之火!

追求的路上很艰辛,精神上的孤独、寂寞都不是阻挡我们前进的理由,阴霾中出现不了群星让人很失望,但是一直肖不放弃,不退缩的英雄,带看那渺茫的希望前进,奋斗!

影片想我们展示了战争的残酷,战争对于哪国人来说都是难以抚平的伤痛,成为让我们撕心裂肺的记忆。战争在泯灭人性的同时,摧毁了一切……

这部影片中山子几次放过受伤的日本人,因为他知道,他们跟我们一样都是这场战争中的受害者,都渴望和平,不想有任何战争,战争带来的是妻离子散,一个又一个家庭的毁灭!“玉帛朝回望帝乡,乌孙归去不称王。天涯静处无征战,兵气销为日月光。”让我们像这首诗所说,战争的烟尘消静,到处充满日月的清辉。让世界再无战争,让世界和平共处!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243079.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青年王阳明》读后感300字

    假期里,我读了《青年王阳明》。通过这本书,我初步认识了余姚四先贤之一王阳明的形象。 王阳明,原名王守仁,是我们余姚人,他从小读圣贤书,不仅诗文出众,还热衷于骑射兵法。15岁时,他开…

    读后感 2022年7月25日
    118
  • 在不确定性中成长——《反脆弱》读后感1500字

    在不确定性中成长——《反脆弱》读后感1500字心得感想范文: 很久没有更新文章了,不是荒废了读书写作的习惯,只是最近读的一本书思维密集度有些高,经常让我不知不觉的陷入沉思与反思,而…

    读后感 2023年2月8日
    36
  • 《美国陷阱》读后感1000字

    作者:小忆 1.打着“反腐败”的正义之旗,实则隐秘的“经济战争” 以“反腐败”的名义,迫使大型跨国公司向美国缴纳巨额罚款。更有甚者,像阿尔斯通一样,被迫出售重要战略业务。不仅阿尔斯…

    读后感 2023年2月4日
    38
  • 寻那盏“心灯”——《大地之灯》读后感2000字

    寻那盏“心灯”——《大地之灯》读后感2000字心得感想范文: 前记:曾在蔡崇达的《皮囊》中看到马塞尔·普鲁斯特的这样一句话:每个读者只能读到已然于他内心的东西。书籍不过是一种光学仪…

    读后感 2023年2月9日
    33
  • 《同桌冤家》读后感1000字高中

    那些年 那些人 ――《同桌冤家》读后感 因为依赖一份只有我记得的回忆,我已长大。  ――题记 很多年后,当我在一抬头一低头的罅隙里听到有人低声谈论儿时的时,依然会含着泪欢…

    读后感 2022年6月23日
    114
  • 读《生活十讲》有感400字

    读《生活十讲》有感400字! 作者:何娴琦 在物质化的社会里,所有事物都可以被拿来衡量,教育就更不例外了。老师和学校只追求一味的分数,而学生自己呢,他们从出生起就被前者灌输用分数衡…

    读后感 2023年2月6日
    25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