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院风荷》读书笔记900字

《曲院风荷》是一本谈中国艺术之书,作者朱良志一共谈了中国古典艺术理论中十个重要的问题:听香:形神,看舞: 动静关系, 含蓄: 曲径, 微花: 小中见大, 枯树: 大巧若拙 ,空山: 虚实,冷月:慌寒冷寂;和风:和谐;慧剑:妙悟的体验;扁舟:中国的写意传统 。其中令我印象深刻的莫过于 “看舞”一讲。

舞的精神是贯穿中国艺术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中国艺术的精魂。这一讲用了较多篇幅探究书法中的“舞”,我也颇有感悟。

高妙的书法,就是一个个舞者。书法正是体现了中国艺术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动静相参的思想。

首先作者提出“静中求飞”,稳如,飞如流云,乃静穆中的飞动。如图,汉碑《石门颂》表面看似静穆,实则静而不滞,稳而不僵。看似寥寥的几笔,却把笔画的间隙拿捏得恰到好处,富有空间之感。图中的几个字收放自如,在以隶书“饱满而端庄”为特点,加以合理的创造。如“受”与“充”二字,在书写时并不拘泥于字的首部“蚕头燕尾”的传统笔法,在字的尾部一撇一捺,尽显飞动之感。又如“命”一字,结笔的垂露竖大有飘逸之韵,笔尽意未尽,有隶书中的静而端庄,又有草书中的自由之舞。

在书法中,草书一直以极富美感、线条极具变化而著称。说到草书,便不得不提在此领域登峰造极的唐代书法家张旭。书中提到张旭“每作狂草,多醉酒”,酒和他的草书是联系在一起的,没有酒,几乎就没有这位伟大的书法家,也提到他“因酒而醉,由醉而狂,狂来甚至以头发代替毛笔,其势难挡”。正是因为他放浪形骸的性格造就了他不羁的狂草,从他的狂草中我们也能看到一位不拘于世俗,率真洒脱的“醉翁”。

当然,不仅如此,书中还强调“中国艺术的妙境,还在那形式之外妙香远溢的世界中,形只是走向世界的引子;还在于曲胜过直,忍胜过躁,力从内在冲荡而来胜过外在的强力,美从迷离中寻来胜过通透的美感;还在于见微知著的智慧,以小见大的特殊创造方式;在于以巧追巧,并不能巧,拙中见巧,方是大巧……”我们应该透过这些艺术作品去发掘背后的艺术宝藏与生活哲理。诚然,处于高中时期的我们尚没有足够的精力和时间通过一些特定的艺术载体(如书法)来品味、感悟中国的艺术,但只要在心里给其留有一席之地,在日后的岁月里我们仍然可以用欣赏的眼光对待生活,用哲学的思维看待问题,用艺术的美装点我们的世界。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248334.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繁星流动,与你同路

    繁星流动,与你同路――读《柳林风声》有感 手握铅笔,遥望窗外,深蓝静谧的夜空中,几颗若隐若现,好像在和我玩捉迷藏,又好像在对我微笑。我的嘴角也忍不住上扬――想起了刚看完的一本书――…

    读后感 2022年6月3日
    240
  • 《蜘蛛和蚕》读后感400字

    暑期,我读了《蜘蛛和蚕》这个故事后,感悟良多。  蜘蛛每天兢兢业业地织网,捕捉昆虫,而蚕结上一个茧,便在里面“呼呼大睡”。可是,蜘蛛的辛勤劳动得不到回报,蚕的“懒惰”人们…

    读后感 2022年6月30日
    102
  • 尹家绪《奋斗,在新时代的春天》读后感400字

    春潮滚滚奋斗今朝——尹家绪《奋斗,在新时代的春天》读后感400字 又是一年春来到,满眼的金黄拭去了寒冬腊月,万象更新,站在新时代的春天里,站在新征程的起点上,我们总是饱含着对美好生…

    读后感 2023年2月8日
    62
  • 《单翼的守护天使》读后感400字

    我读了一本书,名叫《单翼的守护天使》。 这是作家伍美珍的作品,讲述胆小爱哭的男孩尹钢,搬进新家以后认识了楼下的邻居盛欣怡。两个同为“单翼天使”的孤单的孩子,成了同病相怜的好。他们一…

    读后感 2022年7月4日
    110
  • 《大秦帝国》读后感2000字

    我眼里的战国――《大秦帝国》读后感 战国之世,战火连天;战国之世,烽烟四起。战国,出了多少猛将;战国,出了多少才子。这时,一个黑色的帝国从七雄之间慢慢崛起――秦。 ――题记 名人汇…

    读后感 2022年6月30日
    153
  • 《红书包》读后感400字

    当我再次合上《红书包》这本书时,不禁感慨万分,其中《神秘的吉祥物》这个故事使我受益匪浅。 故事的主人公苗禾子是个胆怯又怕羞的人,她十分羡慕史丽的开朗与活泼。苗禾子发现史丽戴着一个吊…

    读后感 2022年7月4日
    149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