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是杯酒识英雄,翰墨定乾坤。在喝一杯酒的工夫里,阅卷者就决定了许多学子的命运。高考作文阅卷者不可能面面俱到的看,首当其冲,要看你文章的语言的表现力。你的语言如果能有“人面桃花相映红”的魅力,想必得高分一定是运筹帷幄之中。没有优美个性化的语言,何以成妙文呢?
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多种表现手法,这些都是司空见惯的,个性化的语言可以让阅卷者在短时间里,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睹其物,如临其境。个性就是文章的灵魂。怎样做到语言优美而个性化的表达呢?
一、在语言的技巧上包装,苦心经营
现在任何产品都讲包装,那么考场作文也不妨化化妆。再丰富的情感都要依赖于具体语言的表现,再深邃的思想都要凭借个性语言的外化。我们要在对人生具有战略意义的高考战场的非常有限的短时间里夺魁,必然首先要夺取阅卷老师的心理,抢占他们的眼球。突出打造意识,语言的创新与颠覆都不容忽视,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神奇效果。文采斐然固不可少,引用也别又风味。我们在十多年的语文学习中或多或少积累了一些古典的绝诗妙词和古今中外的明言警句。这些,我们当然可以拿来为考场所用。也可以在语言本身上下工夫,可以“搞破坏”。
【例如】“月是故乡明,露从今夜白。”假如我们大胆动作一下,就成为“月明是故乡,露白从今夜”。进一步引申出,“理想是故乡,奋斗今日始”,意思变了模样,意境也大大提升了一个层次;再如,“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不妨也进行个小手术,“几何人生?当对歌酒。”进一步引申出,“多少青春,书墨生涯。”还有流行文化元素,诸如流行歌曲,电影对白的引用和串用。也会起到意想不到的结果。
二、运用常规的表现手法,反常规的表达
比喻,排比,拟人等可以用,当然,我们可以重点渲染,特别是需要抒情和描写的地方,情感的饱满是其一,语言的个性化是其二。一切语言都是写作者思想情感的载体,所以必然深深的打上了作者的个性烙印。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那么语言也应该有自己的个性。语言就是你心灵深处的风景,而你的大脑就是洗礼这心灵风景中的矿石的据点。一旦个性形成就成为你文章的风格。这些,我们平时复习练考中可以有意而为之,有的放矢,不乱方寸。
两个考生都写到秋天的云:
【例1】秋天,天空到处散布流言,金色的锋芒洞穿每一个不劳无获者的苍白内心,哪一朵是我们呢?青春的迷惘,是那秋天的云彩。
【例2】秋天依旧如约而来,那碎碎的步子在悠悠岁月里拖出一段时光的盛宴,你瞧,金色的掌声在天空响起,向日葵一样的开放。
当然,这两个考生的语言很婉转,富有诗意的蕴藉,读来韵味无穷。“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以上列举的例句里面有拟人,有暗喻,有通感。多种修辞格的综合运用教好。当然反常规运用需要一定扎实的语言基本功。比如我们写白昼的灿烂,我们就写黑夜黯淡。可以说是烘云托月,是借佛献花。其实许多时候正话反说,反弹琵琶会起到非常意想未料的效果。
不一而足,说功利一些,无非都是为了吸引阅卷者的眼球,讨阅卷者的欢心。但我们切记语言始终是高考考场作文中不可忽视的领地。所以,我们有必要在这个方面下工夫。
三、常用的语言的思维技法
(1)逆向思维法(求异思维法),即从与表达内容或语法相对的角度去思考,一反传统语言习惯,往往能出人意料,耳目一新。
(2)多向思维方法(发散思维法),即从语言内容本身多方面去阐述,从事物的正面、反面、侧面、虚实、动静、纵横等,运用语言的张力和活性,激活思维中的灵性。
(3)外向思维,即从文化语境、语言习惯推向别的语境或者习惯,尝试从别的领域得到有益的补充或者提升或者烘托。以此及彼,以彼显此。充分激荡出语言本身的诗意和理趣。
注意以上技法一般可以综合运用,在此不再赘述。当然,需要在平时写作和练考中逐渐理解和实践。
编辑:心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