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写作者都应该找到属于自己的写作方法,找到自己的写作心流状态。

01当你决定开始写作之路那一刻,请相信自己可以把它做好。
著名作家南京大学教授毕飞宇曾说:”作家与普通人没有任何区别,人内心想表达的欲望和内容也没有区别,这也是文学意义和价值所在,只是因为我付出的时间比你多,所以我有关于文学的发挥也比你充分。”
看到这句话,你是不是非常的有信心成为一名作家呢。”一万小时天才理论“是确实可行的,只要你付出足够多的时间和精力。
知道没有力量,相信才有力量,在你确定要走一条新的道路时,请相信自己,可以做到并能够做好。信心往往能够给人更大的动力。
02写作展示的是作者的胆识和趣味,所以首先要树立起自己的文学观。
自古以来我们这个民族就强调以写作看人品。古时候例行科举考试,抛开科举考试利弊不说,自古皇帝都是透过文章选拔人才。透过文章,可以看出这个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跟自己统治思想一致的留下,跟自己意见向左的剔除。
百度百科理解的写作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符号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的创造性脑力劳动过程。
由此可见,一篇有灵魂的文章,包含的是作者自己对于对于生活的理解,人生的感悟,所以建立自己的文学观尤为重要。

那如何建立自己的文学观呢训练的最好方式训练有三点:
A、是多看经典著作,大作家佳品。先成为好的读者是成为好的作者的起点。做阅读更多的经典书籍和好的文章中,学会发现、欣赏、并进行分析。
B、其次,保持对这个社会的新鲜感与敏感度,同时多思考自己对生活,社会以及生命的看法,。由此训练自己的大脑,让自己的大脑拥有自己的想法,而不是人云亦云,没有自己的想法和特点。
C、注重细节的观察,做生活的有心人。
留心细节,才能更好的了解事情本身。一个优秀的写作者,应该有细致的观察力和敏锐的洞察能力。
作家马伯庸对于写作的总结:一定是先有素材的土壤,阅读的基础,才能有有灵感并开始创作。所以多读书没有错,拥有了基础接下来就要开始创作了。

03四个问题可以让你的文章更受欢迎。
A、先设想你的受众群体;B、你要达到的目的是什么;C、你期望读者有什么样的反应;D、你期望读者阅读完你的文章后,对你有什么看法。
畅销书作家乔希·贝诺夫一直坚持一个写作原则:读者的时间永远比你宝贵,如果他们在阅读后,没有任何变化,你就是在浪费他们的时间。
写作要带着目的去写。《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的作者珍妮特·温特森说,如果你都不能被自己的写作改变,你又如何期待你的文字能给读者带来改变呢?好的写作不仅可以改变自己,还可以影响他人的改变。
04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写作框架。
没有框架的文章,让人不知所云,很难让人读懂。
我最喜欢用的是,教育科技公司ThinkCERCA的创始人艾琳·墨菲(Eileen Murphy)提出的框架:立论——论据和推论——驳论——适应听众
“立论”跳出自己的思维定式,提出自己的观点;“论据”和“推论”把自己搜集到的支持自己观点的信息、素材搬出来说清楚自己的想法;“驳论”写出与自己观点不同的别人的想法;“适应群众”你写的文章最终是要给观众看的 ,用读者更能理解的方式去考虑解释问题,要有“观众意识”。

05重视写作逻辑性和语言表达。
不管是说话还是写作,本质上都是“输出”想让受众群体明白,就应该让自己的”输出“具有逻辑性。
《奇葩说》中,真正的高手表达都是具有逻辑性的,但是除了逻辑性还不够,就如高晓松说的”高校陷阱问题“,高校善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但是光有逻辑思维的表述,不接地气,无法说到让人感同身受也会败下阵来。
语言的魅力在于,首先能把事情说得清楚,说得准确,然后想办法说得有趣。作者要采用一种与读者对话的姿态去写作,不是自己的独白。
以上是从写作心态,观念,到写作框架、语言的一些总结。