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叫我莫大》读后感900字

爱是最美的谎言――读《请叫我莫大》有感

爱是神奇的,是美丽的,是伟大的。《请叫我莫大》这本书,就向我们讲了一个关于爱的故事。

主人公莫小瞧是个举世无双的女孩。她的头发会随着心情变色,这让她十分引人注目。她能顺着落水管,一口气爬下五楼。怎么样,是不是很厉害?据莫小瞧说,她的前身的前身是一只猴子,而前身是一棵老。她甚至能听懂所有生物的语言。但最神奇的是,莫小瞧还有一位厉害的――莫大。说起来你可能不相信,莫大变成了一只戴着四叶草眼镜的燕子,背去了南方!莫小瞧对此深信不疑,她的文女士也相信莫大变成了一只燕子。但是莫小瞧的葛女士却始终不相信。我对这件事也是半信半疑。

于是莫小瞧每天做着许多五花八门的准备,还做了一个独一无二的燕巢,期盼那只戴着四叶草眼镜的燕子早点回家。除了做燕巢,她还为自己做了一个风车秋千。我真的很佩服莫小瞧的奇思妙想。

后来,莫小瞧和文女士、葛女士,一同去了鹿坳,是莫大的大学鹿王子发信息邀请他们的。鹿王子说,莫大就是飞到了这里来过冬的。可来到鹿坳,莫大竟然出国了。晚上,鹿王子来找葛女士和文女士,跟她们交代了事情的真相:莫大是一个患了绝症的病人,他去年来到了鹿坳,休养了大半年,前不久刚刚去世。为了不让家人伤心,才编织了这么一个谎言。

再后来,燕子云中潇和云中俏也飞到了鹿坳,他们也知道了这一真相。于是便找了一个聪明的燕子去代替莫大,这一故事也就圆满落幕了。

不得不说,这个故事从头到尾都充满了爱。邻居何为了使自己的两只燕子不会无家可归,他特地买了五楼带屋檐的房子,这是爱;当莫小瞧还是个老槐树时,有很多人为了得到槐花而不惜折断莫小瞧身上的树枝,但只有年轻的葛女士和没大用衣服将树枝接好,这是爱;

莫大得知自己即将去世,为他的家人编织了这么一个谎言,这是爱;莫小瞧相信莫大变成了一只燕子,这也是爱。

除此之外,还有情感的表达方式。在孩子的世界里,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的情感是真挚、坚定的。我在读这本书时,屡屡被这些感动。莫小瞧坚定不移的相信自己的爸爸莫大变成燕子,飞去了南方,并且早晚会飞回来,露台上的精灵和文女士也相信这一点。而葛女士则认为这一切荒谬极了。这本书的作者王秀梅阿姨说,这正是孩童世界和成人世界的对垒。

在故事的结尾,由一只善良的燕子假扮莫大,戴着莫大在书信里描述的那副四叶草眼镜,远远地朝露台飞来――毫无疑问,孩童世界的瑰丽战胜了成人世界的理智。

这也何尝不是一种爱的力量,因为孩童心的中充满爱,所以他们的情感表达方式真挚、坚定。就像莫小瞧一样,这是因为她心中的情感是真挚的,所以她才会坚定不移的相信莫大那美丽的谎言。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248037.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幽默三国》读后感500字

    《幽默三国》读后感 前段时间,我看了一本书,书名是《幽默三国》。这本书是根据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写的,书中以幽默诙谐的语言,描述了魏、蜀、吴三国里的人物之间发生的有趣故事。像…

    读后感 2022年7月5日
    148
  • 《妖精的小孩》读后感500字

    在爱中寻找自我――读《妖精的小孩》有感 《妖精的小孩》是一本著名的讽刺小说,阅读时会多次看到人性的善恶美丑。 在当时充满蒙昧和偏见的美国村庄,传言有一种人妖混血儿在人类世界生活,有…

    读后感 2022年6月4日
    307
  • 励志典范故事——《阿甘正传》读后感1500字

    励志典范故事——《阿甘正传》读后感1500字 年轻的时候我看过好几遍《阿甘正传》,但始终没有注意到这段对话,直到最近两年再次重温时,才被深深吸引。每个人的人生都要经历两个阶段:一段…

    读后感 2023年2月8日
    46
  • 培根随笔读后感700字

    《培根随笔》为英国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和哲学家的弗兰西斯,培根所著。《培根随笔》分为《论求知》、《论美》、《论善思想家》、《论真理》、《论健康》、《论家庭》、《论》等多篇随笔。 在《…

    读后感 2022年6月16日
    94
  • 读《火烧赤壁》有感500字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流。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从苏轼的诗中,火烧赤壁的那一幕幕仿佛再次浮现于我们的眼前…

    读后感 2022年7月25日
    131
  • 《能闻出孩子味儿的乌龟》读后感

    你知道《能闻出孩子味儿的》这一本书吗?它可是著名作家杨红樱写的。 这本书里有淘气包马小跳,有爱微笑、冷笑、苦笑的笑猫,有疯丫头杜真子,还有对猫没有任何研究的老老鼠和笨女孩安琪儿,以…

    读后感 2022年6月18日
    96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